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元年

【经】元年[1],春,王正月[2]

【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3]。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4]。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5]。让桓正乎?曰,不正[6]。《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7]。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弑之[8],则桓恶矣。桓弑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9],信道而不信邪[10]。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桓[11],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天伦也[12]。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13]。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14],蹈道则未也[15]

【注释】

[1]元年:君王即位第一年称元年,此为鲁隐公即位执政第一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

[2]王正(zhēng)月:指周历正月,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用历法不尽相同,夏历、殷历、周历并存,故有“三正”之说,夏历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殷历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春秋》以鲁史为据,鲁是周最亲近之国,奉周历,故《春秋》用“王”字表示其记事用周历。

[3]谨:慎重,郑重。

[4]成公志:成全鲁隐公的心愿。公,隐公,下文的“隐”也指隐公。志,志向,心愿。《春秋》有鲁君即位年正月必书“公即位”的记事原则,而隐公、庄公、闵公、僖公、定公五君元年未书“公即位”,均属特殊情况。《左传》认为隐公是摄政,不以国君自居,未举行即位仪式,所以史官不按常例记“公即位”。《穀梁传》则认为是隐公谦让,要把君位让给弟弟,所以史官不记“公即位”,是为了成全他的心愿。

[5]桓:鲁桓公,隐公同父异母的弟弟,鲁惠公之子,名允。据《史记·鲁世家》,惠公嫡夫人没有生儿子,惠公之妾声子生了隐公。后来,惠公夫人去世了,惠公又娶了宋武公的女儿仲子作夫人,仲子生了桓公。《左传》认为声子是妾,仲子是续弦夫人,桓公为世子,因惠公去世时他尚年幼,故由庶子隐公摄政。《穀梁传》认为声子和仲子都是后娶的夫人,隐长桓幼,让位给桓公是不对的。

[6]不正:不符合正道。

[7]《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è):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恶(è),在此作名词,坏事。下文“恶(wù)桓”之“恶”作动词,憎恨。《论语·颜渊》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之言。

[8]弑(shì):下杀上也,特指臣杀君,子杀父母。隐公十一年冬,公子翚向隐公请求杀掉桓公,但隐公表示要让位给弟弟,翚听后感到害怕,便跑到桓公面前诬陷隐公,和桓公密谋杀死了隐公。

[9]惠:私施恩惠。

[10]信(shēn):伸张。

[11]先君:指鲁惠公。

[12]天伦:兄先弟后,天之伦次。

[13]君:指周天子。

[14]乘(shèng):一车四马叫乘,彼时一车四马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军备竞赛加剧,千乘之国已属于小国家。故《论语·先进》子路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15]蹈道:履行正道。ft

【译文】

【经】鲁隐公元年,春天,周王的正月。

【传】虽然没有事,也一定记正月,是郑重地对待新君纪年的开始。对鲁隐公为什么不说“即位”呢?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愿。如何成全隐公呢?说隐公不想当国君。隐公不想当国君,是为什么呢?他想把君位让给异母弟弟桓公。让给桓公合乎正道吗?回答说是不合乎正道的。《春秋》经文都是成全别人的美德善行,不促成别人的恶行。隐公的做法不合乎正道却又成全他,为什么呢?是用来表现对桓公的贬斥。为什么要贬斥桓公呢?隐公将要让位给桓公,但桓公却杀了他,这就是桓公的恶行了。桓公杀君,隐公谦让,就是隐公的善行。认为隐公的行为是善行,却又不合乎正道,为什么呢?《春秋》的经文是崇尚道义,而不崇尚小恩小惠的,伸张道义而不伸张邪恶。孝子显扬父亲的善行,不显扬父亲的恶行。鲁惠公想把君位传给桓公,是不合乎正道的,是邪僻的。虽然这样,最后还是克制了自己不正当的想法,将君位传给了隐公。隐公已经探测到父亲不正当的想法便要将君位让给桓公,那么这就是促成父亲的恶行了。兄弟,是有兄先弟后的天然伦次的。作为儿子是受命于父亲的,作为诸侯是受命于周天子的。隐公废弃了兄弟长幼的伦次,忘记了君王和父亲的任命,来行小恩小惠,这叫狭小的道义。像隐公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把诸侯国的君位都能看得很轻的了,至于说履行正道,则并没有做到。

