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
数据为伍的创业者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空中飞人,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自然是飞来飞去,从报社下海后又选择了创业,早期创业非常辛苦,既当爹又当妈,还得当孙子,比在报社时飞得更多。
航旅纵横APP的大数据分析:我的2015年飞行里程达207291公里,340小时45分钟,飞行156次,飞行里程超过99.5%的用户,点评“登峰造极,您就是为飞行而生的”。其实我很感谢我的每次飞行,飞得越高,我越兴奋,越有灵感。飞行中,我要么速读一本书,要么完成一件重要的事。《大数据分行业大解析》这本书,对我来讲非常重要,我将这本书的自序也安排在2016年中秋回家的飞行途中完成,来回顾我的创业之旅,也回顾我与数据的一生情缘。
上大学时我就极其不安分,既要上学,还得打工养活自己和弟弟妹妹,大学四年基本都是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宿舍关门前才回到寝室,周末则在校外打拼,干的事情很多:带群众演员演《还珠格格》,创办电脑学校自封“校长”,办份北京高校内部刊物——《塔内快讯》,刊载一些培训、考研的广告,然后安排兄弟们一个宿舍一个宿舍的派送。学的是信息专业,大部分同学能做个网页,最厉害的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居然会编程,在我看来他就是神。都快大四了,我尚未写出一个能满屏幕按指定轨迹飞的飞机(这可是我们学编程的第一个实例),平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一片茫然。刚从国外回国的宋铁英老师上我们的课,不是要求我们编程,而是要求我们对一个项目做PPT,并且还要登台讲解,作为一个理科中的文科生,终于轮到我大显身手了,于是那门课成了我的最爱,宋老师也成为我的恩师,宋老师也改变了我对专业的看法:信息化专业不只是编程、算法,还可以有项目管理、产品策划,她特别强调“数据”与“信息”的价值,我清楚地记得,她说未来能把“数据”与“信息”的价值激活与运用的人,将有更大的前途。那天我回到寝室彻夜难眠,反复回味宋老师的话,天亮之前终于有了决定:编程是干不了了,但还是要在信息化行业“混”(宋老师说这是未来最有前景和“钱”景的行业),那在信息化行业做什么呢?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是管编程的,要么是搞数据的,就这么定了。现在想起来,1999年的时候,电脑用的都还是386,网速比蜗牛还慢,宋老师就对数据和信息有如此洞见,让我特别敬佩。后来宋老师当了我们学院的院长,只带博士和硕士,前几天教师节,十几位弟子去拜访恩师,我是唯一的一位本科生。
自那之后,我再也不去带人演群众演员了,不用让兄弟们在抗战片中趴在雪地上冷冷地装死,正式回归到信息专业中来,满脑子都是数据与信息。大四以后,从隔壁的清华、北大找了四五个人,用我搞电脑培训赚来的钱开始开发搜索引擎,模仿Yahoo的搜索,导航目录、爬虫、索引都做,记得兄弟们第一次把北大的BBS数据复制到自己的硬盘后,四五个兄弟在五道口的一家小饭馆,啤酒配煮花生喝了个通宵,隆重地庆祝了一番,醒来后摇摇晃晃地回到校园。这一天,我把我在论坛上的网名(马甲)取名为“中国数据哥”。后来这套程序居然用上了,联想当时投资了一个门户网站叫FM365,经软件贩子若干倒手后,卖给了FM365,那时逢人便吹:“看没,那是我带人开发出来的。”这应该是国内较早的搜索引擎,尽管不成熟,但也算是我的处女作,最主要的是软件贩子(现在已经改名叫集成商了)给了我一张支票:20万元,我用来付了两套房子的首付……
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去软件公司,而是选择去报社搞数据库、信息化,算是换另外一个角度玩“数据”和“信息”,2003年曾放弃猎头用高薪挖我去百度搞搜索引擎,就这样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公司擦肩而过。
数据带给我财富的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
2016年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涉密项目,从2006年4月一直做到2008年10月,让我全面感受了数据的魔力,也系统性地完成了产品的架构,数据的采集、分析、串并、BI、可视化等,当各种数据最终呈现在大屏上是如此唯美,当各种数据最终被线下应用于各种实战时,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我再次把自己这辈子的工作锁定为数据为伍。
完成这个项目后,心生创业的念头,家里人全部反对,我以休假为名,用一月的工资4700元创业,如果创业成功就继续创业,如果一月把4700元花光了,就继续老实地回去上班。幸运的是,在一月内接到elong网廖总的项目,又是做数据,那时elong和ctrip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我辅助elong采集ctrip、芒果网的酒店与机票价格信息,还采集各大航空网站的机票价格信息,为elong做商业决策使用,据说elong根据这个分析结果,适当调整酒店价格,以比ctrip优惠5元的策略赢得了竞争。那时qunar还刚刚起步,同期还有陈华和吴世春创业搞了一个同类型的叫kuxun的机票比价平台。这一次收获了26万的收入,也是中科点击的第一份合同,当时完美时空的Tony拟投资300万元给中科点击,我觉得公司刚刚起步,尚不值钱,难以匹配,婉拒了Tony的投资,到今天这份只差我签字的投资协议还被我珍藏着,那代表Tony对我的认可,对数据产业的认可,这是一份信任和强心剂。又是数据的运用让我顺利启航创业。
2018年,我们采集挖掘新闻、论坛、搜索、博客等信息,率先开发了“网络舆情”系统,创建了“军犬”这个品牌,在国内开拓出“网络舆情”行业,引得众多软件厂商模仿学习,“军犬”舆情算是数据在情报领域、媒体监测领域运用的典范。
“军犬”这个品牌的名字也是我在一次飞行中想到的:搞数据、搞情报,必须稳、准、狠、快,对数据必须嗅觉灵敏,才能对数据本身和价值预判感知,嗅觉灵敏最有代表的就是“犬”了;除此之外,搞数据、搞情报还得忠诚,能“精忠报国”,所以取名“军犬”。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一夜之间遍地开花,我们才醒过神来,一直以为是在搞信息化,原来是在搞“大数据”。又一次飞行途中,我和作涛商量,大数据一定得让数据“智慧”起来,于是又有了中科点击的另一个大数据品牌“慧数”,定位于做行业大数据应用,“慧数”——晓数据知行业。2016年5月参加贵阳数博会,贵州省相关领导和参会嘉宾对于中科点击定位于做分行业大数据高度认可,中科点击正式全面拉开大数据在各行业、分领域、垂直化地应用。到本书截稿之日,中科点击以每投入10人、100天、100万元孵化一个分行业的速度打造了10个大数据应用平台,其中两个平台两月之内各获得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
成长的路上,一直与数据为伍,是数据成就了我,成就了中科点击,我心怀感恩于这个时代,这个属于大数据的时代。这一年来,我一直关注与研究大数据的应用,致力于大数据真正深入落地——政用、商用和民用,来促进社会治理、企业发展、服务百姓生活。于是借用本书,将大数据的分行业应用进行剖析与分解,权当抛砖引玉,与创业朋友探讨交流,基于数据的应用,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2016年9月15日18点20分,飞机将降落在深圳宝安机场,今天是中秋节,透过飞机舷窗,远远看到了明月,这样的夜空,应该用哪些数据来刻画呢?天宫二号也将于中秋之夜奔赴太空,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这些数据,这些历史又应该怎么被记录,怎么为后人应用?我又沉浸在自己的数据世界中。
一切皆数据,我是数据哥,数据为我魂!
彭作文
2016年9月15日于CA1357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