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之间:创意服装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天地有大美

掠城·地域

服装的创造性语言往往貌似无规律可循,但实际上是存在诸多逻辑哲理与理性判断的,而这一切的根源即为灵感。灵感绝不是空穴来风,它会伴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体系、思维意识、观念背景、审美积累以及文化底蕴而来;灵感又是无处不在的,它需要设计者拥有犀利的目光与睿智的头脑。如果前者是务虚,后者即为务实;前者是理论,后者便是实践;前者是可推断性的,后者则为可操作性的。

一只鸵鸟与一只大象能告诉我们什么?或许是非洲;或许是充满肌理感的面料;或许是一个独特的廓型;亦或是一大堆羽毛;又或者是一段温暖而火热的记忆!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这一切联想都讲得通,这是一个设计者应有的思绪。打开思路,你会想到更多。

探寻服装灵感的机会是无限的,可以参观博物馆或是探寻城市中的某个角落,亦或是利用旅游的机会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从中体察具有地域性、符号性的设计素材。其实,有时对于灵感只是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即便是已经看到、领悟到,但没有用心去体味、记录,它便会稍纵即逝。只有用心记录了,灵感才会越来越近直至捕捉到它。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动手去记录灵感迸发的瞬间。

时装摄影师凯文·麦金托什(Kevin Mackintosh)的非洲成长经历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这组具有非洲风情的时装大片中,非洲裔模特标志性的黑色皮肤、浓烈而质朴的非洲大地、头巾、项圈、发饰等元素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文化特色。作品中对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的提炼,深刻表达出其创作语言。

在创意服装设计中,一旦选择了素材,可以在对其彻底研究的基础上,把最吸引你且最说明问题的部分加以放大、联想、解构、重组,结合有节制的感性思维,以理性的态度捋出一条设计主线。

凯文·麦金托十作品

思考与行动:

地域性元素是自然空间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特征,以其独有的特殊符号拉近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这有利于产品更好地推广并赢得地域市场。

请详细分析一个你熟知的地域状况(最好是你的民族、家乡),并归纳总结其中包含的设计元素并找到可以发挥创意的点,最终以ppt的形式展现(要求图文并茂)。

异趣·自然

如图1~图3所示,可爰狗狗形态的高跟鞋、蜥蜴纹样的运动鞋、引人食欲的面包便签……这些设计全都借助了身边或者自然界中所固有的形态作为灵感,这些仿生作品不仅趣味性极强,同时具备实用功能。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单纯的从形态、功能、结构或者材料的某一方面来进行仿生是不科学的,优秀的仿生设计应该进行综合考量,特别是要从大自然生存哲学即“和谐共生”的角度进行设计。这种精神层面的元素在转化成物质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信息时代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不只是注重单纯的某一面,以仿生为灵感,追求清新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设计,将更有意义的思绪融汇其中,这才是当今设计师崇尚的时代坐标。

自然界本身具有深不可测的特殊魅力。仿生造型的服装设计是在功能、形态、结构、外部廓型等方面对生物某些特征进行模拟的一种设计方式。服装的“仿生设计”主旨是“师法自然”,这也正契合了21世纪的创作主题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服装的仿生设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仿生,如图7所示,燕尾服就是最好的例子。(2)色彩仿生,大自然千变万化的色彩是服装色彩借鉴最直接的来源。(3)材料仿生,采用特殊的印染方法(如化学印染、压花)和编织手法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自然界元素的肌理效果,如今面料仿生设计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蛇蜕去苍老粗糙的旧皮,犹如“凤凰涅槃”般获取新生。蛇因新生而呈现出紧实的皮肤,因此裤装的设计在模仿蛇皮肌理的基础上,运用贴合人体的剪裁方式,赋予人“第二层肌肤”。如图8~图11所示,设计师将“仿生”与“设计”相互交叉渗透,使人们切实体会到大自然的存在。当然,仿生也不只局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社会生活中的建筑物及生活用品等都是设计借鉴的对象。

卡米尔·卡特(Camille Cortet)作品蛇蜕皮系列设计

思考与行动:

日本物蛛(Spider)公司使用一种人工合成蜘蛛丝制作了一件绚丽的铁蓝色女装。蜘蛛丝强度大于同等粗细的钢丝,甚至伸缩柔韧性大于尼龙,如果将它用于制造盔甲,强度至少是防弹衣3倍。目前,科学家对这种合成蜘蛛丝十分青睐是由于它具有广泛用途,如降落伞绳索和人造血管等。

请你以拍摄或查找图片的方式找到令你感动并能给你灵感的自然生物皮肤肌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向自然学习设计”为主题,对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配图)并设计一组服装面料图案。

魅力黑天鹅

灵感有时稍纵即逝,它喜欢和我们捉迷藏,躲在某些事物的背后,在我们脑海里若隐若现,就像黑色羽毛依附在动物身体表面却经常被忽视。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灵感来源和过程,有效地抓住灵感,握住服装设计的生命线。

