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花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同学少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

袁初冬整个冬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成功在班上实现了“逆袭”——初二上学期结束,寒假的期末考试成绩他排名全班第四……

但袁初冬并不骄傲,依然继续着他的学业,孜孜以求。

与此同时,他与班上好几位同学达成了良好的默契——他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问题,一起在课间休息时嬉戏打闹,也一起畅谈少年的理想。

这些同学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吃苦,读书踏实,学习成绩好。

张三清就不必说了,与袁初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两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放学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一起,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而且张三清学习成绩很稳定,几乎每次考试都能稳居班上前三名。

这家伙现在也越来越具有幽默细胞,已经与小学时整天要求袁初冬带着他一同玩耍的那个小“三三”不可同日而语。

张三清还有一个梦想,他梦想自己长大以后能够像大哥一样,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学霸钟华露着一张娃娃脸,整天笑呵呵的,性格活泼跳脱。

但有一段时间,他对袁初冬相当不感冒。

为何?

其一是进入初中时的第一堂课,袁初冬毫无节操的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自那以后,他便在袁初冬脸上贴上了一个拒绝的标签,虽是同桌但有事没事总躲着他——你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坏小子,我不跟你玩!

这使得调皮好动的袁初冬好一阵神伤——要怎样才能让钟华这小子言听计从,俯首称臣?

其二是袁初冬初一阶段的恶劣表现,让钟华觉得他与袁初冬有些格格不入。

逃课?

全班倒数第三名?

真是好本事!

不过现在好了,随着袁初冬玩性的收敛和学习上的回归,两人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天有说有笑,俨然是一对多年的老朋友了。

因为是同桌的缘故,他们之间的交流既方便又频繁——互相借用一下橡皮,探讨一道难题的解法,约着下课后一起去吃午饭,等等。

钟华还有一个明显的爱好,喜欢拨弄一些小物件。

每一块小物件在他手里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反反复复,从不厌倦。

有几次袁初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块零件,有什么玩头嘛”。

于是好奇的问道:“娃娃脸,你这样玩有啥收获不?”

钟华已经习惯了袁初冬直接称呼他为“娃娃脸”,乐呵呵的回答道:“嘿,收获谈不上,但是很有趣,我以后想要做个工程师!”

“哦,好吧,你继续。”袁初冬第一次被娃娃脸钟华打败了……

大眼睛的漂亮女同学吴冬韵,名字听起来像诗一样,但性格却跟男生差不多。

经常在下课以后跟男同学们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有一次还在后面抱着袁初冬的腰,让袁初冬感觉非同小可。

但吴冬韵是没有什么其他不良想法的,她的心思非常单纯,与男同学在一起纯属好玩、有趣,仅此而已。

以至于时间久了,吴冬韵就变成了一个女汉子,说话大大咧咧的。

“袁初冬,你这样开火车不行呀,得把前面的人抱紧……”

“张三清,你这身子骨经不起折腾,到车尾去呀……”

“看我的,今天我做火车头……”

噢,MY GOD!

班上的男女同学都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偏偏吴冬韵学习成绩还很好,几乎与钟华和张三清不相上下,让人佩服又羡慕。

“吴冬韵,你学习成绩这么好,初中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呀?”有关系比较好的女同学问。

“升学呗,还能干啥……”吴冬韵吐了吐舌头,回答简短明了。

张良继脾气不温不火,平常言语也不多。

学习成绩跟目前的袁初冬基本平齐,能够保持在班上前五之列。

重要的是这小子小小年纪,却有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

初中几门课程,如果有哪一门明显的掉队了,他一定会想办法补回来。

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经常与袁初冬一起探讨如何学好语文,与张三清课间交流英语心得,与娃娃脸钟华解析数学……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跟上述几人一样,有着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班上过半的同学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他们还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读书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性。

一方面,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比,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天赋,不是读书的料。

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并不积极,不去主动发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式方法,终日得过且过。

他们坚持上学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混一张初中文凭而已。

甚至有少部分学习成绩更差的同学开始自暴自弃。

比如曾经被取了个外号叫“癞皮狗”的曾红民同学。

从初一到初二,在校两年的时间,曾红民的状态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

先是带象棋到学校,引起包括袁初冬在内的班上同学逃课。

再后来性子仍不收敛,不愿意学习,还经常在课堂上挤兑拖堂的老师。

最后实在在学校混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主动退学。

退学在家的曾红民,除了帮助父母干农活,便无所事事。

然而半年后,兴许是觉得干农活过于辛劳,也没什么意思,曾红民幡然醒悟,想要再次回到学校,重启求学之路。

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

……

袁初冬已经年满十三岁了,他的思想正处于萌芽和觉醒时期。

现在的他,对于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了自己朦胧的认识和初步的看法。

在他的潜意识里,他觉得世界很大,而他自己真的是太渺小太渺小了。

也由此,袁初冬的那颗少年心,不由自主的平添了许多心事。

这些心事重重叠叠加在一起,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他时常在想,自己长大后会做什么呢?

会不会跟祖辈一样,一直留在家乡?

亦或是走出村庄,去往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会不会很精彩?

会不会很无奈?

然而现在的他对这些问题还思考不出个清晰的头绪。

很多时候,他与张三清、袁道军、曾建文等放学后,会一起肩并肩仰躺在阳新桥对面的山坡上,望着天空中悠悠的白云,唱着新近学来的歌曲《故乡的云》——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心情便不由自主的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忧伤。

田野里油菜花开的时候,袁初冬徜徉在油菜花海,嗅着油菜花特有的芬芳,看着蜜蜂在花丛中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他又觉得很放松、很惬意,浑身上下瞬时充满了一种蓬勃的朝气。

暑假的时候,他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

他已经学会了单独做饭、炒菜,每当看着父亲和母亲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袁初冬便会从心底升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袁初冬已经可以拿着父亲的渔网单独下河捕鱼了,用丝网或者撒网都行,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是捕鱼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