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一种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道”是“玄德”

本真性的存在绝非说说而已,它是一种实践,所体现的是一种智慧,这智慧就是“玄德”。什么是“玄德”?简单地说,就是“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十章.。也许有人会问,此明明说的是“道”,为何叫其“玄德”? “玄德”实乃“道”在人身上的充分体现。对于人来说,“玄德”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生存样式。这样式就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其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小心道德异化,留神文化走样,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方向。

老子对于“玄德”的表达,所使用的语言是“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所表达的内容是“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所表达的形式是:(1)在肯定中有否定;(2)在否定中有肯定;(3)由肯定而否定,或由否定之否定(也是一种肯定)而否定。对于它的表达形式,不妨分析如下:

首先,在肯定中有否定。

什么是在肯定中有否定?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同②.这就是在肯定中有否定:肯定是“生”,否定是“不有”;肯定是“为”,否定是“不恃”;肯定是“长”,否定是“不宰”。这就是“玄德”。

不仅如此,类似的表达还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这里都有个“自”的问题,“自”即自己。自己如果爱表现,爱显摆,那实际就是“不明”,不聪明;如果老是自以为是,那是“不彰”,就是被遮蔽。所以,这“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都是肯定,但却潜含了否定:“不明”“不彰”“无功”“不长”。人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要太强调自己,也不要太自以为是,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有“道”的境界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还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第八十一章.,以及“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老子:第七十七章.等等。圣人是理想人格,圣人的为人处世不会依恃权势,其成就功业也不会自居其上。他“不恃”,也“不处”,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处世方式。

所以,任何人,特别是那些成功人士不要也不应该去贪婪地占有生活,因为生活是占有不了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应该以“自然”为是。自由自在,无待乎物,有依于“德”。

其次,在否定中有肯定。

什么是在否定中有肯定?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否定,但它的意义却是肯定的“明”“彰”“有功”“长”,这肯定正隐含在否定中。“曲”是否定,“全”是肯定,不去委曲,何能求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老子是反对异化的,他所反对的是假圣假智、假仁假义,他所需要的是“民利百倍”、“民复孝慈”以及“盗贼无有”。笔者认为,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很好地诠释了老子的思想,他说:“绝圣而圣功全,弃仁而仁德厚。”王弼.老子指略.真圣、真仁恰恰是在否定假圣、假仁的过程中求得的,这就是在否定的过程中获得肯定。

类似的还有:“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第七十八章.能为国家蒙受污垢,能为国家承受灾难的人才能成为社稷主,才能成为天下王。没有失,哪有得?

从政治的角度,老子这样表达“玄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老子:第六十五章.通过愚朴、归真返璞实现民德归厚、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其中也不乏否定和肯定的道理。

最后,由肯定而否定,或由否定之否定而否定。

实际上,这些都是肯定和否定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否定之否定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肯定。老子这样说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

“无为”是“自然”, “无不为”也是“自然”,不过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但两者是内在统一的。“无为”是否定,“无不为”是否定之否定,没有“无为”就不可能有“无不为”,没有“无不为”, “无为”也就没有意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之人不自恃德,实乃有德,下德之人自以为没有失德,实乃没德。上德之人无心作为而任自然,下德之人有心作为去顺自然。上仁之人有所作为出于无意,上义之人有所作为出于有意。上礼之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拉着使人强从。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有礼。礼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这道、德、仁、义、礼,说的都是境界,道是最高境界,其次是德,再次是仁,复次是义,最后是礼。在这一段文字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和“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最基本的,其他皆是对于它的阐释。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角度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由否定而肯定,“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由否定之否定而否定。其他形式的表述也都是对于肯定和否定,或“有”“无”关系的一种处理,但从“道”和“德”的立场看则不免有些偏失。这也说明掌握理解“玄德”是不容易的。对于肯定和否定、“有”和“无”之关系,处理得好就是“玄德”,就是“上德”,否则,就是“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