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地理环境与土著民族
大西洋深海 地质时期第三纪时,格陵兰岛和挪威之间有一座横跨大西洋的陆桥。冰岛和法罗群岛就是这座陆桥的残留物。也许在第四纪早期,这座陆桥坍塌进而形成了大西洋深海,美洲在一侧,欧洲和非洲在另一侧。大西洋中的岛屿稀少又分散,没有形成新旧大陆之间的通道。欧洲人第一次到这里时,除了加纳利群岛,所有这些大西洋岛屿——从最北部的格陵兰岛到最南部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都无人居住。因此,到历史的近期,大西洋有效地将两个半球分开。
美洲 因为一起历史事件,西半球的两块大陆共用了一个名字——美洲。这个名称是科学的、合理的。从地质学家的角度看,北美洲和南美洲确实是“孪生大陆”。它们都由地壳中或多或少相似的应变发展而成。两块大陆的总体构造是相似的。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物理相似性 两块大陆形状相似,都是三角形——底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两侧向南逐渐变细,最终相交形成尖端。两块大陆面积差别不大,北美洲的面积比南美洲多出几乎不到八分之一。每块大陆都被一条巨大的——地质学上认为——现代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贯穿;每块大陆的这条山脉都更接近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每块大陆的东侧都有一个更古老的山体: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与南美的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两块大陆都有巨大的中部平原——北美的大草原、南美的大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南美的无树大草原。山脉包围着这些平原,宽阔的河流从平原上流过。除了马更些河、育空河、哥伦比亚河和科罗拉多河,北美洲所有重要的河流都流入大西洋。整个科迪勒拉山系的活火山、死火山纵贯南美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北美洲都有辽阔的沙漠。北美沙漠从落基山脉延伸到内华达山脉,南美沙漠则从安第斯山脉延伸到太平洋,而且两块沙漠都有一个海拔很高的内陆盆地。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物理对比 首先,进行这些对比是因为南北美洲相对南北两极的位置不同。寒冷的海水拍打着北美洲的北部海岸,西北部山区有巨大的冰川,向东北延伸的格陵兰岛笼罩在永久的冰层下。但南美洲只在偏远的南部有寒冷的海域和广阔的冰川。其次,因为赤道相对南北美洲的位置不同。北美大陆的隆起和因此形成的平均宽度最大的陆地在北回归线以北,而南美大陆的隆起在赤道附近,陆地在南回归线以南急剧变窄,所以南美洲位于热带之外的区域相对较小。因此,北美洲基本属于温带地区,而南美洲主要属于热带地区。

落基山脉

内华达山脉
美洲的面积 北美洲的陆地和水域总面积为八百五十七万五千平方英里左右,不包括面积约八十二万七千平方英里的格陵兰岛。
北美洲不同地区的面积分别为: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面积是三百八十八万五千平方英里;美国大陆和阿拉斯加面积是三百六十一万四千平方英里;墨西哥面积是七十六万七千平方英里;中美洲面积是二十一万九千平方英里;西印度群岛面积是九万平方英里。
南美洲的面积约七百三十二万五千平方英里。然而,从表面上看,北美洲面积较大,实际没那么大。因为加拿大北部主要是群岛,中间有大面积的水域,而且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大部分地区在北极圈内或北极圈附近,气候非常恶劣,不利于人类居住。从这个角度看,美洲大陆南部实际上可供人类居住的土地面积超过了它的北方邻居。
盎格鲁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 对比盎格鲁美洲和拉丁美洲,人们可以更鲜明地看到结果。盎格鲁美洲的面积是七百五十万平方英里左右;拉丁美洲的面积约八百四十万平方英里。甚至除去归属拉丁美洲的圭亚那和西印度群岛的欧洲殖民地,拉丁美洲仍比盎格鲁美洲大得多。事实上,拉丁美洲的面积占美洲大陆一半以上。虽然加拿大的面积超过了巴西,但巴西三百二十七万五千五百一十平方英里的面积超过了除阿拉斯加外的美国。阿根廷一百一十五万三千一百一十九平方英里的面积大概相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区域和美国太平洋沿岸三个洲的面积总和。秘鲁七十二万两千四百六十一平方英里的面积超过了阿拉斯加。哥伦比亚四十四万八百四十六平方英里的面积略超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总面积。甚至南美洲最小的国家乌拉圭七万两千一百五十三平方英里的面积也大于新英格兰。至于拉丁美洲的其他地区,墨西哥和中美洲
的面积之和超过了蒙大拿、爱达荷、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内华达和俄勒冈的总面积。
拉丁美洲的山地系统 墨西哥境内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脉在加拿大和美国部分的向南延伸,基本由两条山脉组成——西部的西马德雷山脉和东部的东马德雷山脉。这两条山脉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墨西哥南部有一条高耸的、被冰雪覆盖的火山链。这条火山链在墨西哥城南部,横贯两大洋,既有活火山也有死火山。墨西哥境内的东西马德雷山脉在中美洲会合。然而,中美洲的山脉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北美和南美的系统。从地质学的角度说,连接南北大陆的中美洲实际上不是这两块大陆的延伸。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通常被称为“安第斯山脉”,沿着太平洋从巴拿马一直延伸到合恩角,绵延四千四百英里,海拔比喜马拉雅山脉外的其他山脉都要高。安第斯山脉是南美大陆南部的单一山脉。从南纬25°左右开始,安第斯山脉一分为二。而在最北端,安第斯山脉一分为三。安第斯山脉的西坡很陡,东坡则较平缓。安第斯山脉拥有一些世界高峰之最。其中,海拔最高的是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山,高达两万三千零八十英尺。安第斯山脉中的火山,尤其是在赤道附近的火山,譬如厄瓜多尔的科托帕克西火山和钦博拉索火山仍然是活火山。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靠近大西洋的一侧是较低的群山,通常被称为“马尔山”。从南纬20°向北,安第斯山脉转向内陆,倾斜为平缓的高原。

