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经济趋稳的积极因素和表现,但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较脆弱,而且还面临一些两难的选择,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既要解决当前稳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要采取稳妥的措施,解决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一 稳定经济增长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从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连续7个季度回落,今年一季度GDP还增长8.1%,二季度回落至7.6%,三季度有可能会回落到7.3%左右,四季度虽然有可能触底回升至7.5%以上,全年有望超过7.5%的预期增长目标,但是明年和今后要再回到9%以上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已无可能。如果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改革能不断取得进展,保持年均增长8%左右的速度还是有可能的,也是最理想的。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的情况看,第一产业发展良好,夏粮丰收,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有望实现九连增;棉花、油料等作物保持了一定增长幅度,养殖业也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也不低,预计也将保持在8%左右。唯有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下降较多。今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保持了11.9%的增长速度,但从4月份起已经连续6个月跌破了10%这个心里关口,其中4月为9.3%,5月为9.6%,6月为9.5%,7月为9.2%,8月为8.9%,9月可能只有8.6%左右。从季度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还达到11.6%,二季度降至9.5%,三季度可能降至9%,1-8月累计是10.1%,前三季度累计有可能低于10%,而去年同期则为14.2%,同比下降了4.2个百分点。
从三大需求看,消费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不大。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前8个月数据),只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同期还上升0.1个百分点)。在16类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8类商品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类持平,7类回落,回落速度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通信器材、汽车和石油及制品。
投资下降的速度较快。今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只有20.2%,2011年前三季度名义增长率为24.9%,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而且低于近五年来的增速(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增长18.2%,比去年同期还上升了1.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大幅度下降。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4万亿元,同比只增长了15.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回落速度远远高于全部固定资产的回落速度。房地产投资大幅度下降不仅减缓了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也影响地方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当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多数地方政府维持日常运行都有困难,很难指望它们不用土地出让金去搞城市基础建设。土地出让金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自然就减少了。同时,房地产投资大幅度下降还影响到与房屋装修有关的建筑材料、家具、陶瓷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产业的发展。二是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减速。前几年高铁、高速公路超速发展,尤其是高铁,其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铁路部门已经高额负债,不少高铁线建成投入营运后又严重亏损,现在铁路部门筹资困难,不得不放慢建设速度,造成投资减少。今年1-8月,铁路建设投资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23.9%。三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和办法,使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大量减少。
在三大需求中,从增长速度看出口下降的幅度最大。今年1-8月,我国出口仅增长了7.1%,去年前三季度为22.7%,回落了15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国际环境变化引起的。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加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出口受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也大幅度降低。从发展前景看,不仅有美国、欧洲的影响,最近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今后要大幅度增加出口会越来越困难,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合理的对策。
总之,今年经济增速幅度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回落速度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期。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方面的因素;有长期积累起来的因素,也有今年新增加的因素。这些因素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影响今年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不仅目前存在,有些还会长期起作用,特别是体制因素、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这些深层次因素还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不仅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我们仍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中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视改善民生。
二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
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使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显露了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从“十一五”期间GDP的构成看,投资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2006年占50.9%,2010年上升到69.3%;资本形成率2006年为41.8%,2010年上升到48.6%;从投资增长速度看,“十一五”期间投资年均实际增长21.9%,远高于GDP年均11.2%的增速;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06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9%,2010年达到54.0%,其中2009年甚至高达91.3%。今年虽然出口增速下降的速度高于投资,但是,由于投资对GDP贡献率远高于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所以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最大,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其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大型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改变第一、第二、第三产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必须改变以投资驱动为主而形成的不合理工业内部结构。
要因势利导,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只有43%,经过几年调整,到1985年上升到47.4%,之后的十多年,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在50%左右波动,基本上保持了协调发展的态势。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投资驱动的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态势。在1999-2011年的13年间,轻工业产值比重由41.9%下降到30%以下,重工业由58.1%上升到70%以上。重工业的比重比改革开放前还要高。这不仅对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压力,而且压抑了消费需求。我们要趁投资增速下降的时机,适当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使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要抑制过剩产能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产能都严重过剩。我国炼钢能力已经接近10亿吨,上半年利用率只有74.7%,而且由于过度竞争企业利润微薄,不少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状态。据钢铁协会对70余户重点企业的统计,上半年,这些企业实现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95.8%,主营收入利润率仅有1.6%,全行业已处于整体亏损边缘。我国的水泥产能已经超过30亿吨,已经大大超过到“十二五”末达到22亿吨的规划指标。2011年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1.9%,今年上半年又有数十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停产,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全行业实现利润下降51.4%,企业亏损面超过1/3。我国高耗能产业发展过多、过快。高耗能产业的用电占全部工业用电的80%左右。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炼铁、炼钢、电解铝、焦炭、水泥、化纤等18个行业中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达到15%-25%。其中,炼铁行业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还有1亿吨,占炼铁能力的20%;水泥行业中落后的小水泥产能有5亿吨,占水泥产能20%。这些落后产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要加快淘汰的步伐。
要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纺织、钢铁、汽车、机械等行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用高新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改造后,它们都面目一新,焕发了青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较低,据我们测算不少行业只有40%左右。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这些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其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近些年,我国高新兴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体上看,我国新兴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中,大多从事的是高技术产品中的低技术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劳动报酬率低。在扩大新兴产业规模的同时,要促进其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发展。同时,要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努力解决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难题,避免盲目发展,减少市场风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要推进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鼓励和支持并购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那些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资不抵债的落后企业。努力发展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同时要鼓励大企业做大做强,有步骤的解决某些行业的“小、乱、散、差”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鼓励支持小企业要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各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要稳定经济增长,并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特别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看,企业和市场这两个环节的改革虽然也有待深化,但是比较起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是最大的“短板”。由于它的滞后和牵制,很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陷入胶着状态,有的甚至还有所退步。这就需要尽快“补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以它来带动财政税收、分配、投资、金融、国有企业、资源性价格等领域的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除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架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管理组织系统外,更重要的是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一切行政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以最小的负担,让居民获取最大的福祉,即税负和公共服务的最佳组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各级政府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政府职能界定中,应始终坚持能由市场做的交给市场;能由企业做得交给企业做;能由社会完成的交给社会组织完成的原则。政府需要从一个无所不包的系统,逐步变为一个有限并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系统,让市场、社会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社会有序化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近些年,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采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变得越来振振有词,底气十足。事实已经反复证明,经济问题只能主要采取经济办法解决,动辄采取行政办法控制经济行为是不可取的。行政办法短期看似乎有效,但是它们扭曲了价格信号,违背价值规律,只能使矛盾越积累越多,越来越尖锐,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最终会使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
我国已经制定了行政许可法,在这部法律出台前后,政府对一些审批制度进行了初步清理,最近国务院又决定取消一部分行政审批项目,但是还远远不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一些该取消的审批制度还没有取消,而且又出台了大量的新的审批项目。据有的部门的同志反映,民营企业要进入某些垄断行业发展要盖200多个印章,不仅手续繁杂,而且拖延很长的时间。不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简政放权,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经济也很难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