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ZYYXH/T35-2008 关 格
关格是指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本病主要因脾肾阳虚,浊毒壅阻,三焦气化失司所致。关格晚期,浊毒、瘀血相因为患,可致五脏俱伤而见正虚邪实,寒热错杂,变证多端,病情渐入危境。常见于西医的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家族性肾炎、中毒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病、多囊肾、痛风性肾病、多发性肾结石、尿潴留、肝肾综合征、前列腺增生、下腔静脉栓塞、肾血管狭窄等病症。
释义
●关格是由于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导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多见于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的晚期。
●关格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即指关格为阴阳失衡,不能互根互用的严重病理状态。汉·张仲景《伤寒论》正式提出了关格的病名,并指出关格为正气虚弱、邪气闭阻三焦的一种危重证候。《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关格大小便不通候》认为,关格是指大小便不通,其发生机制是“阴气大盛,阳气不得荣之,曰内关。阳气大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
●根据关格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均属于本病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