【经】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眜[16]

【传】及者何?内为志焉尔[17]。仪,字也[18]。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古微,未爵命于周也。不日[19],其盟渝也[20]。眜,地名也。

【注释】

[16]公:鲁隐公,凡经文单称公者,均是指鲁君。及:《春秋》记鲁人与其他诸侯国之人相会或共做某事都记作“鲁人及”或“鲁人会”,以示符合鲁国国家需要和主体意识,只有昭公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记作“暨”。邾(zhū)仪父:邾国国君,名克。邾,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附庸于鲁。盟:结盟。眜(miè):地名,约在今山东泗水东南。《左传》作“蔑”。

[17]内:指鲁国,《春秋》以鲁史为本,记“内”多指鲁国。

[18]仪,字也:指“仪”是邾国国君的字,邾国是鲁附庸之国,国君没有得到周王分封爵位,按照《春秋》记事的惯例应该称呼其名,但此处为了表示对邾与鲁结盟的赞许,就尊称了他的字。

[19]日:记载日期。此处经文只记录了年、月而没有记日,是为了表示对后来盟约被违背的贬斥之意。

[20]渝:背弃。指隐公七年背盟伐邾。ft

【译文】

【经】三月,鲁隐公和邾国国君仪父在眜缔结盟约。

【传】“及”是什么意思呢?表明这是鲁国的意愿。“仪”,是邾国国君的字。“父”相当于“傅”,缀在男子名后,是男子的美称。为什么不称“邾子”呢?因为邾国在上古时地位卑微,没有受到周天子命封爵位。不记载日期,是因为盟约后来被违背了。眜,是个地名。

【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21]

【传】克者何?能也[22]。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23]。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24]。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25]。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26],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27],贱段而甚郑伯也[28]。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29],亲亲之道也。

【注释】

[21]郑伯:指郑庄公。郑武公之子,名寤生。郑,国名,姬姓,周宣王同母弟姬友之后,姬友即郑桓公。最初的郑地约在今陕西华县东北,郑桓公时将国中财产等迁往虢(今河南三门峡)和郐之间,后郑武公灭虢、郐并定都于其偏东的地方,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伯,爵位名,周朝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诸侯,郑国是伯等爵位,故称郑伯。据《左传》,郑武公娶申(今河南南阳唐河县一带)侯之女为妻,称武姜,生庄公和段。庄公出生时足先出,惊着了姜氏,遂取名为寤生。姜氏不喜欢寤生,喜欢段,想立段为太子,多次劝说武公,武公未同意。姜氏、寤生、段之间于是有了隔阂,后来武公去世,寤生即位为君。段封于京,并在姜氏的支持下准备发兵夺位。庄公将其打败。克:攻克,击败。《穀梁传》认为“郑伯克段”即“郑伯杀段”,不用“杀”字,是为了体现段有军队,郑伯杀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君杀大夫,而是使用战争手段打败段而杀的他。段:郑庄公同母弟。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一带。国君杀大夫一般不记载地点,此处记载“于鄢”,即是说段被打败,已经逃到鄢地,庄公还去追杀,这样对待同母弟弟,是过分了,不合亲亲之道。据《左传》,段又从鄢地逃到了共(今河南辉县),并未被杀,与本传及《公羊传》有异,司马迁从《左传》。

[22]能: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能够。此指郑庄公有能力打败段。

[23]见(xiàn):显示。

[24]杀世子、母弟,目君:目君,称君,这里是直称“郑伯”,隐有对国君的批评之意,认为国君做得过分了。世子,诸侯的嫡亲长子,是当时的君位传授制度下合法的国君继承人。母弟,有同一个母亲的弟弟。

