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规矩的历史
我们以前学的近代世界史,说宗教改革跟文艺复兴一起,是摆脱封建桎梏,导致资本主义兴起的一大因素。由宗教改革形成的新教,因此也成了进步的象征。即使不信仰唯物史观的马克斯·韦伯,也认为新教伦理,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在我们的意识中,文艺复兴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和新教伦理相辅相成的,而信仰新教的地区,都应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新教是进步的,作为对立面,天主教则是保守和反动的。
可惜,历史从来不按历史学家的规矩行事。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兴起,实际上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场道德革新运动。他们反对罗马教廷的腐败和奢华,顺便反掉了跟这种腐败奢华相伴而生的文艺复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欲的人学,跟新教格格不入。在最为严厉的加尔文教中,这样的思想和行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如果达·芬奇和薄伽丘生活在加尔文统治的日内瓦,命运只有一个,就是被活活烧死。那时的日内瓦,所有人都必须过一种令人窒息的禁欲生活,所有能引起人们感官愉悦的色彩和音乐,都被加以严格的限制,如果人们被发现有一点点出格的娱乐活动,很容易被人告发,而遭到严厉惩处,直至火刑。路德教虽然相对比加尔文教宽容一点,但生活的禁欲和刻板,也是一样的。唯一的反例,是新教允许神职人员(新教称牧师)结婚。但是,新教牧师婚姻,无非是给人们一个样板,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按牧师的模子生活。现在看当年新教初兴时期的绘画,里面的男男女女,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衣服鞋帽无作黑白两色,人人表情严肃呆板。真的没法想象,这些人当年是怎样做爱的。
相反,最早的文艺复兴,背后的支持者,既有意大利的城邦,也有罗马教廷。现在留下的那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不有好些都是给教廷做的壁画和雕塑吗?教廷所属的神职人员,虽然不能结婚,但却从不缺乏情人。在男女之事方面,当年的罗马教廷和后来的天主教,绝对要比新教开放不知多少倍。人的欲望不能得到肯定,资本主义多半是没戏的。就算马克斯·韦伯说的对,新教伦理那种上帝选民的概念,激活了人们争做选民进行世俗的努力,从而发奋工作。如果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像清教徒这样生活,消费怎么能提升呢?消费上不去,生产了,卖给谁呢?漫说欧洲的手工业产品没人买,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各种奢侈的消费,东方的丝绸、茶叶、香料、瓷器以及金银器,谁肯买呢?说到底,工商业的下面,基础就是人欲,人的欲望被压抑了,工商业怎么可能发展呢?
所以,新教崛起之后,工商业发达的地区,未必就一定信仰新教,而信仰“保守的”天主教的,也有商业繁盛的都市,比如巴黎。路德教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地区,传播得相当顺利。传统的农业地区像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也有不少的加尔文教信徒。宗教改革后的天主教,成立了宗教异端裁判所,干了好些令人发指的事。但他们未必是想阻止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在意的倒是宗教体系的完整。他们干的事,新教徒也会干。发现了血液循环的科学家米海尔·塞维图斯,不也是被加尔文送上了火刑柱吗?至少,罗马的宗教裁判所,还没有烧死伽利略。在后人眼里属于十分反动的耶稣会士,也不是一点好事没做。在中国,最早把西方近代文化、几何学、地理发现和火药制作技术传入的传教士,都是耶稣会士。
近代中国,新教给人的印象更为开放和进步,多半是因为新教人士走的是上层路线,热衷于跟中国士大夫接触,在士大夫中的口碑比较好。其实,天主教在传播西方文化、发展教育方面,也一样有积极性。在中小学层面上,天主教办的学校显然要更多。
宗教跟历史进步的关系,相当复杂,没法按照某种规则的框框来描绘。刻板地将某一部分人划为保守势力,另一部分人划为进步势力,让他们互相打架,然后把历史描绘成进步战胜落后,先进战胜保守的过程,理解起来固然方便,但有时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没办法,它就那么不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