科托帕克西火山
高原和平原 墨西哥主要包含一个巨大的隆起的高原——从北部的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边界一直延伸到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这片被阿兹特克人称为“阿纳瓦克”的高原,是全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仅次于中国的西藏高原和玻利维亚的高原。
墨西哥的面积是六万九千平方英里,中部地区从海拔六千英尺上升到海拔八千英尺,低地位于内华达山脉和墨西哥海岸之间,向东延伸到尤卡坦半岛。中美洲靠近大西洋的一侧是低矮狭窄的沿海平原,靠近太平洋的一侧通常是延伸到海洋的山脉。南美洲的平原和高原包括平均宽度只有四十英里的太平洋沿岸的平原;广袤的安第斯山脉之间的玻利维亚高原和秘鲁高原、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经的大草原;亚马逊河流经的热带雨林或森林低地;被称为“热带稀树大草原和无树大草原”的草原,这些草原在遥远的南方,与荒凉的巴塔哥尼亚大草原融为一体。总之,南美洲拥有世界最广阔的平原。
河流系统 除了北岸在美国境内的里奥格兰德河和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北端前一小段流入墨西哥的科罗拉多河,墨西哥没有一条长度超过六百英里的河流,也没有一条河口上方五十英里处可供船通过的河流。中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河流仅是山上流下来的急流,而大西洋沿岸的河流虽然比较长,也不那么汹涌澎湃,但除独木舟和驳船外,几乎没有其他船可以通行。尽管智利中部和南部水源充足,但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平原的干旱地区仍然缺乏可通航的河流。然而,南美大陆东侧有壮观的奥里诺科河、亚马逊河和拉普拉塔河。这些水系储藏着近三百七十万平方英里的水资源。奥里诺科河是这三个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小的一个,长一千五百英里左右。亚马逊河不仅是南美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而且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距河口二百五十英里的地方,亚马逊河的宽度是五十英里。在雨季,亚马逊河会蔓延到广阔的洪泛平原。亚马逊河总长三千英里。这个数字必须乘九或十,才算是亚马逊河所有可通航支流的总长度。拉普拉塔河是乌拉圭河和巴拉那河交汇形成的长且浅的河。

里奥格兰德河

亚马逊河流域
除亚马逊河之外,拉普拉塔河注入海洋的水量比美洲大陆的任何一条河都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北,船可以沿巴拉那河航行一千二百英里甚至更远。巴拉那河的众多支流延伸到了安第斯山脉和巴西高原。其他重要的河流系统包括完全位于巴西境内的流域面积最大的圣弗朗西斯科河和哥伦比亚的马格达莱纳河。
湖泊 墨西哥的湖泊大都很小,数量也很少。参照中美洲较小的面积,中美洲的湖泊数量可以算是很多了。马那瓜湖东西长五十英里,与它相通的尼加拉瓜湖在雨季东西长九十英里。南美洲大部分湖泊位于安第斯山脉中或山脚下。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的的的喀喀湖面积仅次于北美洲宽广的内陆水域面积。的的喀喀湖面积为两千平方英里左右——不包括岛屿和半岛,海拔超过一万两千英尺。因为的的喀喀湖很深,所以湖水终年不会结冰。委内瑞拉沿海的马拉开波湖可以归到南美湖泊中,但马拉开波湖是巨大的、凹进来的一部分海洋,不是一个真正的湖。

的的喀喀湖
海岸线 墨西哥海岸线长达六千三百英里,三分之二以上都在墨西哥西部。沿着墨西哥湾的海岸没有重要的海湾。在墨西哥湾的主要港口中,韦拉克鲁斯是一个开阔的停泊地,坦皮科和马塔莫罗斯位于通向大海的内陆河流的岸边。尤卡坦半岛的东海岸有几个很好的停泊地。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有许多深不可测、天然掩护的海湾,包括萨利纳克鲁斯、阿卡普尔科、曼萨尼约和马萨特兰。难以逾越的山脉将这些海湾与内陆隔开,这对贸易来说是不幸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有很好的港口,中美洲锯齿状的海岸线提供了宽敞的天然港口。与中美洲相比,南美洲的情况不同,除智利、阿根廷南部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外,南美大陆的海岸线比较平直,几乎没有蜿蜒的水道或小港湾。
这种情形包括南美洲北部的达连湾和委内瑞拉湾,西部的瓜亚基尔湾,以及东部更小的里约热内卢湾和巴伊亚湾。南美洲其他凹进来的地方并不是海洋上的小港湾,而是雨水冲积形成的巨大河口,譬如拉普拉塔河和亚马逊河。总的来说,通过大西洋比通过太平洋更容易到达南美洲。太平洋的港口不够深,大型远洋船无法在码头停靠。因此,货物和乘客必须借助小船上岸。加勒比海沿岸也缺少良港。
半岛和岛屿 在北美洲,墨西哥虽然没有大的岛屿,但有尤卡坦半岛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这两个广阔的半岛。尤卡坦半岛夹在坎佩切湾和洪都拉斯湾之间,是一片低矮的台地,有各种丘陵和湖泊,虽没有溪流但有丰富的地下水。尤卡坦半岛的土壤很肥沃。不过,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非常干旱,几乎没有可耕种的土地,甚至无法放牧。除了智利沿海的岛屿,南美洲没有什么半岛和岛屿。马拉若岛是亚马逊河和帕拉河河口间的一个大岛。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智利属地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
和英国属地福克兰群岛则离大陆很远。

