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圈
“认识你自己”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推崇的一句话,这句话被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毫不避讳地说,我的身上就有很多缺点,虽然在努力改掉,可完全保证自身没有缺点,我做不到。
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这很重要。每个人都要规划自身的人生,遵从自身的优势。
巴菲特是全世界第一位通过买卖股票成为世界首富的投资大师,“能力圈原则”或许就是股神成功的第一大原则,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他熟悉所持有的每一只股票,不正是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吗?
巴菲特生于1930年,4岁的时候,卖口香糖是他的第一单生意,他6岁的时候卖过可口可乐,13岁的时候送过《华盛顿邮报》。
2008年,玛氏食品联手巴菲特收购了他4岁卖过的口香糖生产厂家:箭牌口香糖。
1988年,巴菲特开始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1989年,巴菲特已经买入了可口可乐总股本的7%。
1973年,巴菲特大量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占《华盛顿邮报》总股本的12%,随着不断购买,截至2008年,他的持股占比上升到了18%。
这些巴菲特熟悉的股票,最终都慷慨地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其中的原因在于,不熟不买,遵从自身的优势。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指数建立,又称纳指,最初的指数为100点。
1991年8月12日,该指数收盘时达510点;2000年3月9日,该指数收盘时达5046点,涨至10倍!在此期间,任何与IT沾边的股票都遭到投资者的疯抢。
疯狂使人迷失,在此期间,很少有投资者可以忍受住诱惑,纷纷买入科技股票。
然而巴菲特因为坚守着能力圈原则,不熟不买。1999年,作为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的《时代周刊》在封面公开叫板:“沃伦,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很多投资者嘲笑巴菲特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因为他们买入的科技股都在上涨,同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表现平平。
1999年的太阳谷峰会,巴菲特决定受邀为峰会做闭幕演讲,这也是他30年来第一次对股票市场做公开演讲。
人们不能因为过去几年股市的疯涨而预测未来,2000年,巴菲特预言成真,互联网泡沫破裂,太多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因为高估值,所以不买,更因为巴菲特不会对自己不了解的技术进行投资,或者说,他不知道该为这些技术支付多少价格。
互联网科技股票疯涨,面对嘲笑、备受质疑,那可能是巴菲特一生中少数的难熬时光了,但正是因为他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原则,不熟不买,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灾难。
巴菲特作为比尔·盖茨的好朋友,也仅仅买入了100股的微软股票表达友谊,这就是能力圈原则,无论怎样,不熟不做。
能力圈原则意味着固守投资者熟悉的圈子。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圈子,如果你是金融业的从业人员,那么对于金融行业,一定十分了解;如果你是机械制造业的从业人员,那么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一定十分熟悉;就算你是家庭妇女,也知道哪种品牌的调料品味道更棒。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生于1924年,如今已经95岁高龄,每天早晨会阅读三四份报纸,选两三本好书,来回换着看,终身都在学习。
他曾评价过巴菲特: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在每天阅读的,而巴菲特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去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书。
面对股价波动的诱惑,更要学会坚守能力圈原则。
在固守能力圈的同时,开疆拓土,通过学习,能力圈可以变得更加广阔。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学习探索,而非花费宝贵的时间做无用功;跳出圈外学习,在圈内投资,始终坚持一个前提:不熟不做。
价值投资,寻找优秀的上市公司,以低估值或者合理估值的价格按照自身的仓位策略买入后长期持有,这才是我要坚守的能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