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白话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用水洗以上八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麻黄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如果口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如果轻微腹泻,去麻黄,加荛花如鸡蛋大一团,炒成红色;如果咽喉有梗塞不畅感觉,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如果小便不通畅,小腹部胀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如果气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掉其皮尖。但是荛花不能治腹泻,麻黄主治气喘,而以上加减法正好与此相反,因此,怀疑不是仲景的原意。

【解析】

伤寒表不解,也就是说头痛身疼、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没有解除。心下有水气,指胃脘部有饮邪。水饮阻中,以致胃气逆而干呕,水气侵肺,则肺失宣降而咳嗽。干呕发热而咳,是外有表邪内夹水饮的主要见症。然而水饮之邪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逆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至而为病,因而又有或然诸症。或水蓄而津液不升,则发生口渴,或水渍入肠而发生腹泻,或水气逆于上,则为噎为喘,或水气留于下,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喘证为肺气闭郁,虽同麻黄汤证,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气射肺,与单纯风寒束肺有别。这五个或有症虽差异很大,但都是外寒内饮所致,所以都治以小青龙汤。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十一。用前第十方。[41]

【白话解】

外感病,表证未解,水饮停聚,症见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如果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

【解析】

此承上条进一步论述小青龙之主症,讲发热不渴,咳而微喘,不云恶寒是省文。水气内停,气机阻滞,肺失宣肃,多见胸满而喘。水饮属阴,其未化热者多不渴,此条将喘与不渴列为主症,是进一步明确小青龙汤应用标准。“小青龙汤主之”句,系倒装法,应在“发热不渴”句下。以下为提示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乃寒去饮消,将愈之兆。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方十二。[42]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注释】

外证:就是表证。

【白话解】

太阳病,表证没有解除,发热、畏寒、头痛等症仍在,而见脉浮弱的,应当用解肌发汗法治疗,适宜用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