里约热内卢湾

古巴岛的早期地图
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的多个岛屿,从北美洲的佛罗里达半岛和尤卡坦半岛延伸到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形状为突出的弧形。西印度群岛是被淹没的山脉的顶峰——是山脉现存的土地。在遥远的地质时代,这片土地覆盖了加勒比海盆地和墨西哥湾并连接了南北大陆。如果包括暗礁、珊瑚礁和凸起的沙洲,西印度群岛的岛屿要以千计。这些岛屿大小不等,有从面积不到五平方英里的小岛到面积超过四万四千平方英里的古巴。
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 四个大岛——古巴、牙买加、海地和波多黎各——和开曼群岛,以及众多小岛组成了大安的列斯群岛,面积之和占西印度群岛总面积的十分之九,岛上高山林立。海地岛上的山海拔最高,山峰高达一万两千英尺。大安的列斯群岛以北是巴哈马群岛,完全由低矮的珊瑚礁和岛屿组成。在这方面,巴哈马群岛与邻近的佛罗里达半岛相似。佛罗里达半岛基本上是珊瑚群岛。
小安的列斯群岛 小安的列斯群岛优美的圆弧构成了加勒比海的东部边界。这个群岛的内部岛屿由火成岩构成,其中仍有活火山,譬如马提尼克岛的培雷火山。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外岛发源于海洋,是珊瑚虫共同作用的产物。为方便统计,人们将巴巴多斯岛归入小安的列斯群岛。然而,从地质学角度看,巴巴多斯岛、特立尼达岛与多巴哥岛是委内瑞拉海岸线的延伸。

培雷火山

阿塔卡马沙漠
降雨 拉丁美洲面向大西洋的斜坡迎接潮湿的海风,降水量比面向太平洋斜坡大得多。安第斯山脉以东,南美洲赤道地带的降水量无疑是最大的。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南美大陆的西海岸,范围从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到智利的科金博。这片干旱、贫瘠和盐碱化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它绵延了两千多英里。安第斯山脉的遮挡与来自南极的“洪堡德寒流”结合,吸走沙漠里风中仅存的水汽。然而,智利南部的降雨量非常充沛,当地居民开玩笑地说自己长着可以游泳的蹼足。
气候 决定拉丁美洲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的是它的海拔,而不是它的纬度。也可以说,拉丁美洲气候是垂直变化的而不是水平变化的,分为三个区域:从海平面到海拔一千五百英尺左右是高山暖温带;从海拔一千五百英尺到海拔五千英尺是高山温带
;从海拔五千英尺以上是高山中间带
。因此,墨西哥中部高原的海拔和地区的广袤为墨西哥大部分地区提供了温和的气候条件。只有墨西哥高原两侧的低地炎热潮湿,长期居住对人类健康有害。中美洲的气候也有很大差异,部分原因是海拔的变化,部分原因是中美洲接近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英属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北部低洼地区的温度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高山地区的温度差别很大。因此,大多数重要的中美洲城镇建在内陆巍峨的高地上。西印度群岛纬度较高的地区明显凉爽,在夏季,海风缓解了岛屿上的极端高温。南美洲三分之二的地区都位于热带,但气候不是一成不变的炎热。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都有广阔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凉爽宜人。巴西南部的一小块地区属于南温带。南温带还包括了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的大部分地区和乌拉圭全部区域。南美洲的这一地区的确是“白人的土地”。

拉丁美洲气候的垂直变化示意图
矿产资源 拉丁美洲国家拥有几乎无限丰富的矿产资源。墨西哥和秘鲁的贵金属最早引起了欧洲人对美洲这一地区的注意。三个世纪以来,西班牙征服者的主要工作一直是采矿。拉丁美洲几乎所有国家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的矿产中心在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巴西南部。墨西哥的银产量一直领先,铜产量仅次于美国。最近一份政府报告估计,巴西的铁矿储量为四十亿吨。长期以来,智利一直向全世界供应硝酸盐。这是智利最有价值的出口商品。委内瑞拉与邻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世界上沥青的主要来源地。墨西哥拥有非常宝贵的油田。不过,因为交通设施差,所有这些矿产资源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只有铁路和高速公路完善后,才能开发这些矿产资源。
林业产品 拉丁美洲气候的多样性预示着,拉丁美洲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繁茂的、树种多样的森林。热带地区有红木、紫檀木、雪松和乌木等用来制作家具的树木,以及棕榈树、竹子和巨大的阔叶树。温带地区的典型树木则是橡树、松树、木兰和类似的树木。迄今为止,几乎没人开发过这个森林宝库。实际上,墨西哥、中美洲和亚马逊平原气候炎热,人类几乎无法穿越这些繁茂的丛林。

