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宽带网络建设取得进展
1.2.1 骨干网络结构优化
1.骨干网互联互通逐步完善
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流量疏导作用显现,直联点所在省份网络性能提升明显。截至2018年年底,骨干直联点网间互联互通带宽达6800 Gb/s,较2013年增长超300%。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监测分析平台监测,2018年年底,直联点所在省份网间时延均值为39.59ms,平均丢包0.19%,性能较2017年年底分别提升15.27%和56.65%。
网间互联需求日趋旺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探索加快。在骨干层面之外,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企业、本地互联网接入服务商、IDC企业、云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产生多种新型流量交互需求。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开展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探索,进一步提升网间互联互通效率,降低互联互通成本。
2.技术创新驱动网络智能化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骨干网络为了满足多种类型业务承载需求,正向更为灵活和智能的方向发展。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积极探索结合SDN技术的智能化管控方式,推动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和合理高效利用。
(1)利用SDN技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流量的高效调度。
(2)利用SDN技术实现IP网络智能化流量调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均基于SDN开展了针对骨干网络路由优化与负载均衡、国际互联网出入口流量调度的探索与现网部署。
(3)实现IP网络与光传送网络协同,中国移动积极探索借助SDN实现IP承载网与光传送网资源的高效协同,从而实现对多厂商、多域组网环境的统一控制和管理。
3.云网协同多层次融合
面对“云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数据中心网络实现数据中心与基础网络高效互通,中国电信第三张网一期项目已部署应用,积极推进应用SDN更好地实现云网融合;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网络已接入65个自有优质数据中心(DC),计划在年底实现所有地(市)全部支持SDN,海外新增30余个SDN覆盖点;中国移动计划建设“4+45”的数据中心间二层互联(DCI)网络架构,组建一张用于全国数据流量疏导的全新网络。基于云网协同发展,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积极探索打造智能化、开放化的承载网络,实现向以DC为中心的网络架构重构,提供云网一体服务。
1.2.2 千兆光纤宽带加快部署
1.网络提速降费扎实推进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继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专项行动,对增强网络供给能力、降低宽带资费水平、普及高速宽带应用、优化电信市场环境等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工作不断深入,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在提速方面,基础电信运营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3年累计投资超过1.2万亿元,扩大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继续推进光纤改造,增加4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提高办公及商务楼宇、电梯等室内覆盖水平,提升铁路、公路沿线连续覆盖质量。
在降费方面,扎实推进“三降低一取消”工作,推动电信运营商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费,推动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至少降低30%,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
2.千兆光网建设加快步伐
目前,中国光纤宽带网络已实现城市全面覆盖,超过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部分地区已开始将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光纤接入(FTTH/O)网络端口总计8.1亿个,在所有宽带端口中的占比达到90%,全国91%的宽带用户使用光纤接入,居全球首位。在推进光纤网络普及的基础上,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推进千兆光网建设,不断提升网络供给能力。2018年,上海电信“千兆光网”实现全城覆盖,北京、杭州、西安、苏州、宁波、洛阳等城市相继开展千兆城市建设。2013—2019年6月中国固定宽带光纤端口总数及渗透率如图1-1所示。
图1-1 2013—2019年6月中国固定宽带光纤端口总数及渗透率
3.百兆宽带用户增加
光纤网络的部署到位,为中国宽带用户接入速率提升准备了基础条件。截至2019年6月底,接入速率100Mb/s及以上的用户达3.35亿户,占比达77.1%,使用高带宽产品的用户占比不断提高,如图1-2所示。
图1-2 2016—2019年6月中国20Mb/s及以上、100Mb/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
1.2.3 5G移动宽带网络进入商用元年
1.5G网络启动商用部署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中国电信今年将在40个以上的城市推出5G NSA/SA混合组网,目标在2020年率先启动SA网络升级。中国移动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计划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中国联通发布“7+33+n”5G网络部署,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7个城市(城区)连续覆盖,在33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
2.5G产业链建设有序推进
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已达到商用水平。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前期已开展了5G试验网建设,并正在推进商用网络规模部署和提供5G商用服务。在产品研发方面,中国企业在中频段设备、5G基站和终端芯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终端企业已经推出高性能商用手机。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推动5G应用创新发展。中国移动成立5G创新中心和三大产业研究院,围绕九大领域开展了100多个应用示范项目;中国电信推动“三朵云”架构使能5G应用,满足低时延、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中国联通在新媒体、工业互联网、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方面开展有效探索。
3.4G网络深度覆盖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实现了全国所有乡镇以上的连续覆盖、行政村的热点覆盖。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4G基站数达445万个,占移动通信基站总数的60.8%,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4G网络全国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23.58Mb/s。在5G商用初期,VoLTE仍是运营商语音业务的主要解决方案,三大运营商加速部署VoLTE。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移动VoLTE用户达到3.56亿户,全球排名第一,约占全部4G用户数的53.4%。中国电信目前已实现全网开通VoLTE功能。2019年4月,中国联通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11个城市开展试商用,6月1日起全国试商用。2012—2019年6月中国3G/4G基站建设情况如图1-3所示。
图1-3 2012—2019年6月中国3G/4G基站建设情况
4.4G用户规模全球第一
