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应该这样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大学》(2)

传十章

第一节 明明德,奠定人生之基

原文

《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諟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7]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作的文告。

[2]克:能够。

[3]大甲:《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顾及,惦念。諟: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高尚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德性。”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故事

周处悔过自新

三国末期,在东吴义兴阳县,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宜兴,有一个叫周处的少年。他的父亲曾是鄱阳太守,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周处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臂力过人。他凶暴强横,好与人争斗,整天骑着马在街上驰骋,在山林打猎,纵情任性,随心所欲,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当时义兴的山里有一只猛虎,水里有一条恶龙,经常伤人,当地百姓将它们与周处并称为“三害”,而三害中,周处还是最严重的那个。

有一天,他问一个面带忧色的老人家:“如今时局安稳,风调雨顺,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老人叹口气说:“三害未除,又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周处说:“若是担心这个,我可以为你们除掉。”

周处便进山去射死了猛虎。又跳到水里与蛟龙搏斗,水流湍急,蛟龙凶恶,周处与它一边搏斗一边漂流,有时候露出水面,有时候沉到水底,漂出去几十里路,三天三夜都没有回来。当地人以为他一定是死了,于是高兴地庆贺。

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回来以后发现人们如此庆贺,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被人痛恨。

周处心中自悔,当下就离开家乡去寻找当时的名人陆机和陆云。陆机不在,他把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陆云,并且说:“我现在想要学习道理提高修养,可是年纪大了,恐怕已经太迟。”陆云说:“古人认为即便早上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是甘心的,何况你尚且年轻,只要确立了坚定的志向,还用担心好名声不会显露出来吗?”

周处于是浪子回头,励志好学,很快便取得成就,不仅遵循忠信克己的圣人之道,而且显露出文学的才能。一年之后,就当了东吴的官员。

后来,吴国被灭,晋朝建立。

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在前,吴国灭亡在后,该难过的又哪里只是一个人?”曾是魏臣的王浑惭愧极了。

周处出仕西晋后,刚正不阿,得罪了很多权贵,最终在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时,孤军奋战,遇害于沙场。

周处死前在战场上留下一首诗:“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意思是:“走吧,走吧,世上的事已经完结了,就骑上马去,看看西戎外族吧。我甘心把低劣的野菜当作美食(我这个出身低微的人听命于尊贵的皇亲),只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最后啊。”

周处死后被追赠了“平西将军”头衔,并且留下著作《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吴地也留下了“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评论

周处的生平经历充分展示了“明明德”的过程。

他天性具备明德,只是由于生长环境的问题(比如父母早逝),明德被蒙蔽,才成为一大祸患。他斩杀猛虎、蛟龙之后受到的刺激,以及陆云醍醐灌顶的点拨,就是他“明”自身之“明德”的开始。经过不断的学习修为,周处成为一代名臣。他的为人和能力既影响了当时的人们,也随着史籍和传说影响着后人。这便是“明”他人之“明德”了。

第二节 日日新,塑造人生之要

原文

汤[1]之《盘铭》[2]曰:“苟[3]日新,日日新[4],又日新。”《康诰》曰:“作[5]新民。”《诗》[6]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

注释

[1]汤:就是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2]盘铭:刻在器皿上的文辞。盘,是指商汤的沐浴器皿。《盘铭》就是商汤刻在沐浴器皿上用来自我警戒的箴言。

[3]苟:如果。

[4]新:文中本义是指洗澡去除身体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进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5]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意思是使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6]《诗》:这里的句子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是说周朝所禀受的天命。

[7]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一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

译文

商朝君主汤的《盘铭》箴言说:“如果一天能够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民焕发一新的风貌。”《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诸侯国,但却能够禀受新的天命。”因此,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处处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

故事

王安石 伤仲永

北宋年间,在离王安石家乡不远的江西金溪县,有一户姓方的人家,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田为生。方家的小儿子叫方仲永,自然也是从小过着村居生活,每日只在田间玩耍,不仅没有学习读书写字,甚至也没有见过别人读书写字。