墨西哥银铸造的银元

马铃薯的花、叶、茎及果实
经济作物 拉丁美洲的食用作物、药用植物和其他经济植物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要多。据悉,最早种植玉米的是墨西哥人。白色马铃薯、黄色马铃薯和西红柿以前都是安第斯山脉的野生植物。出产木薯淀粉的木薯或木薯属植物,种子用来制作可可的可可树,都是拉丁美洲的特有植物。还有一种食用植物是马黛。这是一种南美冬青,树叶可以做“马黛茶”即“巴拉圭茶”。当地的药用植物包括吐根树、菝葜、鼠李树、可制作可卡因的古柯和树皮中含有奎宁的金鸡纳树。源自拉丁美洲的其他经济作物有烟草、所有棉花中最有价值的“海岛”棉花、龙舌兰或剑麻。红辣椒、香子兰豆、花生、菠萝、各种树脂和树胶也是南美洲的经济作物,树胶包括糖胶树胶——口香糖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橡胶即印第安橡胶。许多由欧洲人引进的植物,如古巴的甘蔗、巴西的咖啡树、阿根廷和智利的葡萄等,已经成了拉丁美洲重要产业的基础。
家养动物 尽管美洲大陆的动物种类非常多,但可以驯化的物种很少。拉丁美洲的狗通常是被驯化的,墨西哥的火鸡和秘鲁的豚鼠也是人们驯养的。安第斯地区的土著居民还成功驯化了美洲驼和羊驼。这些骆驼虽然体型较小,也没有驼峰,但与非洲骆驼有亲缘关系。时至今日,美洲驼仍然是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负重动物。骆驼肉可以食用,当地人用骆驼粗毛制作衣服。羊驼优良的绒毛深受人们喜爱。欧洲人引进的家畜中最值得提及的是牛、羊和马。南美洲青翠的无树大草原为这些家畜提供牧场。南美洲,特别是阿根廷,现在是世界上肉类和兽皮的重要输出地。

咖啡树的花、叶、茎及果实

羊驼
美洲的地理优势 作为人类的家园,美洲可以提供很多东西。美洲石质草原和干旱沙漠总面积的比例比亚洲、非洲或大洋洲低。美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圣劳伦斯河的五大湖区形成了所有大陆上最大的、连通的淡水水域;密西西比河和支流密苏里河、奥里诺科河、亚马逊河、拉普拉塔河和这些河流的所有支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内陆航运系统。将海岸线长度和总面积相比,北美洲海岸线长度与总面积的比例仅次于欧洲,南美洲海岸线长度与总面积的比例仅次于北美洲。美洲的气候适宜人类居住。北美洲以温和气候为主,南美洲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有高海拔的高地和海风,可以缓和热带地区的高温。这两块大陆是无与伦比的粮食产区,尽管许多最有用的可耕种植物和可饲养家畜是欧洲人引进的。同样,美洲的金属、渔业和森林方面的财富也是欧洲人发现的。欧洲人发现这些财富的时候,美洲土著正住在这里。然而,这些美洲土著几乎没有开发这些资源,对这里的潜在价值一无所知。

猛犸象、长毛犀牛等远古动物复原后的生活场景
美洲的古人类 19世纪,人们在西欧发现了一些原始石器和人骨,把这些与灭绝动物如猛犸象、长毛犀牛和穴居熊的遗骸联系起来,毫无疑问证实了欧洲旧大陆人类的悠久历史。古人类已经在旧大陆生活了几万年。他们应当起源于冰河时代后期,也可能更早。然而,时至今日,考古学家没有在美洲发现任何超过几千年的工具或人类骨骼。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表明,在冰川期以前或在冰川期,美洲曾有人类生活。如果有这种证据,在证据出现前,我们不得不认为,在欧洲旧大陆住了很久后,即大体进化到目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很久后,人类才迁徙到新大陆。这次迁徙可能始于欧洲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