[25]知其为弟也:如果是杀世子,会说“世子段”,此处只说“段”,于是知道段是弟弟。

[26]公子:诸侯之子,立为储君者称世子,其余称公子。

[27]失子弟之道:此处是对段的贬低之意,段作为母弟,带兵与哥哥兵戎相见,是违背了做弟弟的准则。

[28]甚:认为……过分。此处也认为庄公处事过分,没有做到亲亲之道。

[29]逸:释放,使……逃逸。ft

【译文】

【经】夏天,五月,郑庄公在鄢打败了段。

【传】“克”是什么意思?能够的意思。能够什么?能够杀人。为什么不说“杀”呢?是为了显示出段有众多军队。段是郑庄公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国君杀了世子或者同母弟弟,经文记载时会直称国君,因为此处经文直称了“郑伯”,所以知道段是弟弟。段是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是公子,却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在贬低他。段失去了作为公子和弟弟的道德准则,就贬低他,同时也认为郑庄公做得过分了。认为庄公哪里做得过分了呢?认为庄公处心积虑,最后杀掉自己的亲弟弟,做得过分了。“于鄢”,就是说已经很远了,这么远还去追杀,就好像从母亲怀里夺过婴儿杀掉一样,太过分了。既然这样,那么郑庄公怎么做比较合适呢?缓慢地追击让贼子逃掉,这就符合与亲人相亲相爱的道理了。

【经】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30]

【传】母以子氏[31],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礼,赗人之母则可,赗人之妾则不可。君子以其可辞受之。其志[32],不及事也。赗者何也?乘马曰赗[33],衣衾曰襚[34],贝玉曰含[35],钱财曰赙[36]

【注释】

[30]天王:周王,此指周平王。经文对于周王,或称“天子”、或称“王”、或称“天王”,都是一样的意思。宰咺(xuān):名叫咺的家务总管。宰为官名,周天子家务总管。咺为人名。归(kuì):馈赠。惠公仲子:下文认为仲子是鲁惠公的母亲,鲁孝公的妾。作为诸侯的妾死了,是没有资格接受周天子送助丧物品的,只有诸侯的母亲死了才有此资格。此处称“惠公仲子”是因为母以子氏,在“仲子”前加“惠公”是表明仲子是以惠公母亲的身份来享受周王送助丧物品的待遇的。通常为死者送助丧物品是常规之事,常事不记,此处记此事是为了批评其馈赠“不及事”,即惠公母亲仲子的葬事早已结束,此时再送丧礼太晚了。《左传》则认为此处为“惠公、仲子”两人,即分别为鲁惠公及桓公的母亲仲子。《公羊传》亦认为此处仲子为桓公之母。这里的仲子到底指谁,难以确认。另,若理解为惠公和仲子两人,则此处断句也当断为“惠公、仲子”。赗(fèng):助丧的物品。

[31]母以子氏:母亲用儿子的号为氏。

[32]志:记,记载。

[33]乘(shèng)马:车马。礼,大夫以上皆乘四马,故赗用车马。

[34]衾:棉被,此指尸体入殓时盖尸的包被。襚(suì):送给死者的衣服被褥。

[35]含(hàn):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贝等物。

[36]赙(fù):助丧的钱财。ft

【译文】

【经】秋天,七月,周平王派家务总管咺来为鲁惠公的母亲仲子馈送助丧物品。

【传】母亲用儿子的号为氏,仲子是谁?是鲁惠公的母亲,鲁孝公的妾。按照礼的规定,诸侯国国君的母亲死了,周天子馈送助丧物品是可以的,国君的妾死了,馈送助丧物品是不可以的。君子是可以依据礼的规定推辞或者接受的。经文记载这件事,是因为周平王馈送助丧物品没有赶上仲子下葬之事。什么是赗?车马一类的助丧物品叫赗,衣被一类的叫襚,贝壳珠玉一类的叫含,钱财一类的叫赙。