方仲永五岁时的一天,他忽然哭喊着跟家里的大人索要笔墨纸砚,不拿给他就一直哭闹不止。父亲觉得非常奇怪,就到邻居家里借来给他。他拿到后居然立刻就写了四句诗,主要内容是表达赡养父母、团结宗族的意愿,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件事很快就传扬开了,全乡的秀才读书人都惊讶于这件奇特的事,每个人都想要看一看这位神童写下的诗句,于是争相传阅。

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谁指定了一个题目或事物,方仲永都能立刻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诗的文采和旨趣都很有值得欣赏称道的地方,同县的人都为此惊奇,认为这是上天授予的才能,渐渐就开始有人请他们父子到家中作客,还有人准备了礼物钱财专门来请仲永作诗。

仲永的父亲自然为此高兴得意,尤其看到有利可图之后,就天天带着仲永在全县境内四处去拜访达官贵人,也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在外做官的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回乡看看仲永。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这位著名的神童。此时方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大家叫他写诗,写出来的诗句明显退步,已经不能与前几年的传闻相称了。但是仲永的父亲仍然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家乡,去舅舅家里探望的时候,再次打听起仲永的情况。王安石的舅舅回答道:“如今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王安石对此非常遗憾伤感,他说:仲永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是上天赋予的,他的天资远远超出那些具有普通才能的人。他最终变成一个平庸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继续学习。像仲永这样聪明才智超群的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尚且要沦落为普通人,那么,世上大多数天资平凡的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是连达到一个普通人的水准都很困难呢?

王安石本人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但是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从小跟随父亲宦游南北各地,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他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其笔下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也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他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与韩愈、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的不断学习进步不仅表现在学问上,更表现在道德修养和胸怀见识上。随父亲游历期间,他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最终于四十九岁那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宰相之职在全国开始推广变法革新运动,其宗旨是“变法度,易风俗”、“富国强兵”、“起民之病,治国之疵”,既要教化民众,又要让民众过着富裕的生活,最终实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

但是因为改革措施触动了很多贵族地主及当权者的利益,新法推行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和阻挠,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最终没有实现。

而在将近九百年之后,公元一九三〇年,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正是仿照北宋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仓(中国古代储备粮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的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粮荒问题,还维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度过经济大萧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评论

方仲永拥有让人艳羡的天赋,但是因为不肯学习无法进步,导致他的天才如昙花一现,虽美丽却短暂,最终也没有获得任何成就,如果不是王安石的记载,恐怕连名字都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王安石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勇于革新,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三节 止于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4]澳[5],绿竹猗猗[6]。有斐[7]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瑟兮僩兮[9],赫兮喧兮[10]。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11]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12]!”君子[13]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14]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国境。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意,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本意是居住的意思,指的是人和物都有其应该到达的处所和境界。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的声音。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庄重的样子。于,句首的赞叹词。缉熙,光明的样子。止,语助词,无意义。

[4]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5]澳:水边弯曲的地方。

[6]猗猗:茂密葱郁的样子。

[7]斐:文采,文雅。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像是做骨器,要切断、磋光;好像是做玉器,要琢开、磨光。这句话是表明对治学修身应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9]瑟兮僩兮:庄重严谨而又胸襟开阔的样子。

[10]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喧,《诗经》原文作“谖”,遗忘。

[11]恂栗:恐惧,戒惧,这里有谦虚谨慎的意思。

[12]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叹词。前王:前代贤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13]君子:指的是后继贤王。

[14]小人:后代的百姓。

译文

《诗经》说:“国都及其周围千里,都是老百姓向往居住的地方。”《诗经》又说:“细声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应该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还不如鸟儿吗?”《诗经》说:“仪表庄重美好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德行高尚,使人无不敬慕。”身为国君的,要做到仁爱;身为臣属的,要做到恭敬;身为子女的,要做到孝顺;身为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青青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君子文质彬彬,他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态度庄重而胸襟开阔,仪表堂堂又赫赫。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这里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说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说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态度庄重”,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是说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善”的最完美境界,所以人们自然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贤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后世的君主们能够尊重前代君王所尊重的,亲近前代贤王所亲近的,后代平民百姓也都爱好前代贤王所爱好的,享受前代贤王所赐予的。这就是前代贤王虽然去世,但不会被人们忘记的道理。