白令海峡示意图
人类在美洲的起源 有人认为,第一批移民通过东西半球之间的大西洋陆桥从欧洲旧大陆来到美洲。然而,这种大陆之间的联系在第三纪晚期或第四纪早期已经消失了。陆桥消失的时间早于人们认定的美洲第一批居民到达的时间。此外,到最近都没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拥有任何白人或黑人血统。第一批移民唯一可能到达美洲的路线是经过亚洲。白令海峡最窄的地方位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宽只有五十六英里,而阿留申群岛和科曼多尔群岛构成了几乎完整连续的横跨白令海的通道。这实际上是一座从欧洲旧大陆到美洲新大陆的北太平洋陆桥。
美洲的种族 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称为“印第安人”的美洲土著人与亚洲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些部落的土著肤色介于淡黄色和深棕色之间,头发粗糙且乌黑笔直,胡须稀疏没有体毛,棕色上斜的眼睛,高颧骨,铲形门牙,身材矮小。这些都是蒙古人种的体貌特征。另外,许多部落土著的大鼻子、直鼻子或鹰钩鼻,立体的五官和高大的身材则是非蒙古人种的体貌特征。事实上,美洲人没有明显地复制任何东方人种。这是一个新的种族。随着不同种群的亚洲民族数次迁徙到美洲,在几个世纪的与世隔绝中分散到美洲各处,繁衍且彼此融合,美洲人种逐渐形成了。
美洲种族的统一 这个结论意味着南北美洲的美洲人基本上是一个种族。这也是大多数当代人类学家的结论。尽管在体貌特征和物质文化方面,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比其他印第安人更接近北亚人,但人们将爱斯基摩人归为印第安人种。爱斯基摩人似乎是较晚出现在美洲的人种。可能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少量的波利尼西亚人不止一次到过美洲西海岸。正如我们所知,欧洲人——北欧人——曾到过美洲东海岸。在最初几个世纪,佛教在亚洲广泛传播时,信仰佛教的人也可能已登陆过美洲海岸。的确,中国编年史清晰真实地记载着,5世纪下半叶,佛教徒有过一次驶向“扶桑”的旅行。有人认为“扶桑”是加利福尼亚,或者更有可能是墨西哥。但这些到美洲的旅客,无论是波利尼西亚人、北欧人,还是佛教传教士,数量肯定太少了,不足以影响大量印第安人。所以印第安人仍和以前一样是原来的种族。

多个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群画像

波利尼西亚人
印第安语言 印第安人的种族统一并不意味着语言统一。美洲土著语言是一个通天塔式的多语族语言,与东半球的印欧语系和闪米特-含米特语系一样,无法简化成单一母语。加拿大和美国的语族可以分为五十六种,墨西哥和中美洲有二十九种,南美洲至少有八十四种。因此,西半球的语族接近两百种,包括一千多种土语和方言。美洲以外的地方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的词汇、语法和结构都与其他语言系统不同,最显著的特征是“多式综合语”,即倾向把一个句子的所有单词合成一个词。这个合成词通常长度惊人。例如,爱斯基摩人的“takusariartorumagaluarnerpa”意思是“你认为他真的打算去照看它吗?”但这绝不是最长的合成词。当地人运用这样的合成词可以一口气说许多事。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经常见到。这也证明印第安人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长期隔绝。

爱斯基摩人

火地岛上的原住民
印第安文化 因为与世隔绝,印第安人需要拥有自己的艺术与发明。他们的工具和武器由磨光的石头,偶尔由未熔炼的铜制成,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某些民族则使用由青铜制成的工具和武器。印第安人不了解铁的用途。他们种植玉米,没有种植其他谷物。他们驯养了狗、美洲驼和羊驼,没有驯养其他动物。他们通常生活在部落中,由首领或酋长统治,有时会建立部落联盟,譬如易洛魁人和玛雅人的部落联盟,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则建立了真正的帝国。印第安人的宗教可能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信仰“伟大的精神”,而是承认精神力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应该通过祈祷和献祭获得这种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总之,大多数印第安人不是原始人,而是文明程度相当高的野蛮人。
盎格鲁美洲的语言区域 按语族划分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是最简便的分类方法。相关地图表明欧洲人发现美洲时九种主要语族的大致分布情况。可以看到,除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一小部分地区,这些语族——五十六个语族中的九个——几乎涵盖了整个盎格鲁美洲。
拉丁美洲的文化区域 拉丁美洲的语族总量是盎格鲁美洲的两倍。从前人们的居住范围越大,对应地区的语族数量就越多。因此,我们可以从文化而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分布。16世纪初,拉丁美洲可以分为七个文化区。文明程度最高的印第安人是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奇布查人和印加人。显然,他们居住在拉丁美洲较小的区域里,仅限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哥伦比亚到智利的安第斯地区。

易洛魁人

奇布查人
玛雅人 和现在一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玛雅人住在危地马拉,毗邻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英属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以及墨西哥恰帕斯州、塔瓦斯科州和尤卡坦半岛。现在美洲有超过二十个部落使用不同的玛雅语方言。使用玛雅语方言的总人数为五十万左右。不过,玛雅人的文明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对玛雅文明的了解来自西班牙作家残缺的描述和对现存玛雅文明历史遗迹的考察。

玛雅人

帕伦克遗址
玛雅人的历史 据说,早在基督纪元的第一世纪或第二世纪,玛雅人就摆脱了野蛮状态。600年左右,帕伦克、基里瓜、科潘和玛雅领地南部的其他大城市相继崛起。当时,玛雅雕塑发展到最高水平。随后,南部城市尽管没有完全湮没,但陷入衰退;而玛雅人开始在尤卡坦半岛建立定居点。1000年左右,奇琴伊察、乌斯马尔和玛雅潘等城市组成了联盟,每个城市在联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这一时期的玛雅文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建筑中。散布在尤卡坦半岛上的大片废墟表明,这里曾经住着无数勤劳、热爱和平的人民。然而,后来的尤卡坦半岛分裂成小酋长统治的交战地区,结果玛雅人人口下降,文化衰落。西班牙人到这里时,这个国家混乱不堪,正是西班牙人征服它的好时机。
玛雅建筑 玛雅城市遗迹——美洲大陆的尼尼微和巴比伦——现在被散落在热带丛林中。欧洲人到这里时,仍有人住在尤卡坦半岛的一些城市里,尽管人们很快就遗弃了这些城市。现在幸存的遗迹主要是祭坛或金字塔上的庙宇和神殿,楼梯从一侧或多侧通向这些建筑的顶部。大多数金字塔是阶梯式建筑,框架由用燧石凿子切割的软质石灰石建成,填充物是砂浆和小石块组成的粘合剂,飞檐由硬木制成。一些玛雅建筑高达三层楼,有许多有拱形天花板的房间。无人知晓建造拱形结构的真正原理。在这里,建造者将侧壁的石板依次重叠,直到一块扁平的石头可以跨越顶部狭窄的空间。有趣的是,许多玛雅建筑的方位朝向都明确地与指南针的特定指向相关。

