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属于社区最常见疾病,其患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疾病负担巨大,已成为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2002—2004年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发病率为8.2%,其中农村居民慢阻肺的发病率为8.8%,城镇居民的发病率为7.8%。2012—2014年全国2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调查结果发现2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13.7%,全国慢阻肺患者总数估算超过8000万人。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约为9.9%。2012年我国慢阻肺总死亡人数为93.4万人,单病种排名第三。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已把“慢阻肺”列入影响健康的“四大”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慢阻肺)之一。2014年慢阻肺首次被纳入国家慢性病监测体系,2015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被纳入国家慢性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6年慢阻肺将被列入第二批分级诊疗试点疾病,从国家层面上促进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同时,慢阻肺患者同时具有多种合并症,需要综合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是疾病防治体系的基础。然而,目前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与其他慢性病相比明显落后,不能满足防治的需要。2013年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报告了中国社区慢阻肺的防治现状,指出:慢阻肺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肺功能检查没有普及,社区医生对慢阻肺诊治指南不熟悉、用药不规范的情况普遍;一些相关药物严重匮乏,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处于空白状态,患者对戒烟认识理念有待更新;中心医院与社区医院缺乏医疗协调机制;慢阻肺未规范治疗,导致该病患者住院率高、经济负担沉重;在中国,存在大量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高风险患者。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是我国慢阻肺疾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陈亚红、杨汀教授主编,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发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之一。本书以病例导入的方法,结合基层临床实践,介绍了慢阻肺的诊断、评估及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个体化治疗,确保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该书内容科学、规范、实用,是从事慢阻肺防治工作的广大基层医师的必备读物,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基层慢阻肺的防治工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姚婉贞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