如图1~图4所示,黑色羽毛既华贵又神秘,搭配在服装或配饰上都能彰显十足魅力。试想将它穿在身上,化身魅力灵动的黑天鹅,或演绎高贵优雅的恶魔天使,或装扮俏皮活泼的精灵,都可诠释得淋漓尽致。随着服装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造羽毛、裘皮等材料可以与天然皮草相媲美,将设计引入另一种思潮——环保。

图5为全球知名品牌华伦天奴(Valentino)以“黑天鹤”为主要灵感的设计作品,它对于“黑天鵝”的理解:

(1)显示在造型上。

(2)源于对细节的追求。

说到莎拉·伯顿(Sarah Burton),也许人们知之甚少,而如果说到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英国鬼才设计师,赫赫大名人所共知。令人惋惜的是,2010年2月亚历山大·麦昆这位将灵异和硬派发挥到极致的设计师典范却英年早逝,莎拉·伯顿正是他的接班人。伯顿创作延续着麦昆的一贯风格,只是多了几分柔美与浪漫,这或许与其性别有关。她的秀场让人想起“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在演绎出最完美黑天鹅的同时,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更令人折服。这就是一个成功设计师抵达的境界。

莎拉·伯顿作品

思考与行动:

21世纪,设计界弥漫着一股“回归自然,绿色生态”的风潮,附会这一风潮的“仿生”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日趋明显,愈发成熟完备的仿生设计再次成为新鲜且具活力的设计创新手法。回归大自然、追求人性化是设计最好的卖点。请你:

(1)以“搜集——甄选——归纳——定稿”的方式呈现捕捉灵感的过程,确定“羽毛”主题设计稿。

(2)根据思考,结合行动中确定的灵感延续大师风格,以“大师的DNA”为设计主题,设计一套元素明确、主题性较强的创意服装作品。

艳遇花草

作为与女性密切相关的花草题材,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时装舞台反复吟诵的主题。正所谓“女人如花,风情万千”。花草在衣饰上艳丽盛开,成为设计师亘古不变的主题式创作灵感,它们几乎被运用到了服装的任何位置,并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1)以图案形式出现。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花草图案大小、疏密、造型的处理,塑造不同的服装风格。

(2)以立体形式出现。一改花草元素只为图案服务的理念,通过设计师的巧妙构思,运用服装廓型对花草进行模仿,使服装本身呈现花草的特质。

(3)以单位元素形式出现。

“花草”元素作为源于自然中的灵感,存在于服装设计中并不是单一的。这种存在的外化形式可以表现在色彩、造型、图案、材质、装饰手法等诸多方面。色彩上,通常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还原花草的本质色调,创造出一种和谐并欣欣向荣的感觉。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将色彩经过人为处理,如将娇嫩粉红色的花调和成神秘忧郁的蓝紫色;将充满生机的绿色叶子颠覆成性感奔放的紫红色,这种大胆的变奏或许能够成为创意服装设计灵魂的焦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打破原有图案方式,经过解构与重组使其赋予新的含义。图6为高田贤三(KENZO)的手帕设计,它在秉承自己独有纹样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品牌新的精神并传达出新的视觉是平铺直叙地通过夸张明度与纯度的方法打破花卉本身固有的色彩,并以不同材质去表现质感,使其艳丽醒目,这种大胆的颠覆使花草的特征更加鲜明,令与花草相关的种种情感油然心生。

如图7所示,这些精致的礼服全部出自著名时装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之手,他从花草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感。他没有过分修饰花草的外在形态,而加拿大艺术家尼科利·德克斯特拉斯(Nicole Dextras)运用大自然提供的恩赐,设计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意服装。在他的设计中,并不是将花草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利用他们的固有形态进行组合搭配,提炼整合。这种设计手法不同于前面看到的加里亚诺的设计,前者是功能的,后者是艺术的;前者是时尚的,后者是古典的;前者是融汇的,后者是单纯的,当然两者都具极强创意性。因此,做设计时要依据自身所长做到取舍得当,找寻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

尼科利·德克斯特拉斯作品

思考与行动:

花草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大致分为装饰性的和结构性的两种。其装饰功能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通常通过某种印花工艺表现为服装面料中的图案,也可以利用附加工艺(钉珠,刺绣等)丰富服装的整体效果,当然也可以作为单纯的配饰,如发饰、腰带、项链等在服装中起点缀、协调、搭配的装饰作用。花卉元素中的结构功能可以分为连接分割线和强调分割线两种;另外在服装特定部位使用重复、叠加、堆积等工艺技法,也能起到强调作用。

请你找出大自然中最吸引你的花草元素,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展现,并利用其色、型、质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本专业进行文字分析,找到切入点,继而实现一套创意服装设计。

