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理论与相关学科关系
第一节 中外学习科学理论
在西方哥白尼革命之后,自然科学越来越发达,各种科学理论纷纷建立,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两百年左右,教育与学习理论更是大量涌现出来。现在国际上有20多种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
一、国外的学习理论
(一)以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联结派理论
桑代克(1874—1949年)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奠基人、联结主义学习创始人。他对学习的定义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他认为经过尝试—错误—再尝试的反复过程,人们获得了认知与技能,他把这一理论简化成S—R理论,其中的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在S和R中,存在着内在联系。这种基本的连接形式为尝试与错误,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巴甫洛夫(1847—1936年)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通过对狗进行外界条件刺激下的唾液分泌进行试验,创造了经典的条件反射学习学说。他指出人的学习就是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的反射活动,人与动物在后天的实验过程中,经过学习得到的反射是条件反射。经过条件刺激与唾液分泌反应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这个理论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刺激产生的反应被称之为条件反应。建立条件反应之后,进行刺激条件发展为词(语言)当作条件刺激,建立了条件反射活动,带来了新的条件反射,这就是巴甫洛夫认为的第二信号系统。动物仅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就产生了人的学习。
斯金纳(1904—1990年)是西方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学习理论。他受到前两个理论的影响,进一步进行条件反射具体操作实验而形成了新的学习理论。刺激诱发了反应,强化刺激和持续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学习。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有机条件反应形成中的强化作用,强化指的是反应过程中反应者自发的操作条件,是一种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越多的刺激则反应的概率越强,同时学习者大脑中对外在条件的印象越深。斯金纳理论的核心学习概念就是强化。
(二)苛勒、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认知派
苛勒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叫学习顿悟学说。他不认为学习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不是什么盲目试误,学习就是学习者的顿悟过程,学习者本人的智慧与理解力,对知识突然顿悟建立的“完形”,意即整体结构(Gestalt音译成格式塔), “完形”倾向带有组织功能,把缺口与缺陷填补起来,让有机体产生组织与再组织,这就产生一个又一个完形,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单个的刺激,而是整体刺激产生的学习。主要对全局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重视知觉经验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者的经验可以同化外界情境,产生新的知觉模式。现代的速读技术受这种格式塔理论的影响较大。
布鲁纳与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学习代表人物,他们提出认知与获得意义及意象形成了认知结构,这种重新组织的认识结构就是学习,学习的实质变化就是新旧知识通过大脑加工互相作用,新的内容与旧的结构互相发生作用,经过同化与改组,让学习者产生新的意义。他们两人也有各自的主张,布鲁纳强调的使认知发现,也就是经过主动发现,带来认知结构,要亲身处理学习材料,即发现过程,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内容,提高智慧能力,产生学习动机,学会发现,加强记忆能力;奥苏贝尔尤其重视意义接受,即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结构可否同新知识发生最佳联系。不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作用,这才是学习意义的关键与实质所在。
(三)托尔曼、加涅的折中主义学说
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又叫作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托尔曼(1886—1959年)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提出学习是一种带有目的的整体性行为,在向目标前进中,并受到目标指导,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学习本身为期待的获得,学习者处于期待状态被推动着认知目的的环境条件,学习的过程不是机械、盲目、固定的情形,是认知情境适应性的过程。认知变成了意义与符号,表现出对目标追求的行为,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了认知地图,以及所具有的意义。
加涅(1916年—)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依据加涅教授的定义,学习是在意义、态度、动机以及技能上互相连接的越来越抽象的一个认知结构。个体同环境互相作用带来了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所具有的重要内在条件。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发展水平要和新的学习内容相适应,加涅提出指导学习,就是充分指导学生按照严格的学习程序进行学习。他提出的累积学习模式又叫作学习的层次理论。他指出:对已经习得的从属于知识技能基础的新知识技能获得的经过就是学习。他把学习划分成8类能力(或8个层次),分别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同时对学习过程进行划分,共分成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8个阶段。在学习中要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加强学习。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
罗杰斯(1902年—)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加州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他的意义学习同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是不一样的。他认为:整个学习者本人连同情境与认知两方面都进行学习活动,学习者本人的感觉动力进行发现、获得、掌握与领会知识,并不是外部刺激力所致。他提出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进行废除,批判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倡教师是促进者,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张让学习者自由开展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
二、中国学习理论
中国最早把学与习两个字合起来使用的是孔子。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有学有习,但并没有把学与习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使用。他的学生在编《礼记》的《月令篇》中说:“鹰乃学习”。学习二字在这里连成一气,就是说他们把学习当做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对待。
荀子的《劝学篇》是对学习研究极其深刻的表述,他提出的借助工具学习的思想对学习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宋代大学者朱熹指出:“学就是仿效。学之为言效也。”
明清学者王夫之发展了朱熹的理论,他认为:“所未知者而求觉焉,所未能者而求效焉,于是而言学。因所觉而涵泳之,知日进不已也。于所效而服习制,能日熟而不息也。”(《四书训义》卷五)
清朝学者颜元说:“学是效法圣贤,学是反复练习,巩固所学。”他认为,“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往,也终始,不如习过。习两三次,中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以性成,方能乾乾不息。”(《言行录》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