故事

黑暗世界的明灯——德蕾莎修女的故事

她是世界上获得各种重要奖项最多的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之一。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被许多世界知名大学授予各种名誉博士的称号。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说:“见到她,你会感到深切的谦逊,感到温馨的力量、爱情和勇气。”她就是德蕾莎修女。

公元一九一〇年,德蕾莎修女生于马其顿一个富裕的阿尔巴尼亚家庭。十二岁时,她便萌生出做修女的愿望。十八岁那年,她远赴印度受训,成为修女。二十七岁时,她升任女修道院院长。

公元一九四八年,三十八岁的德蕾莎修女离开爱尔兰的罗瑞托修道院,来到印度贫穷人口聚集的城市加尔各答。这里弃婴之多,景象之惨,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她脱下了蓝色道袍,改穿当地妇女常穿的白色棉纱丽,并立即开始了在贫民窟的工作,照顾服侍那里的弃婴、濒死者、麻风病人及赤贫的人。

她兴办贫民学校,和其他修女一起承担了收养弃婴的工作:丢弃在修道院门口的婴孩,其他地方的弃婴,穷人自己养不起的孩子……这项善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收养的弃婴也越来越多了,使得购买奶粉、粮食及药品的经费经常短缺。但奇怪的是,每当这时候,总会有人帮她们渡过难关。

除了收养、照顾弃婴外,德蕾莎修女对其他需要帮助的穷人也会伸出援手。有一次,她发现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头上残留着血迹的伤口爬满了苍蝇和蛆虫,破布裹着的脚上爬满了蚂蚁。德蕾莎发现老妇人还有呼吸,就赶紧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医院见垂死老妇人的穷困模样,不想接收,德蕾莎修女义正词严地说:“老奶奶是否有救的责任不在医院,但作为医院想办法给予治疗却是必需的!”医院这才对老妇人予以治疗。

由于经常遇上此类事情,德蕾莎修女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种状况。终于,她在加尔各答著名的卡里寺院得到了一处免费的地方,为贫困的病人提供休养,修女们就将二十多位最贫困、最痛苦的人先安顿了下来。

有一天,在一个垃圾堆旁边,德蕾莎修女发现了一个皮薄如纸、嶙峋如骷髅般的老人,虽有一息残存,但蛆虫已经爬上肌肤。德蕾莎修女把老人搬进屋子,喂他饮食,清洗他的身体,从伤口里清除蛆虫。那衰弱将死的老人轻轻地问她:“你怎么能够忍受我的臭味?”她轻声回答:“比起你身上的痛苦,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在垂死之际,老人努力对德蕾莎修女微笑:“你是应当受到赞美的。”德蕾莎修女回他以微笑:“应当受到赞美的是你,你不要赞美我。”

还有一位老人在临死前拉着德蕾莎修女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不知有多少被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从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身上获得尊严的补偿。德蕾莎修女所显示的那种精神——对穷苦人无条件的尊重,是很难在别处找到的。

德蕾莎修女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五十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四十岁时,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

她获得过多个国际性奖项,公元一九七九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对德蕾莎修女的评述是: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处境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最真诚的关怀与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而德蕾莎修女本人的人生戒律是: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公元一九九七年,这位身材矮小、广受爱戴的修女,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评论

德蕾莎修女堪称超宗教的杰出女性,她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为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她终生的理想是——要为穷人做实实在在的事,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个理想。她为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爱、温暖和尊重的力量,点燃起他们对生命的希望。她的精神属于全人类。

第四节 知所先后,接近做人做事之道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即审理诉讼。犹人,和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狡辩。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件的能力,我和别人一样。但是我力求做到的是尽力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为自己辩解,使百姓心中敬畏。这就叫作认识了根本的道理。

故事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

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礼贤下士,广招门客,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名,时人共称为“战国四公子”。

