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选址实践:一般化的程序
企业与所在地比较优势的契合程度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以及影响的程度仍有待实证研究给出具体的量化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或者其他类似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包括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样本,从1998年开始每年调查一次。这套数据包括了企业完整的财务报表,以及企业身份、所有制、企业规模、电话、邮编、地址等详细信息,因此足以胜任这样的任务。本文建议的一般化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Growthijc是位于城市c行业j的企业i的增长情况,Xijc是该企业的其他变量。我们重点关注CAjc,即行业j在城市c的比较优势情况,由上一节提到的比较优势指标构成。比较优势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由系数向量β给出,根据其显著性及大小,可以看到比较优势是否影响企业的发展,以及其影响的程度。比如,如果要素禀赋比较优势FCAjc的系数,而其二次项系数,则可以断定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发挥作用,并且最符合比较优势的位置为。而一个潜在进入的企业可以通来计算本企业如果在某城市选址,其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方面的“得分”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使用的比较优势指标并不仅限于上节提到的四类。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能对地区比较优势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到其他因素的作用。例如,对外部融资要求较高的企业,需要考虑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及金融结构与自身特点的契合程度;在考察资本劳动比的时候,有时候需要进一步对不同技能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结构进行细分。此外,在分析样本的选择上,也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可选地址的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企业可在全国内选址,那么使用全国样本来估计式(3-4)并得出相应的系数向量β用以分析是合适的;但是当企业必须将新厂址安排在某省时,只使用该省的样本才能得到合适的系数(此时将式(3-4)中的城市层面变量细化为县区层面或许更有帮助)。
纳入比较优势指标的回归分析并不能提供一套选址决策的替代方法,因为回归分析是基于已经存在的企业来推断尚未建立的企业如何受到当地比较优势的影响。由于尚未建立的企业并没有提供其企业层面的信息,即式(3-4)中的Xijc,因此无法通过回归分析来推断企业建立后的预期增长情况。但是通过回归方程(4)确实可以为企业选址提供重要的信息,即企业(一旦建立)与当地比较优势的契合程度。也就是说,根据企业所在行业j和可能的选址城市c,可以由计算企业在城市c的比较优势情况。在得到这一信息后,可将其与其他衡量绝对优势的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标准的企业选址方法进行操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在管理学已经得到详尽的研究,可参见陈荣秋和马士华(2013)等管理学专著的介绍,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