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地府仙宫 黑色信封和青铜钥匙
我桌子上的东西不多,一台电脑,几本书和一个画着皮卡丘的马克杯。而现在,这张桌子上又多了一个新的东西,就放在我那一摞书的最顶上,那是一个整体通黑的信封。
伸手把信封拿起来,这信封是硬纸的,里面明显装的不是信件,放在手里能清晰地感觉出重量,我平拿着信封晃了晃,里面好像是个小物件,在信封里面逛来逛去。
这是谁的?我不记得我有往办公室里放过这么个东西,这间办公室的钥匙只有我有,下午离开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锁好了门,不可能是店里的其他人进来放在这里的。
那会是谁?
刚刚的怪异人影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难道不是我的幻觉,是真的有人进到这间办公室并把这个放在了这里?那他又是怎么离开的?
翻来覆去看着这个信封,整个信封完全是黑色的,没有印戳没有收信人,样子倒是和普通的牛皮纸信封差不多,在白炽灯光下信封发出油亮的反光,诡异的黑色好像要把看它的人吸进去似的,这让我自然而然的把它和消失的人影联系在一起。
有一种可能——刚才确实有人在我的办公室里,这个信封是这个人留下来的,在发现我回来之后想要从门口逃跑,却正好赶上我走到门口,情急之下他打开了屋里的灯,并用我不知道的手法从这间屋子里离开了。
我又环顾了一圈这间办公室,确实是没有什么可以藏人的地方,这个人影消失的太诡异了,让我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个人,但手上的信封又是真真实实的,两个解释不了的问题占用了我所有的脑力。
一时间也想不明白,索性先看看这个信封里装的什么东西。
又翻来覆去看了一遍信封表皮,依旧没看出什么花样,沿着一边撕开了信封,把里面的东西往右手一倒,一个墨绿色的物件从信封里滑了出来,看着我掌心里的物件,可以确定这是一把青铜材质的钥匙。
青灰色的青铜表面附着着一层漆绿,这是青铜在埋在地下被腐蚀产生的碱式硫酸铜,青铜器件在土壤里会接触到土壤孔隙中的空气、水和其他物质,这些东西混合成电解溶液,加上长时间的反应,就会把器件腐蚀成这个样子。
我手上拿着的这个青铜钥匙就是这种情况,看这厚度应该是暴露在十分潮湿的环境中,垫了张A4纸,我把钥匙放到桌子上,拿出手机打开手电仔细观察。
这钥匙确实是天然腐蚀,现在有很多人觊觎青铜器件的价格,故意把收来的近代金属器皿或者干脆是现代工艺的制造品放在模拟的环境中,让这些器件受到腐蚀,以求弄个好皮相,出个好价格。
而除了腐蚀以外这把钥匙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起伏,应该是原先上面的花纹或者铭文之类的,但是因为腐蚀这些东西也看不清楚,我没法确认是什么,但多半这钥匙不是实际使用的东西,应该是某种象征意义的器件。
这钥匙做的十分精巧,在钥匙手柄的地方还有镂空的网格,网格有规律的分布,好像组成了一个类似大写W的符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种青铜器铸造的时候是需要精度极高的模具的,我还没见过这么复杂的镂空图案出现在这么小的青铜器件上,可惜这钥匙是个残品——钥匙从中间断开了。
我垫着布把钥匙拿起,手机灯靠过来,观察这钥匙的断面,断面极为整齐,不像腐蚀折断的,倒像是被人用刀斩断的,而且这断面很新,上面还能清楚地看见青铜原有的青灰色,估计折断的事情也就发生在最近。
这是什么意思?
我把信封和钥匙放在一起,单说这钥匙,虽然是残品,但也能值点钱,找到爱好者更能卖上一笔,送到我这是啥意思,让我给鉴定一下?虽然硕士我学的是历史,但我没有从事这一行业,确实会有同学朋友之类的人,会拿来各种小物件让我说说典故来历什么的,但他们送来东西都会和我说一声,不会直接放在我办公室里,这种可能基本排除。
再说这黑色信封,从信封上我什么信息也找不到,它就只有一个特点——纯黑色。
其他的就和普通的信封没什么区别了。
这会是什么目的呢?是什么过时了的密码吗?难道是隐形字?
想到这我又把信封拿起来,找出打火机烤了一圈,也拿水滴在上面试了试,包括用肥皂擦,都没有变化。
又或者是暗示什么?
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两样东西,如果是想要暗示我什么东西,不应该更简单扼要一些吗?这样故弄玄虚有什么意义?
揉了揉太阳穴,这一晚上发生了不少事情,先是那无声消失的怪影,又是这诡异的黑信封和半截青铜钥匙,我是不是犯水逆了?
困意全无,我打开电脑搜索青铜钥匙,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逛了一圈,屁的发现也没有。
出土的青铜器很少,大多数的文献资料又没有在网上公开,尤其是这种型的青铜器件,不像是器皿,或者工艺品,钥匙这种东西更偏向于使用,也没有记载的必要,所以相关资料少得可怜。
在浏览网页翻来翻去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我的硕士导师。
她本名冯知先,60多岁,听上去像个男人名,但她确实是清北历史系难得的女教授,我们平常会和她开玩笑叫她先知老师,她为人和蔼,也不和我们计较,一来二去就都这么叫她了。
我的这个老师长期浸染在一线的考古工作中,主攻古代文化演变方向,常年不在学院,但也因此收获了很多考古现场的一线资料,她写的《宗教和古文化演变影响》曾经创下一年内5次印刷的记录。
我毕业时候她还特意送了我一本,嘱咐我要在研究上多下功夫,不过很明显,我没有听她的意见,现在开了这家书店,也算是白瞎了她的栽培了。
没准她那里能让我收获一些信息,一看时间,已经是深夜了,时针指着4。
不打算打电话了,我把钥匙放在桌子上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上传到电脑发了一封邮件,说我的一个朋友在家里种地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物件,希望能让老师看一眼是什么来历。
收件人写的老师的名字。
我看了一眼我俩之间的邮件来往,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老师能不能回我。
发完邮件时间已经快到5点了,这个点估计是老师那边还没有起,就又打开网页搜索起来,顺道把照片也发给了几个我从事这方面事情的老同学,希望能有人给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