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大航海时代诸文明的冲突与交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奥斯曼帝国宫廷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

奥斯曼帝国,史称“鲁迷国”或“日落国”。前者源于波斯语Rum(罗马),赵汝适《诸蕃志》作“芦眉”。日落国,阿拉伯语作Djabulsa;《诸蕃志》译作“茶弼沙国”,泛指欧洲或拜占庭帝国。永乐年间始有拜占庭使者来明朝。《明史·西域传》记载:“日落国,永乐中来贡。弘治元年(1488年),其王亦思罕答儿·鲁密·帖里牙复贡,使臣奏求纻、丝、夏布、瓷器,诏皆予之。”(42) 《续通典》亦有相同记载。(43)关于永乐年间“日落国”来朝年份,清初谈迁《国榷》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二月辛酉,鲁迷入贡。”(44)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灭东罗马帝国。于是,该城被奥斯曼帝国苏丹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城,而城中东正教索非亚大教堂则改建为大清真寺。既然如此,那么,永乐二十一年来朝的“日落国”当为拜占庭帝国,而弘治元年来朝的“日落国”则为奥斯曼帝国。亦思罕答儿之名译自波斯语Iskanderih,其名源于希腊拉丁语Alexandria(亚历山大城)。这位奥斯曼帝国使臣或许是一个入仕奥斯曼帝国的罗马人。鲁迷属于西域之国,按明朝法律规定,鲁迷贡使须走西域贡道。《大明会典》卷一〇七记载:“鲁迷,嘉靖三年(1524年)自甘肃入贡。”明朝法律还规定,西域使团大部分人要在甘肃嘉峪关从事贸易活动,所以这个鲁迷国使团只有一少部分人允许入京朝贡。在京城期间,西域使者入住会同馆北馆,并且只能在京城会同馆南馆附近乌蛮驿从事贸易活动。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余于京师,见北馆伴……馆夫装车,其高至三丈余。皆鞑靼、女真诸虏,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予初怪其轻脆,何以陆行万里。既细叩之。则初买时,每一器内纳少土,及豆麦少许。叠数十个,辄牢缚成一片。置之湿地,频洒以水。久之则豆麦生芽。缠绕胶固。试投之荦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临装驾时,又从车上掷下数番,其坚韧如故者,始载以往。其价比常加十倍。盖馆夫创为此法。无所承受。”(45)据万历年间刊刻《北京城宫殿之图》标注,明代会同馆北馆在今北京城王府井大街东侧,而乌蛮驿在明代北京城崇文门内,即今崇文门大街西北(图2-9)。(46)

尽管景德镇御窑厂在洪武、永乐年间烧造了大批釉里红、青花瓷,但是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前朝艺术。明朝皇家艺术实际上是宣德窑创立的,所以景德镇明清窑厂皆模仿宣德窑器型、花纹乃至仿写宣德年款。宣德窑瓷器还通过丝绸之路陆路传入帖木儿帝国。托普卡比宫收藏的15世纪波斯细密画《画册》中,有一幅《队列图》(图2-10),表现穆斯林商人在丝绸之路上运送明青花。(47)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2-11:1)、上海博物馆(图2-11:2)收藏有类似的明青花,皆为景德镇宣德窑烧造。(48)

瓷器太重而且易碎,难以从陆路长途贩运,所以唐宋至元明时代中国陶瓷外销主要靠海路。因此,明代穆斯林商人一直谋求从海路将景德镇瓷器运往奥斯曼帝国。弘治年间,叙利亚已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而叙利亚发现的200多件弘治窑青花,显然是穆斯林商人从海路走私到奥斯曼帝国的。此外,景德镇弘治窑青花还被远销到奥斯曼帝国首府—伊斯坦布尔城。例如:伊斯坦布尔城托普卡比宫收藏了三件穆斯林喜爱的弘治窑青花大盘。第一件为牡丹纹青花大盘,第二和第三件为缠枝番莲纹青花盘,在里斯本桑托斯宫天花板明青花中,有一件弘治窑缠枝番莲纹青花盘,与托普卡比宫的第二件弘治窑青花盘几乎完全相同。

图2-9 《北京城宫殿之图》之乌蛮驿

图2-10 托普卡比宫藏15世纪波斯细密画《画册》局部

图2-11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藏宣德窑青花

图2-12 托普卡比宫藏正德窑“回回字”青花碗、狮子斗牡丹纹红绿彩大盘和内青花外红绿彩碗

明朝与奥斯曼帝国民间贸易往来活动在正德朝达到高潮,托普卡比老王宫收藏了许多正德窑青花瓷和红绿彩瓷,其中不乏精品瓷种。(49)据考证,“明代正德朝罕见的矾红回回文瓷器确实与较多数量的青花回回文瓷器,属于两种不同的体系”;“以存世数量而言,近百件的正德青花回回文瓷器远远多过仅有8件完整的矾红回回文瓷器,后者应以陈设精品为目的,故量少而制作精良,基本都是官窑烧造的”。骆爱丽曾对正德朝9件矾红“回回文”瓷器和40余件青花“回回文”瓷器上的铭文进行文字考释,认为内容多为《古兰经》、《圣训》及文学名句。(50)伊斯坦布尔城托普卡比宫收藏了2件正德窑波斯文青花碗。第一件为穿花龙纹青花碗,底款为“大明正德年制”,口沿内侧、碗心、碗内壁四个开光处写有波斯文祝词,但讹误甚多。研究者认为,此碗写了一段波斯文Shi'ite祷词,可知是为波斯人烧造而不是为土耳其或埃及市场制作的。第二件为波斯文青花碗,口径12.5厘米,底款为“正德年制”,碗心、外壁和内壁都写有波斯文款(图2-12:3)。碗心波斯文读作:“我在祈祷”。外壁波斯文读作:“神祝福尊贵的穆罕默德,并祝福其家族”。内壁4行波斯文读作:“安拉是唯一的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先知。”(51)