玛雅建筑的内部结构

玛雅雕塑
玛雅雕塑 玛雅人神殿的墙壁、柱子和屋顶,甚至神殿的金字塔的表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玛雅人的石板浮雕,尤其是灰泥雕塑,往往技艺精湛,精妙地刻画出动物、人和神的形象。不过,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完全立体的雕像。因为玛雅人不了解金属,所以雕塑和玛雅建筑一样,都是玛雅人用石头和木制工具做成的。
玛雅科学 玛雅人的科学成就突出。他们的祭司——人民的领袖和导师——非常了解天文学,可以计算金星运行的周期,或许还可以计算其他行星运行的周期。玛雅人将农历和阳历统一起来,设计了一套历法,有十八个周期,每个周期二十天,最后再加五天。在算术方面,玛雅人掌握了局部变量的原理,使用了符号零,能记下和处理超过一百万的数字。文字的音形至少偶尔会一致,单词和音节符号正在取代代表物体或思想的图画。玛雅的象形文字通常刻在石头上,或者画在纤维纸做的书——抄本——上。现代学者已能破译指代数字和历法系统的象形文字,进而深入了解玛雅文化繁荣的时代,不过,现代学者在阅读整个手迹方面进展缓慢。尽管这样,人们目前清楚的是,玛雅人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民族。他们的历史、哲学和诗歌已经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形式。

玛雅人的雕塑

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 自称墨西哥人或阿兹特克人的印第安部落使用的语言为纳瓦语,这种语言与美国落基山脉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肖松尼语有亲缘关系。说纳瓦语的民族从西北部几度迁入墨西哥,散布到全国各地,包括特万特佩克地峡。阿兹特克人是最后一波迁移过来的纳瓦人,大概在11世纪或12世纪来到这里。1325年左右,在一个叫特诺奇的酋长的带领下,阿兹特克人在现在墨西哥城所在地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定居点。
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很快就开始在阿纳瓦克高原上扩张。他们与特兹库科湖中央岛屿上的另外两个部落——普韦布洛,西班牙语意为“村庄”——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同盟,征服了许多邻近的民族。阿兹特克酋长——西班牙人称他为“皇帝”——统治着一个位于墨西哥湾和太平洋之间的帝国。而且在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战神凌驾于被征服部落的神祇之上。阿兹特克人的帝国存续了不到一个世纪。1520年,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带领西班牙人将这个帝国夷为平地。

特诺奇蒂特兰

西班牙人摧毁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历史的来源 我们对阿兹特克人的了解与对玛雅人的了解一样,部分来自对少量纪念碑铭遗迹的考察,部分来自早期西班牙历史学家和接受过西班牙教育的土著的描述-这些描述往往很精彩。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从阿兹特克图形文字中获得价值很高的补充信息。图形文字是用鲜艳的颜色在兽皮上或在龙舌兰纤维纸上完成的作品。图形文字往往有很多细节,详细描绘了节日、祭祀和人们生活的特殊之处,记叙了重要事件的日期和名人的名字。西班牙征服这里后,这些极其珍贵的记录大部分消失了,但仍有一些保存了下来。有些是原始的记录,有些是复制品,包括罗马抄本、巴黎抄本和牛津抄本。因此,研究阿兹特克历史的学生可以查阅它的现存文献。
文化 初到墨西哥的纳瓦人是一群迁徙的猎人和渔民,除了与野蛮的生存状态相关的技能,他们没有其他任何技能。然而,新环境气候温和,土壤适合种植玉米,有利于发展农业,形成定居的生活方式。因此,纳瓦人最终定居下来,创造出我们非常熟悉的阿兹特克文化。阿兹特克人的文化与纳瓦人的文化似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玛雅人。玛雅人曾占领过阿纳瓦克高原,至少北至墨西哥谷。
社会阶层 阿兹特克社会以氏族为基础,每个部落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共同拥有一部分部落领土,每个家庭拥有并耕种一份公有土地。所谓的贵族阶层居于氏族自由民之上,贵族成员垄断着国家的一切高级职位。贵族与仆人的关系令人想起欧洲封建制度的一些特点。自由人之下是奴隶。他们是战俘、受惩罚被奴役的人及被父母卖掉的孩子。

阿兹特克人的节日

阿兹特克人的祭祀场景
政府 与美洲印第安人相比,阿兹特克人有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府。两个首领占统治地位。一个是民事首领——“蛇女”,一个是军事首领——“男性首领”。阿兹特克是一个非常好战的民族。因此,其军事首领的影响要大得多。我们可以从图画记载推断出阿兹特克统治者的专制和奢侈。图画描绘了成千上万的披风、兽皮,成袋的金粉,青铜斧头和其他物品。这些通常是城镇交纳的税收或城镇的进贡。

