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开拓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效果不断显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线。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深刻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
第二,从哲学层面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运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
第三,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资源支持的思想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也就是习近平所强调的“中国智慧”。科学发展观从中华文化中寻求智慧资源。“以人为本”显然是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治国理政思想的现代改造和提升,“和谐社会”思想明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发扬光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又显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的现代利用。可见,中华文化基因是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第四,引入了经济思考的社会视角,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但是,社会进步往往并不会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为了解决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所引发的诸多矛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谐社会建设突破了单纯着眼于“人”与“物”的关系,开始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2];经济学研究中“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3]。
第五,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地意识到了自然规律对经济发展的制约。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拓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不是单向度地张扬人的生产能力,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注释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6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资本论》,2版,第1卷,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