齐国有一个人叫冯谖,穷到不能养活自己,就托人去找孟尝君,想在他的门下寄居做一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特长,他回答说没有什么特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孟尝君的惯例是按照才能大小把食客分成三个等级的,上等出入乘车,中等餐餐有鱼,下等则只吃素菜,基本上就是混饭吃的。手下人觉得孟尝君是看不起冯谖的,就按下等对待,给他吃的饭菜很粗劣。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就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懒洋洋唱道:“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左右的人把这事当笑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却说:“就给他吃鱼吧!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出来进去没有车。”左右的人和其他门客当场就取笑起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

孟尝君则说:“那就给他车子吧!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们了,十分得意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竟然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在这里又不能养家。”这个时候,孟尝君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了,认为这个人实在是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先生家里有亲人吗?”冯谖回答说:“家中有一个老母亲。”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从那以后,冯谖总算是不再唱歌了。

又过了一年,孟尝君当了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了万户食邑。由于他一直在门下广招食客,此时已经达到三千多人,封邑的收入已经不够奉养食客,孟尝君就派人到薛地去放债以便收取利息增加收入。债放出去一年多,没有收回息钱,孟尝君就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个人去收取利息。有人向他推荐冯谖:“您门下这位冯先生看起来能言善道,他年纪又大,又没有什么别的本领,我看就让他去收债挺合适的。”

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了他的意思,冯谖很爽快地答应了。出发前,冯谖去辞别孟尝君时问道:“收完了债,买点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乘车来到薛地,派当地官吏召集起那些应该还债的人让他们交利息。共收了十万,但仍有多数人无法交出钱。冯谖用收来的钱买了很多酒肉,把所有债户召集来验对债券。冯谖劝债户们饮酒,观察他们的贫富情况,之后让大家拿出债券像前一次一样验对。给有能力偿还的人订立还债期限,对没能力偿还的人则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了他们的债务,将债券当场烧掉。

冯谖说:“孟尝君之所以放贷钱,是为一无所有的百姓提供本钱;之所以收取利息,是因为要奉养门客。因此,今天富裕有能力的人都约定了还钱的日期,贫穷的人则焚毁了债券不再收取。接下来各位就请尽情饮食吧!我们有一个这样仁德的恩主,怎么能辜负了他呢?”于是,那些坐着的人全都站起来恭敬行礼,心里十分感激孟尝君,以致口称万岁。

冯谖办完事就马上往回赶。孟尝君听说冯谖烧毁债券的事,也恼怒地派人召冯谖立即赶回。冯谖刚到,孟尝君就责问他。冯谖回答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还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慰,却用商人的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非常不妥当,就假托是您的旨意,把收不回来的债钱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这样薛地的百姓都会爱戴您亲近您,并且颂扬您的仁德慈善。我为您买回来的东西,就是这一个义字啊!”孟尝君听完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说:“先生去休息吧!”

又过了一年,孟尝君遭人诋毁而被齐湣王罢掉了相位,只好带着一些门客返回自己的封地去。距离薛邑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就看见当地的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等待迎接他了。孟尝君这时才明白冯谖焚毁债券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这个义字,我今天见到了!”

后来,也正是在冯谖的种种谋划策略之下,为孟尝君凿就三窟,使他不仅最终恢复了相位,而且地位更加稳固,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可谓高枕无忧。

评论

收债也好,施政也好,需要聪明才智,需要能言善辩,需要机谋技巧,但是冯谖放弃施展这种聪明,而是用一种最简单的做法——收不到的就不要了。他看重的是孟尝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作为领主,得到百姓爱戴才是最重要的收成。要得到百姓爱戴,就只有对百姓付出仁爱。跟这一点相比,区区债钱又算得了什么呢?冯谖是真正懂得本末先后、孰轻孰重的人,这个初看一无所能却索取无度的人,才是真正具有超群智慧的人。

第五节 格物致知,获取知识之途,丰富追求之源

原文

[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2]物,而穷[3]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4]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致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程子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一段文字是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的。