随着“双卡双待”手机的快速普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量套餐”“大流量卡”等多种优惠套餐争夺用户手机上的第二卡槽,带动中国4G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4G用户达到12.3亿户,总体规模全球第一,4G用户渗透率(4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例)达77.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4—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4G用户渗透率与国际对比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4 2014—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4G用户渗透率与国际对比情况
1.2.4 空间互联网部署稳步推进
中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随着技术进步、政策鼓励和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激发,中国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高轨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低轨卫星星座系统进入试验阶段
中国有关企业提出“虹云”“鸿雁”星座计划,并在2018年年底成功发射了首颗实验星,开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验证,迈出实质性发展步伐。
“虹云”系统建设分为3个阶段,力争在2020年完成业务试验卫星发射,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整个系统的部署,开展正式的运营服务。
“鸿雁”星座首发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各项功能的试验验证。按照规划,“鸿雁”星座分为两步建设,一期工程将由60颗卫星组网,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全覆盖,二期工程将发射300多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高轨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建设有望取得进展
亚太6D卫星发射按计划将于年内完成。亚太6D将在整个卫星的可视范围内提供高通量服务,面向亚太地区形成西至印度洋、东至太平洋、南至澳大利亚并延伸至南极洲的覆盖。亚太6D是亚太星通的首颗高轨高通量宽带卫星,后续还将发射3颗高轨高通量通信卫星,组成全球高轨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能力持续扩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6月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功跨越到北斗三号系统,共发射在轨卫星46颗。其中,北斗三号系统已经拥有21颗组网卫星,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
1.2.5 国际通信设施加快拓展
1.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
中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已达到8946570Mb/s,是2011年同期的6倍多。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偏低,中国每固定宽带用户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仅约0.02Mb/s。2011—2018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情况如图1-5所示。
图1-5 2011—2018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国际海底光缆和跨境陆地光缆建设积极推进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多方向、大容量的海底光缆、跨境陆地光缆为主的国际传输网络架构。在海底光缆方面,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建有5个国际海底光缆登录站,拥有9条可登录的国际海底光缆,可用带宽超过100Tb/s。同时,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也积极参与其他重要路由国际海底光缆建设;2019年3月中国移动NCP海底光缆投产,这是中国移动在大陆地区拥有的第一条直连的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在陆地光缆方面,中国共拥有18个国际陆地光缆边境站,已与周边12个国家建立了跨境陆地光缆系统,系统容量超过200Tb/s。
3.海外设施建设仍有差距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已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超过35个国家/地区部署了270多个海外PoP点。中国ICT企业加快数据中心及云计算资源全球化布局,数据中心机房和业务遍布亚太、美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形成对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覆盖。中国CDN企业全球服务能力和服务规模与全球领先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AlexaTop1k和Top10k网站中,美国CDN服务商占70%,中国CDN服务商占0.5%~3.5%。
1.2.6 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助推农村发展
1.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持续推进
电信普遍服务是缩小城乡、区域数字鸿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2019年4月,第五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开始实施。为进一步扩大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成果,让更多农村贫困用户能够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宽带网络,2018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持续加大网络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的通知》,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精准降费,鼓励贫困用户更多地使用基础电信业务和各类互联网应用,帮助贫困群众利用互联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充分享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
2.农村网络设施改善明显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98%,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重庆、云南等省(直辖市)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100%;在中国农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中,光纤到户端口数占比达95%,高于城市90%的水平。为补齐农村和偏远地区电信普遍服务短板,工信部和财政部提出了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升级版”方案,即从2018年开始,试点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重点支持行政村、边疆地区和海岛地区4G网络基站建设。目前,行政村4G网络通达比例已超过95%。
3.网络扶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贫困地区宽带网络覆盖大幅改善。截至2018年年底,12.29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7%,已提前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
开展精准扶贫,降低通信费用。电信企业面向所有贫困县、贫困户制定相应扶贫资费优惠政策,推出“扶贫套餐”,切实降低贫困人口通信费用支出,促进贫困人口使用宽带业务。
推广扶贫致富应用,让贫困地区分享数字红利。电信企业面向所有贫困地区组织引入农业科技、农业资讯、教育培训、卫生健康、乡村旅游等内容,使宽带网络成为贫困地区放眼看世界、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等服务逐步推广普及,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向贫困地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