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寒露:有些记忆无法被河水冲走
今天据说是一年中天气由热到冷的大转折点,也是我履行和伊犁河约会的第一个节气,本来,准备今天去单位露个脸就去伊犁河边走走的。
一大早,诗人J打电话,约我去谈一本样书的设计和打印的事宜。事毕,好客的伊犁味道文化公司负责人王志刚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桃园宾馆的老牌子拌面吃碎肉面,一直到中午两点多,我才坐着J的电动车去河边。
其时,阳光灿烂,没有感觉要变冷,市区内有了零星的黄叶,但是河边的叶子依然葱绿。
由于伊犁河边大桥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封闭维修,因此我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去过老桥附近了。车子沿着以前的滨河公园门口驶过去,老远就看见新修的大桥和滨河大道很漂亮。我们准备顺着河北岸的滨河大道前行,之间路面停着几辆电瓶区间车,一打听,原来可以乘坐这种车子往返两座桥之间,每人五元,倒也不贵。
我和J还是决定骑着电动车转悠。
看得出来,政府投资不少,新修的滨河大道的确很漂亮,彩色方砖的路面,花岗岩的路沿石,错落有致的台阶,伸向河边的观景楼梯。特别是丰富的景观,那各色的花卉,高矮不同的灌木和树木,造型古朴的路灯,一切都让人觉得很舒服,仿佛置身上海外滩或者孔雀河边,当然,河边的楼群还是要少很多。
漫步时,突然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些事情。
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伊犁河边也是很繁华的。依河的公园里,有几十家餐厅,大多经营当地特色小吃,有野生的伊犁河鱼,有纯正的锡伯风味快餐。有内地朋友来,一定要邀请他们去河边坐坐,吃特色,聊家常,观河景,不胜惬意。后来,说是这种散乱的餐饮经营排污设施不过关,卫生不过关,影响观瞻,一律拆除。
后来,那些餐厅就陆续拆除了,一开始,这里空寂了一段时间,后来,一些碰碰车、套圈等游戏设施搬到了这里,但人气已然不及当初。
还记得,那年,就是在这条路边的一个俱乐部,我们卧底曝光啤酒机赌博。那时候,我们的报纸好像是对很多人很有威慑力的一家媒体。
多年以后,此刻,看着河边,那家俱乐部已经找不到了,物是人非,我们的报纸也很久没有出现影响力极大的舆论监督性报道了。有时候,翻看着报纸上的餐饮美食、汽车旅游,以及草原村落,还是会回忆起那些闪光的日子,那些青春昂扬的多情岁月。想起一起骑着自行车、三轮摩托车,开着面包车,或是徒步去采访,无论白天黑夜,那种激越,那种冲动,那种慷慨激昂,那种快感,想起当年的同事,那时候,我们多年轻啊。
那一年,我们开着面包车和某位女生来伊犁河大桥上放烟火,看流星雨。
那一年,我们半夜接到通知,来伊犁河边抗洪,那时候的河水已经漫过大堤,冲到了河边的居民家中。
那一年,我们在伊犁河边暗访偷捕鱼的人,看到被毒死的数不胜数的小鱼我们泣不成声。
那一年,我们在河边的杨树林里找雨后的蘑菇,多么单纯。
那一年,我们在河边吃布尔哈雪克炖鱼,吃大盘土鸡。
歌里说,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我却深信,它带不走烙在我们生命里的记忆。
本来想像一个农人那样去关心种子,关心花朵,最后,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也许就是一个在城市里居住的乡下人的悲哀,很多时候,你不但无法左右这个世界,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控制。
傍晚时分,夕阳从芦苇荡里影影绰绰地照过来,金黄的余晖温暖而从容,天上有不知名的候鸟飞过,仿佛携带着一些淡淡的离愁别绪。突然,一只野鸭子扑腾飞起,惊动一群不知名的小鸟,河边垂钓的渔翁神情恬淡,远处,伊犁河大桥上有维吾尔族婚礼在举行,更远处,有袅袅炊烟升起……
一幅多么令人沉醉的伊犁河边湿地风光。
这些年,其实,我们不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了,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城镇化的推进,安静的田园风光已成奢侈。
好在,我前几天去伊犁河边的时候,在城市海景公园的那片不大的水域里,竟然完好地保留了一大片的芦苇,它们和我很多年前看到的一样。
多么幸运的芦苇啊。
虽然,百度上说,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但是,坦白地说,伊犁河边的这些芦苇能保留到现在,是芦苇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人类因为城市化的生存,失去了多少朴素的乐趣,比如面对一丛芦苇时的安静。
当然,我们的身边现在并不缺少植物,街边和公园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草木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可是,我们的历史、往日的记忆或故事除了由文字、典籍、建筑来保存,似乎应该还要加上乡土植物!只有它们才能讲述土地的故事,传递曾经乡野的信息。如果有一天,我们想给孩子讲芦苇的故事时,身边不能随手拈来,水面就在眼前,河岸就在脚下,但却没有熟悉的植物。睡莲、水生美人蕉也许漂亮,但那盆栽的状态显然表明它与这片水的隔膜,它的客居的身份。也许,我们这才会更加怀念一丛芦苇。
面对着这片勃勃生机的芦苇,如果展开想象,那么芦苇定会有一个艰难的生死挣扎的过程,伊犁河边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要冲,滨河大道旁一定会有更多的植物加入,但也许只有芦苇才能顽强地告诉人们这片土地的过去,河汊?湿地?只有这样的乡土植物才能提醒人们关注土地的过去,保留着对土地历史的记忆。
天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听后想,这是一种诗意形象的比喻,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今天,“有思想的芦苇”能否给更多的芦苇和谐相处的机会?
我常常出神地想,在伊犁河畔即将装饰上五彩斑斓的灯光背后,在平坦舒适的滨河大道旁边,能不能保留一些恣意生长的芦苇,在河边扎根,无拘无束地生长着,在雄伟的伊犁河大桥边上摇曳着,蓬勃向上,那满目的芦花依然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中,画上生命的句号。只一抹淡漠漂浮,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为人知的随意与散漫,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那将是多么诗意的伊犁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