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国联调查团昨晚抵沪,李顿勋爵对沪休战会愿予以援助,中国官民热烈欢迎该团主持正义,日军蒙蔽嘉宾,浦江敌舰全部开走
【上海十四日下午十一时本报专电】 国联调查团李顿勋爵一行,乘亚丹士总统轮寒(十四)晚六时过吴淞口,七时二十分抵浦东白蓬[莲]泾大来码头。顾维钧、郭泰祺、吴铁城等七时半由江海关码头乘小轮渡浦欢迎,公安局军乐队及警察大队,亦在码头奏乐欢迎。八时十分,顾代表等登亚丹士轮与调查团员握手寒暄。约十数分钟,即导引各团员换乘小轮渡江,九时在江海关码头登岸。时在码头欢迎者,有军政部代表张汶、海军部代表郑礼庆、张学良代表周守一及各界代表袁履登等,计二百余人,日外相代表松冈及日使馆秘书堀内亦与焉。团员登岸后,即由市府秘书长俞鸿钧等分别陪乘汽车至华懋饭店下榻。李顿勋爵在小轮中语记者,在沪勾留日期现尚不能决定,匆匆不能详谈,约删(十五)晚六时,在华懋与报界晤见云。寒(十四)全市遍贴欢迎调查团及拥护盟约公约、制裁日本暴行等中西文标语。市商会巧(十八)晚宴调查团,并陈述商界对该团之热烈希望。
【上海十四日下午十一时二十分本报专电】 国联调查团乘阿丹穆斯轮,寒(十四日)晚七时半抵浦东白莲泾,市公安局乐队、警察在码头列队奏乐欢迎。八时,国府代表顾维钧、张学良代表周天放、吴铁城、郭泰祺及中外各界,乘海关特备小轮,迎至该处登船,与各团员握手寒暄,相见甚欢。时芳泽代表松冈、重光代表堀内已先在,见我欢迎人员,即退处一隅,甚觉局促。旋即由顾维钧、吴铁城、郭泰祺导李顿爵士一行及队员于军乐声中换乘小轮,九时在新关码头登陆。民众千余,摇旗欢呼迎接。李顿在码头与军部代表张汶、海部代表郑礼庆会见后,即分乘汽车赴华懋饭店下榻。李顿约删(十五日)晚六时接见报界,表示此行愉快,不觉舟行劳顿。
【上海十四日下午十二时专电】 李顿爵士与路透记者谈话时,称中日双方如欲委员会对结束战事、举行圆桌会议等事加以援助时,则各委员会亦乐于合作云云。该委员会预定十九日启程赴京,但有否更改,尚难预料。各中国报纸满载欢迎委员会之言论,并希望委员会以第三者之地位,将中日纠纷加以公正之解决云。
【上海十四日下午一时三十分本报专电】 郭泰祺午在华懋饭店宴英、美、法、意四使,宾主尽欢。重光昨照会郭泰祺,提议完全撤退不能同意,希望根据第一次来照,开始交涉。
【南京十四日下午九时本报专电】 外部以国联调查团抵沪,瞬将来京,特设招待该团委员会,派总务司长应尚德为委员长,刘迺蕃、王光、许念曾、葛祖广、王祖年为委员,与地方当局筹备招待事宜。
【南京十四日下午九时专电】 蒋光鼐、戴戟元(十三)由京赴杭转沪,临行谈:“此次出席和会,一切谈判,以不损中国丝毫主权为原则。如日占方有霸上海或东三省之不平等条件提出,当严拒。蒋公使斡旋在前,自不能接受调停之诚意。如日不变武力政策,致战事重起,我军当力抗。衅由彼开,一切责任,日方负之。”
【上海十四日下午九时本报专电】 日方已将淞沪铁路修复,并由大连运到机车两部,寒(十四)已通车,专供军用。并声称俟将江湾、吴淞等处危险物除去,即售客票。该路现由满铁上海事务所管理。
海外侨胞对调查团殷望
【南京十四日下午九时专电】 国际调查团来华,中外瞩目。在外华侨纷电外部转达对该团表示诚意之欢迎者,计有代表二十万华侨之泗水各团体、代表四万九千六百四十五人之望加锡华侨各团体、代表六十个分会之加拿大中国国民联合会,以及温哥华中国商会中华公会等,均一致请求该团维护正义,拥护盟约,抑制强暴。
【南京十四日下午五时本报来电】 旅外侨胞对调查团来华,非常注意,连日纷电外部,请求该团维护盟约,主持正义,秉公澈查暴日侵略破坏我国领土行政之真象,报告国联,以期切实制裁强暴,而伸国际公理云。又财长宋子文以国际调查团业已抵沪,寒(十四)晨乘飞机赴沪。
掩蔽调查团,日宣传撤兵
【上海十四日下午九时专电】 日方宣传撤兵,暗中布置甚忙。据接近日方某外人谈,国际调查团即到沪,日方为掩饰计,除表示与华和平外,并将下关至吴淞口之大批日舰,驶往武汉方面,以避国际调查团之耳目。
【上海十四日下午七时本报专电】 军讯。南翔、黄渡一带,日兵大部元(十三)、寒(十四)向真茹、闸北撤退,仅留小部骑兵、步兵在前线侦查。黄渡之敌十四师团司令部全部未移,刘嘉关敌九师虽后退,而换以十师、十六师新到援兵。长江自吴淞口至汉口,每隔十启罗米(合二十华里)驻日舰一,各舰间有小轮巡弋,图断我军后方接济。日撤兵纯为敷衍国际调查团情面。太仓各地无战事,日机每日仍向我阵地侦察。
【上海十四日下午九时五分本报专电】 苏电。敌方碍于国际调查团之来华,对于炸弹炮火炸毁之物,亟派人设法消灭,真(十一日)已将在嘉定、浏河附近搭盖之兵房拆除,并派人强迫华商开市以图掩饰。
【上海十四日下午九时专电】 连日前方沉寂,日军因国际调查团到沪,为掩饰计,全线均未进攻。据军讯,日军仍暗中积极备战云。报载关于和平问题,日方已向我外交当局提出二次照会。但据外部办事处称,最近两日我方并未收到日方来文云。
【东京十四日路透电】 参谋次官今晨谒见日皇,一般人料系请日皇批准撤回金泽第二师团以及久留米混成旅之命令。该项命令,预计今日下午即可发下云。
敌大批援军仍陆续抵沪
【上海十四日下午九时专电】 日运输船加南丸载陆军二千余,元(十三)午二时到沪,在黄浦、汇山两码头登岸,当即开赴吴淞、江湾驻防。寒(十四)午后又有交趾丸、筑前丸两轮,由一日舰护送,载陆军二千数百及大批军械抵沪,泊汇山码头上陆,分别开赴浏河、娄塘一带前线。日皇派侍从武官出光来沪,慰劳侵华军阀,铣(十六)可到。英使偕英、法、美各领,赴闸北、江湾、浏河、大场一带视察日军阵地及驻兵数目,以备供给调查团参考。
【上海十四日下午十时十分本报专电】 元(十三日)到日援军二千余,开吴淞、江湾,寒(十四日)续到二千余开浏河、太仓、真茹增防。日方为蒙蔽国联调查团,将泊浦江之鱼雷舰六、炮舰一,分开长江上游各埠。元(十三日)英使偕英、法、美、意各领,赴闸北、江湾、大场视察日军阵地,并查日兵确数,以备报告调查团。
(《益世报》,1932年3月15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