托普卡比宫还收藏了2件正德年间烧造的伊斯兰风格的大盘。第一件为正德窑卷草纹青花大盘,盘心写有梵文咒语。第二件为正德窑红绿彩大盘,盘心饰狮子斗牡丹纹,内壁饰穿花凤纹(图2-12:1)。(52)由于景德镇“回青”面临危机,正德窑烧造了许多红绿彩瓷和青花红绿彩瓷,以节省钴料。在香港竹篙湾外销瓷遗址不见任何红绿彩瓷片,而在广东上川岛外销瓷遗址却发现大批正德窑红绿彩瓷,可见景德镇正德窑大批烧造红绿彩在1514年竹篙湾遗址废弃之后。托普卡比宫还藏有一件景德镇正德窑内青花外红绿彩瓷碗(图2-12:2),(53)在广东上川岛外销瓷遗址发现了许多明代青花红绿彩瓷,说明托普卡比宫收藏的青花红绿彩瓷碗的年代当在正德朝后期。


(1)《明英宗实录》卷十八正统元年六月乙卯条,第362页。

(2)《明英宗实录》卷四十五正统三年八月戊辰条,第875页。

(3)《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七正统四年七月辛未条,第1098页。

(4)刘迎胜:《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3—95页。

(5)《明孝宗实录》卷二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己酉条,第36页。

(6)《明英宗实录》卷一一三正统九年二月己亥条,第2278页。

(7)《明英宗实录》卷一一七正统十年三月乙未条,第2542页。

(8)《明英宗实录》卷一四〇正统十一年四月丁卯条,第2782页。

(9)《明英宗实录》卷一七九正统十四年六月壬申条引,第3476页。

(10)清宣统《香山县乡土志》卷三《兵事录·明代诸寇》,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影印本,第5页。

(11)陆明华:《明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刘新元主编:《景德镇陶瓷》1986年第2期,第53—36页。

(12)《明史·食货志》,第1999页。

(13)Goddio, Franck et al., Sunken Treasures: Fifteenth-century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Lena Cargo, London: Periplus Publishing, 2000.

(14)John Carswell, Blue and White: Chinese Porcelain around the World, London: British Museum, 2000, pp.131—134.最近上海博物馆收购了这批叙利亚发现的明青花,参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编:《明清贸易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第58—90页。

(15)范金民、夏爱军:《洞庭商帮》,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16)[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三十二《南隐楼记》,收入《影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第64册,台北:世界书局印行,1985年,第357页上。

(17)[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页。

(18)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图16。

(19)[明]张本:《五湖漫闻》清抄本,虞山周氏学佛盒,1915年,第26b页。

(20)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2年,第226—244页。

(21)P. Pelliot, “Le Hoja et le Sayyid Husain de l’ histoire de Ming”, T'oung Pao 39, 1949, pp.193—208.

(22)《明史·外国传》,第8601页。

(23)[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20页。

(24)[明]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目第8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207页。

(25)纳巨峰:《明武宗回教信仰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第143—157页。

(26)[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九十四《毅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4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437页。

(27)正德窑底款八思巴文青花碗残片,参见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编:《景德镇出土五代至清初瓷展》,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92年,图253。

(28)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前揭书,第138页和第254页彩色图版。

(29)陈擎光:《从宗教性纹饰探讨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贸易瓷供需之问题》,《中国古代贸易瓷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历史博物馆,1994年,第284页。

(30)[明]王世懋:《窥天外乘》,《丛书集成初编》第2810—281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0页。

(31)《明史·吕坤传》,第5938页。

(32)[明]徐溥等纂修:《大明会典·礼部·给赐三·外夷下》,收入《续四库全书》卷七九一《史部·政书类》卷一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6页。

(33)《明史·外国传六》,第8421—8422页。

(34)《窥天外乘》,第20页。

(35)[明]高濂:《遵生八笺》,收入《四库全书珍本九集》卷十四第1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50页。

(36)(朝)成倪:《慵斋丛话》卷十,《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3册,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250页。

(37)《明史·外国传六》,第8421页。

(38)《明史·外国传六》,第8419页。

(39)金国平编译:《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40)《明史·外国传六》,第8419页。

(41)(澳)尼古拉·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第1卷,贺圣达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4页。

(42)《明史·西域传六》,第8601页。

(43)[清]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续通典》卷一四九《边防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10页。

(44)[清]谈迁编修:《国榷》卷十七第2册,张宗祥校点,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200页。

(4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0页。

(46)此图现藏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参见孙果清:《最早的北京城古代地图—〈北京城宫殿之图〉》,《地图》2007年第3期,第106—107页。

(47)(日)杉村栋编:《世界美术大全集 东洋编》第17卷,东京:小学館,1999年,图版154。

(48)陆明华:《明代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49)Regina Krahl and Nurdan Erbahar,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 A Complete Catalogue,London: Sotheby's Pubns., 1986.

(50)骆爱丽:《十五—十六世纪的回回文与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第167—168页。

(51)波斯文青花碗照片,引自(土耳其)爱赛·郁秋克主编,欧凯译:《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伊斯坦布尔:阿帕设计出版印刷公司,2001年,第76页。

(52)正德窑红绿彩大盘照片,引自爱赛·郁秋克,前揭书,第85页。

(53)景德镇正德窑内青花外红绿彩瓷碗,引自Topkapi Palace Museum Porcelain (http: //www.transanatolie.com/English/Turkey/In%20Brief/Museums/Topkapi/Porcelains/74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