【经】九月,及宋人盟于宿[37]

【传】及者何?内卑者也[38]。宋人,外卑者也[39]。卑者之盟不日。宿,邑名也。

【注释】

[37]及:和,与。宋:国名,子姓。西周第一代封君是商纣王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启。周初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周公旦将商族旧都的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以示不绝商朝宗祀,是为宋国,定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宿:国名,风姓,故都在今山东东平东二十里,庄公十年被宋吞并,后入齐为邑,此处认为宿是邑名有误。

[38]卑:地位低的人,不是卿大夫这样地位高的人。通常公卿之盟要记录日期。

[39]外:《春秋》以鲁史为据,“内”指鲁国,“外”指鲁国以外的国家。ft

【译文】

【经】九月,鲁国和宋国在宿这个地方结盟。

【传】是谁去和对方结盟的呢?是鲁国地位不高的人。称“宋人”,表明宋国来参加这次会盟的人也是地位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缔结盟约,不记载日期。宿,是个小城的名字。

【经】冬,十有二月,祭伯来[40]

【传】来者,来朝也[41]。其弗谓朝何也?寰内诸侯[42],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聘弓equa矢不出竟埸[43],束脩之肉不行竟中[44],有至尊者不贰之也[45]

【注释】

[40]祭(zhài)伯:祭国国君。祭,国名,姬姓,周公旦之子封国,原为畿内之国,后东迁至今河南郑州东北一带。伯,当指祭国国君为伯等爵位,一说指其兄弟排行老大。

[41]朝:访问。小国来访称作“朝”,大国来访称作“聘”。

[42]寰内诸侯:采邑在距离周天子京城千里以内的王畿之内的诸侯称作寰内诸侯。寰内,王都在中,诸侯四面绕之,故曰寰内。

[43]聘弓equa(hóu)矢不出竟埸(yì):这里的意思是说卿大夫不准私自用弓箭作为聘礼,出国境去聘问。聘弓equa矢,以弓箭作出国聘问之礼。聘弓,古者以弓矢相聘问。聘,问,访问。equa,箭名。据《尔雅·释器》:“金镞剪羽谓之equa。”竟埸,边境。竟,本或作“境”,边界。埸,疆界。因为“竟”是疆界之名,至此易主,故曰“竟埸”。

[44]束脩之肉不行竟中:这里的意思是说王畿之内的大夫,如果没有王命是不能私自进行社交活动的。束脩,十条干肉叫束脩,是当时士大夫相互馈赠的礼物。脩,脯也,干肉的意思。

[45]不贰:没有二心,不背离。ft

【译文】

【经】冬季,十二月,祭伯前来鲁国。

【传】“来”,是来访问的意思。经文中为什么不说“朝”呢?因为采邑在王畿之内的卿士,没有天子的命令,是不能外出朝见其他诸侯的。经文认为祭伯的外交行为是不正当的,所以不用“朝”字。用于礼聘的弓箭不能随便拿出边境,大夫之间不能将十条干肉作为礼物在国境内互相馈赠,有周天子在上就不能有背离之心。

【经】公子益师卒[46]

【传】大夫日卒[47],正也[48]。不日卒,恶也[49]

【注释】

[46]公子益师:鲁孝公之子,字众父。卒:大夫死曰卒。

[47]日:记载日期。隐公五年“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僖公十六年“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都记载了日期,而此处益师死亡没有记载日期。

[48]正:品行端正,指大夫的品格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

[49]恶:有罪恶。《穀梁传》认为鲁国大夫去世而没有记载去世的日期,就表明该大夫有罪恶。据《左传》,没有记载公子益师去世的日期是因为隐公没有参加为其小殓的仪式。ft

【译文】

【经】公子益师死了。

【传】记载大夫去世的日期说明他品行端正。不记载去世的日期,是因为他有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