“浇”出低碳

如图1〜图5所示,看到这些设计,你一定能嗅到一股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直观感受在设计中能激发设计者无尽的灵感,而灵感的产生往往还可以通过联想来实现。设计师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感受去联想,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联想的关键在于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除了举一反三的推导,还要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就像你看到树枝状的书架、藤条包围的座椅,如果只是盲目追求自然形态而忽视其功能性,那么设计目的就会大打折扣,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装饰。这也是当今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意义。

当今设计中,有很多热门话题,“绿色”始终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热点,因此使设计具有“绿色”意义成为大势所趋。大自然给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从中汲取营养与灵感以丰富设计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考虑要给自然留下些什么?就服装设计而言,应尽可能选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能源的材料进行设计,例如,选用纯天然面料、环保型加工方式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甚至可以利用服装这种最直观、最外化的形象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因此,绿色设计将环保性能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目标和出发点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思想。

图7、图8的两个教堂建筑物是日本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的作品,分别是“光之教堂”与“水之教堂”。大阪茨木市的“光之教堂”,南向墙面上有水平与垂直的开口,在阳光透射下形成“光的十字架”,随着阳光的变化,十字架在地面的投影与时推移,令空间神圣,庄严。北海道的“水之教堂”在人工湖中竖立着白色钢十字架,湖的深度经过精心设计,可以使十字架完整地倒影其中,呈现出带有“神”色彩的自然环境。这些设计就是利用自然的设计。

贝娜·卡瓦斯作品

初看图9这组设计,如若不知其中的奥秘,并未觉得有何玄秘,或许认为只是以环保为设计灵感的服装,无非是以自然的颜色嫁接自然的元素,甚至嫁接的有些直白与牵强。但其实这是设计师贝娜·卡瓦斯(Renana Karvas)的新型纺织品设计,织物是由有机物与苔藓植物的因子组成,植物生长在织物中并成为织物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必须浇水和培育的创意纺织品。这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环保与低碳——“绿色”这一引发全人类关注的设计主题。

在创意服装设计中,对“创意”的理解通常只局限于廓型的创意,一种外在表现方式的创意,甚至运用“以怪制胜”的设计思维,却忽视了材质的科技性因素。或许因为它操作性的难度较高,觉得难以触碰便避而远之。事实上,高科技环保低碳绿色材料的创新与运用正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学习阶段要勇于尝试科技创新,运用绿色理念,多动手、多实践,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意服装设计。

思考与行动:

我们寄居在自然中,是自然中的基础元素,而科学技术发展至今,科技与自然、绿色、低碳的有机融合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无论是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或是贝娜·卡瓦斯的新型织物,都旨在使人们更靠近自然、感受自然,从而更加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

(1)观察在设计中存在的违背绿色自然的现象,思考过后,请加以自己的思想进行改造,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地说明改造方案。

(2)改造一块面料,使其具有绿色、环保、科技的综合意义。

原始风貌

原始社会,人们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资源,如石器、树枝、兽齿等学会了更好地生存,这在工艺美术历史的学习中我们已熟知,但在创意服装设计中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与灵感呢?对于自然灵感的汲取,我们往往被局限在花花草草中,而忘记了人类伊始取法自然,为我所用的本能。散落在地上形态迥异的石块、树林中年轮沧桑的树根、空中飘散的形声无定的风雨云,这些都能成为激发我们创作热情的灵感源泉,大自然没有丝毫的隐瞒,慷慨地给予我们,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

原始风格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因为那里有文化,有传统,有先民们的激越与真诚,这正是现代社会缺乏的,需要的!

人类从原始走来,一路愈渐文明,但却只顾向前。如图5、图6所示,这两幅图片“捡起”我们遗落的原始风貌,通过创意性服饰形象展现出独特风貌,既时尚,又原生态;既性感,又古朴。同样以原始风貌为灵感,却能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创意服装的魅力所在。相据不同的创意需求,哪怕是同样的元素和灵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由于个体的阅读和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思考,就算是同样的灵感源泉,每个人所呈现出的风格形态、表现手法、综合品味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多使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再使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辨,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判断,创意出属于自己的新设计。

亚历山大·麦昆作品

如图7所示,此系列是名为“亚历山大·麦昆:野性之美”(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的展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旨在回顾英国已故设计大师麦昆投身时尚圈19年来取得的成就。

在麦昆的这些设计中,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对原始部落风貌的思辨,很难想象原始与浪漫能够结合,但麦昆做到了,他在设计中常常利用最原始的自然风貌,用上乘的面料制作出自然的效果,特别是以颜色或廓型反映出天然感的面貌,使它们与灵感元素浑然天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服装所要传达的信息,那就是对自然的善缘,而这些思考在如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威胁的现实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个设计者应该承担的某种社会责任。

思考与行动:

大美自然——无论是人类早期对原始元素的朴素运用还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提炼升华,都是对自然的物质或形态的依赖。我们在使用自然元素的同时必须学会关心自然、保护自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长久地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请思考被你遗忘的自然灵感,它可以是有形的,亦可是无形的,以“被遗忘的灵感”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文章,并加以副标题。文章形式不限,但要求说明在创意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