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李玉奇治疗腹泻的学术经验

1.学术思想
李玉奇教授认为泄泻因于脾胃病,故脾虚作泄之论,多因脾受寒湿难以渗利,损伤脾阳之气,致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分清泌浊,而进入大肠致泄。临床可见口干,肠鸣,腹痛,小溲清长或黄赤,大便反快,或呈水样便,或成糟粕状,或呈黏液,或呈细条状,或呈血样便,或便前腹痛,便时尤觉下坠感,而出现里急后重。故《难经》有五泄之说:“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即风乘湿也;脾泄者,腹胀满,肢体重着,中脘有妨,面色萎黄,泄注,食即呕逆,即暑乘湿也;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即燥乘湿也;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即火乘湿也;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围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可知,泄泻当因湿伤脾阳所致。指出:风泄,恶风自汗或青血易暴泄;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后痛减;痰泄,脉滑,尿少而赤,肺闷食减,积湿成痰,致大肠不应而作泄;水泄,肠鸣如雷,一泄如注皆是水;火泄即热泄,脉来弦数,肠痛肠鸣,口干喜冷饮,烦渴,尿色赤,里急后重,痛一阵泄一阵。《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胃病则脾无所秉受而脾必病;反之,脾病不为胃行其津液,故胃亦病。如饮食不节则胃病,脾无所秉而后病。劳倦过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胃后病。皆为脏腑气化相通之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脾泄,《五十七难》认为:“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临床经验证明:可运用治脾来治胃;也可用治脾来治大小肠疾患。故李士材提出几种治疗泄泻方法,即升提、淡渗、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胃,不外是审因论治。在辨证施治中,切不可忽视病人自诉腹泄与便秘交替发作,便时带有黏膜血样改变,病程较久(除外肛门痔疮),体重下降,食少纳呆,此际如见脉来弦数、口干、小腹经常隐痛、屡有便意,需及时做结肠镜检査,以求确诊,排除结肠恶性肿瘤,如在结肠镜检中发现结肠息肉,应作及时处理,以免误诊。
2.验案举隅
(1)杨某,女,38岁,主诉腹泻1周。
1周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腹泻3~4次/日,便呈糟粕状,胃下脘至脐喜温,呕逆胀满,无腹痛感,四肢畏寒,舌质淡少苔,脉来沉迟。
西医诊断:急性胃肠炎。
中医诊断:腹泻。
辨证:脾胃虚弱。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止泻。
处方:
七剂后腹泻明显改善,加用党参15g、茯苓15g,续服七剂,腹泻治愈,二便正常。
【原按】
患者为脾虚作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本,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虚则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而下泄,故腹泻糟粕状,肢寒胃冷喜温热,精微不化则呕逆胀满,脾阳不足则舌质淡少苔,脉来沉迟。
【编者按】
脾阳不足致脾泄,“腹胀满泄泻,食即呕吐逆”,脾运化失司,不能为胃升举清阳。故当健脾温中,山药、莲肉、白术、木香、干姜以补益脾气,温中化气;苦参、槟榔、莱菔子以燥湿醒脾;当归、白芍以和血行血,治疗肠风下泄;诃子以敛阴止泻;更加党参、茯苓以健脾利湿,故腹泻明显改善。
(2)朱某,女,40岁,主诉腹泻腹痛1天。
患者昨晚因饮食不洁,出现肠鸣腹泻,大便黏稠,偶有稀水样,便后有里急后重感,下腹阵发性隐痛,纳可,无呕吐,小便赤黄,口干口渴欲饮水,舌质红苔黄略腻,脉弦数有力。
西医诊断:急性肠炎。
中医诊断:腹泻。
辨证:脾火下泄。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止泄。
处方:
【原按】
患者为急性发病,下泄急迫,肠鸣而出,时有隐痛,有溲赤黄,苔黄腻,脉弦数,故湿热在中焦肠道,湿热蕴结,脾火下泄,小肠失于分清泌浊,大肠失于传导,夹气滞血瘀之里急后重感、腹痛感。
【编者按】
脾火下泄之证实则为肠道湿热,湿热内蕴,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肠腑不畅,泻下急迫所致。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泄。《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合用芍药汤清热燥湿,调和气血,取“通因通用”之法,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同时加用党参、薏苡仁、败酱草健脾利湿,清解肠腑,石榴皮收敛止泻,共奏清热燥湿止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