[2]即:靠近,接触。

[3]穷:探究,彻底研究。

[4]益:更加。

译文

经文上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意思是要想获得足够的知识,就必须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从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因为人人内心都具有认识能力,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在生长运行。

只是因为这些原则和规律有很多尚未被了解掌握,所以我们的知识就有很多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引导教育学习者去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人不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做更加深入广泛的探究,以求了解和掌握万事万物的原则和规律。

等到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后,就会有一天忽然把所有的认识贯通联系起来。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钜细,就没有认识不到、了解不清楚的地方,而自己内心的认识能力也就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之处了。这就叫作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是掌握到知识的最高境界了。

故事

神农氏亲尝百草

在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人们都是住在山洞里,靠打猎过日子。打到猎物就有饭吃,打不到就只能挨饿,生活完全没有保障,人的寿命就很短,而且很容易生病,生了病也没有人懂得医治,能否康复就只能看运气。

打不到猎物或者不够吃的话,人们也经常采些草木果实来吃,可是那个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果实好吃又可以充饥,哪些果实难吃无法下咽,哪些草药可以治病,哪些草药有毒吃了会生病,谁也分不清。

神农氏看在眼里,心中焦急,他想让百姓都能吃饱饭、治病痛。他为此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神农氏带领一批人,从他的家乡出发,向西北的茫茫大山走去,山上有数不清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以前从来没有人到过那里。道路艰难,他们走得腿也肿了,脚也起茧了,一直不停地走了四十九天之后,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连绵起伏不绝,远远望去没有尽头。山上长满奇花异草,人们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豺虎豹,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神农和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打去,连续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全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的伤痕后来就变成了皮毛上的斑纹。

臣民们惊魂未定,又已经筋疲力尽,纷纷劝阻神农,说这里太险恶,应该回去。神农则坚定地摇摇头说:“不能回去!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药物医,我们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说着他就带头走进了眼前的一条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座大山上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都是刀切一样的悬崖,崖上挂着长长的瀑布,长着密密的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没办法上去的。臣民们又劝他趁早回去,神农依然不同意。他爬到一座小山峰上,对着眼前的高山,上下左右观察,想找一个上山的办法。这座小山峰后来就被人们叫“望农亭”。神农看见几只金丝猴,利用古藤和横在山腰上的树木攀爬,便想到了办法。他让臣民们砍树割藤,沿着山崖搭成架子。架子每天只能搭一层,神农和臣民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都不停工,就这样整整搭了一年,搭起了三百六十层,才终于上到了山顶。据说,人们盖楼房用的鹰架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神农带着臣民到山顶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这里真是花草的世界啊!缤纷绚烂,无穷无尽,简直像海洋一样。神农高兴极了,采摘各种花草,逐一放到嘴里来尝。为了长时间在这里尝试各种草木果实,找出食物和药材,神农带着臣民在山上栽冷杉做城墙,以防御野兽,将居住的茅屋都盖在了城墙内。这地方被后人叫作“木城”。

神农白天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就着篝火的光把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草是热的,哪些草是凉的,哪些是可以充饥的,哪些是能够医病的……

有一次,他刚把一棵草放到嘴里尝,就一头栽倒在地上。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说不出话了,只勉强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采下来放到嘴里嚼嚼,再喂给他。神农吃了灵芝草之后,毒气很快就解了,头不昏了,也能说话了。从此,人们就都知道灵芝草是能起死回生的仙草。

臣民们看他这样尝草,觉得太危险了,又都纷纷劝他下山回去。他仍然坚定地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药物医,我们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说完之后,他马上又接着尝起草来了。

他尝完了一座山上的花草,又马上到另一座山去尝,依然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就这样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把种子收集起来叫臣民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一部《神农本草经》,为天下百姓治病。

百姓们开始定居耕种谷物之后,就有了固定的粮食收成,不再完全依靠打鱼、狩猎,生活渐渐富足起来。百姓们懂得了不同的草药治疗不同的疾病,痛苦减少了,寿命也都增加了。

评论

神农氏用亲身实践去了解和累积知识的办法,掌握了大量草木的药性,他总结出的丰富的药物知识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经典之作,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