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成长调查研究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国际化战略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必须进行所要进入国家的环境分析,分析机会和威胁,尤其是要分析环境中的风险。国际化战略主要的风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风险牵涉到所要进入国家的政府稳定程度及其国内外战争,经济方面的风险主要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汇率差异和波动。另一个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风险来源是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带来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制度和文化因素。

对于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来说,主要的国际化扩张方式是产品出口、特许经营、组成战略联盟、收购和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每种进入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见表2—1),选择适合企业的进入模式影响着企业在所进入国家的市场上的表现。

表2—1 主要市场进入模式的特征

此次调查涉及的国际化业务模式包括产品出口、对外直接投资、服务外包、境外股权投资等。图2—10显示,样本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最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56%),其次是服务外包(18%),实施境外直接投资和境外股权投资的企业占全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的比例则较小,分别为9%和10%。

图2—10 样本企业的国际化业务模式

样本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这与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是有关系的。境外直接投资和投资规模较小,可能是他国的政策限制,或者是企业经营者意识到新市场中较大的风险、较少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化经营中,有77%的企业对国外市场风险持中立态度,12%的企业厌恶经营风险;54%的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对国际市场上的机会持中立态度,36%的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机会有较高的兴趣。这表明我国企业日臻成熟,一方面乐于寻找和抓住拓展经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客观理性,做好了承担国外市场风险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