
综合篇
导言
2013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物流市场依然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总体看,全国物流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物流业服务能力继续提高,物流市场格局不断调整,物流产业内外部整合进一步深入。本篇从发展环境、市场状况、设施设备与技术以及相关政策与规划四个方面总结了2013年度中国物流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一章是中国物流发展环境。从经济环境看,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国民经济实现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平稳过渡,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从政策环境看,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物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中国物流业将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期。报告认为,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和政策的主要目标将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以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将保持基本稳定,政策环境将趋于积极和规范。
第二章是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状况。从物流市场的规模看,2013年我国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有所放缓;市场格局方面,内贸物流市场比外贸增长快,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物流量增长快,消费品物流市场比大宗商品物流市场增长快。2013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为:行业资源深入整合,如物流企业在信息平台支持下跨区域、跨境布局加速推进,电商与快递企业整合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热点;物流产业与制造、流通等行业加快联动发展,如商业流通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物流市场的专业化水平继续提升,表现为物流企业逐渐向集成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物流设施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快递和冷链物流发展迅猛;国际物流巨头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国内物流企业则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报告认为,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下,物流产业的整合与转型升级、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民生、绿色物流的加速发展将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章是中国物流设施设备与技术发展状况。2013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稳步推进。随着国家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发布,专业化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速度加快,我国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已逐步显现。物流设施设备中各类运输工具保有量不断增加,环保与重载技术水平提升,仓储设备也在逐步向智能化、标准化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明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深化。此外,还出台了多项物流服务、物流运作以及物流信息化国家标准。
第四章是中国物流发展相关政策与规划。201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物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危险品运输和快递行业的管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等多个方面。同时,政府还在物流园区、国家公路网、煤炭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出台了多项规划。这些政策与规划为解决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障碍、推进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