采集龙舌兰的汁液
阿兹特克人的职业 阿兹特克农民种植玉米——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西红柿、红辣椒和现在西班牙人称为“菜豆”的豆类。西班牙人从阿兹特克人那里学会了制作甜饮料和令人陶醉的、仪式上饮用的龙舌兰酒。龙舌兰酒由龙舌兰植物的汁液制成。阿兹特克工匠虽然不了解铁,但加工了铜和锡及被称为“青铜”的两种金属的合金。然而,金属器具没有取代黑曜石和其他坚硬的石质器具。西班牙人第一次进入墨西哥时,看到理发店里的男人们用黑曜石剃刀刮胡子。阿兹特克商人们形成了一个重要而体面的阶层。每隔五天,每个重要的城镇都有定期的集市,阿兹特克人可以用一管管金粉和充当零钱的可可豆作为货币来进行交易。此外,阿兹特克人会制作精美的陶器,织出的棉布几乎和丝绸一样精细,擅长用热带鸟类华丽的羽毛做羽毛制品,用石头建筑房屋的技艺高超,还会雕刻木头和石头。
文明 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都有一个阳历,都没对一年中超过三百六十五天的六个小时进行任何修正。阿兹特克人把一年分为十八期,每期二十天,剩下五天。这种划分方式和玛雅人一样。这两个民族都认为,年底增加的天数是不吉利的,人们不会在那个时候做任何重要的事情。阿兹特克人的计数方法建立在二十进制的基础上,用“20”来计算。因此,一面旗帜代表数字“20”,一根羽毛代表“400”——“20”的“20”倍,一个钱包代表“8000”——“20x20x20”。为了方便起见,这些符号可以二等分和四等分。上文所述的阿兹特克图形文字类似于玛雅人的象形文字。阿兹特克的图形文字使用“字画组”,即字母和图画组合,进而逐渐语音化。阿兹特克人用实物图作为单词,实物的名字与图形代表的单词或音节相似,图形与音组合起来成为人和地点的名字。西班牙征服这里后,当地人根据基督教信徒带来的拉丁词调整了“字画组”,譬如用“水”(a)和“芦荟”(me)的图来表达“阿门”(amen)。至少对阿兹特克上层阶级的孩子来说,教堂附属学校经常教授他们写作、算术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阿兹特克人的集市
宗教 阿兹特克人宗教信仰的核心是崇拜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如太阳、月亮、星辰、火和植物。阿兹特克人认为,这些都是神圣的存在,都有各自相应的神祗。战神威济洛波特利位居阿兹特克众神的最顶端。特斯卡特利波卡是生命的化身,既能给予又能夺走人的生命。玉米神森特奥特尔掌管农业。雨神特拉洛克掌管降雨。羽蛇神克察尔科亚特尔是风神和天空之神,代表法律、秩序和启蒙。除了温和的羽蛇神,对其他神都要使用活人祭祀,阿兹特克活人祭祀的规模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大。战俘和儿童被带到金字塔神殿的顶端,躺在一块石头上。他们的胸膛被黑曜石刀割开。他们仍在跳动的心脏被撕碎,作为祭品献给嗜血的神祇。据西班牙编年史记载,每年有数千个囚犯在不同的节日里被屠杀。这些邪恶的仪式背后隐含着这样一种信仰——神祇需要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命。因此,阿兹特克人不断与其他部落交战,以便为祭祀神祇提供活人。西班牙人当然非常厌恶阿兹特克宗教的这一特点。不过,他们似乎夸大了这种宗教的普及度。无论如何,这种祭祀与洗礼、忏悔等仪式并存。这是阿兹特克人表达敬畏的方式。许多阿兹特克人的祷告语言文雅,记录着他们的精神感受,和对神的赞美诗一起被保存下来。

特斯卡特利波卡与羽蛇神克察尔科亚特尔

玉米神森特奥特尔
特诺奇蒂特兰 在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的过程中,幸存的阿兹特克建筑很少。只有通过西班牙人的描述,我们才可以了解到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这座城市坐落在特兹库科湖的两个岛屿上。三条黏土修筑的长堤将这座城市与大陆连接起来。市中心有一个标志性的大广场,广场是贸易和公众集会的场所。广场周围矗立着二十多座神殿、牧师的居所、学校、统治者住宅和民众居住的大型公共房屋。这些都是由石头建造的、一两层的建筑物。
奇布查人 另一支文明程度很高的印第安人是奇布查人。他们占领了马格达莱纳河以东的波哥大高原。不过,他们的影响似乎已从哥伦比亚渗透到中美洲和委内瑞拉北部,向南则渗透到厄瓜多尔。奇布查人的文化与印加人相似。然而,因为奇布查人没有家畜,也不生产铜器,所以文化不太先进。没有证据表明,奇布查人有可以与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媲美的文字和历法系统。
印加人 最合理的理论指出,印加人的祖先留下的的的喀喀湖南端的蒂亚瓦纳科遗址是印加文明的证据。海拔将近一万三千英尺的高原上留存着一座宏伟城市的遗迹。或者说,如果不是一座城市的遗迹,那就是避难所、堡垒和宫殿的遗迹。这片高原上的废墟曾延伸了十英里,由轮廓分明的巨石筑成。美洲的其他地方都没有这样宏伟的建筑。至少在基督教时代开始时,这个巨石文明似乎就已经出现了。尽管后来野蛮的入侵者摧毁了这种文明,说盖丘亚语的印第安人仍将它保存了下来。大约在西班牙征服这里四百年前,这些说盖丘亚语的民族定居在肥沃的库斯科山谷。人们称他们为“印加人”——“太阳的孩子”,最初这个名字只是指统治者及他的家人。

奇布查人的村落

曼科·卡帕克
印加帝国 传说曼科·卡帕克是印加帝国的创始人,也是库斯科城的建造者或重建者。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和谋划好的婚姻,曼科·卡帕克的继任者统一了许多安第斯部落。16世纪早期,西班牙人到来时,印加帝国全长约两千七百英里,从厄瓜多尔基多以北的安卡斯马约河,一直延伸到现在智利圣地亚哥以南的毛勒河。印加帝国的面积相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面积,人口有一千万左右。

印加人
印加帝国的组织机构 阿兹特克人只向被统治的阿纳瓦克人索取贡品和征集士兵,而印加人竭力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在被征服领土的战略要地,印加人修建堡垒,建立定居点,统治讲盖丘亚语的农民,维护从库斯科到帝国各地的军事道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小路。这些管理措施与意大利、罗马的管理措施惊人地相似,而且似乎很有效。一个西班牙征服者证明,印加人是有能力的、精通政府管理艺术的族群。印加人得到了被统治人民的敬畏、服从和尊重。
印加社会 我们可以把印加帝国的制度描述为一种宗教专制制度。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印加统治者手中。作为太阳之子,统治者具有神的属性,被臣民类似崇拜地敬畏着。印加统治者从政治身份来看是皇帝,从宗教身份看是神祇。印加官员管理着耕地的分配。这些耕地和耕地的产物,一部分属于皇室,一部分属于太阳祭司,一部分属于氏族或当地村落。个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因此,农民不能出售或遗赠他的财产。印加官员必须确保每人都住在固定的地区,从事固定的工作,并做好分内的事。如果印加人拒绝完成分配的任务,他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个强大的国家与国家教会结合起来,持续地监督和管理着人民的生活。在古代秘鲁,人们没有个人自由。最终,当地人习惯了被动地服从,缺乏主动性,无法坚决抵抗推翻印加帝国的少数西班牙人。
印加文化 秘鲁印第安人是熟练的农民,擅长种植玉米、木薯、土豆和棉花。他们懂得使用肥料,修建高架渠和灌溉沟渠,在高山上开垦梯田。如前所述,他们驯养了美洲驼和羊驼。秘鲁人还擅长实用技艺——切割石头、纺纱和编织、制作陶器,以及冶炼金、银、铜。在某些方面,他们可能超越了墨西哥印第安人。然而,秘鲁人没有历法,也没有体系化的文字——无论是图画还是象形文字。奇普——带结的彩色字符串——非常巧妙地依据十进制用于计数。印加宗教的核心是崇拜太阳。太阳是很少需要牺牲人去祭祀的神祇。这标志着印加祭祀仪式比血腥的阿兹特克祭祀仪式更进步。复杂的仪式、庆祝活动和朝圣是太阳崇拜的特征。早期西班牙统治者称,印加人民非常平和、守秩序,几乎没有偷窃和暴力犯罪行为。总的来说,印加文化证明了印第安民族智力和道德水平都很高。

美洲驼

1533年,最后一批印加人被处决
库斯科 库斯科是曾经神圣的太阳城,位于的的喀喀湖西北一百五十英里左右,坐落在海拔超过一万一千英尺的山谷中。1533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占领库斯科时,宫殿和神殿的规模及宏伟程度令西班牙人惊叹不已。西班牙征服者要么把这些建筑夷为平地,要么把印加宫殿和神殿融入西班牙人自己的建筑中。不过,现在人们仍可以看到很长一段印加城墙,城墙的砖石结构展现了印加人的高超技艺。没有水泥,印加人通过切割石头并将其连接起来筑成城墙。库斯科北边是萨克塞华曼,上面矗立着的堡垒可能比印加帝国还要古老。萨克塞华曼堡垒的面积、牢固的构造和许多体积巨大的单体石头,共同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史前遗迹。
美洲原住民的进步 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奇布查人和印加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不仅在肥沃的高地上发现了农耕民族栽培玉米的方法,而且在热带地区或靠近热带地区、温度因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地上栽培玉米。他们都没有铁,玛雅人和奇布查人还没有铜。除了秘鲁的美洲驼和羊驼能略有帮助,没有驯养动物配合他们劳作。他们也没有带轮子的车。他们都没有发明字母表或音节表,而且奇布查人和印加人对象形文字一无所知。在算术、天文学和历法方面,似乎只有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恰恰相反,他们的知识传播范围只面向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不面向平民阶层。西班牙的征服导致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消亡。结果当地人很快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与文化。不过,考虑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障碍和这些民族原本可以相互学习却因相互隔绝无法交往和接触的事实,我们很可能会感到惊奇: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竟然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然而,这些民族早期的文明完全毁在了欧洲人手中。这是历史上的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