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民营经济唱主角

一 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从1999年到2016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8年位居福建省首位,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首先应归功于泉州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泉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和数据反映出来。

表3-1 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经济工业增加值及占比(2002—2015)

*表中的非公经济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工业增加值减去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工业增加值之后的余额。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信息网

第一,民营经济创造了泉州市绝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民营经济一马当先,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持续增长了30多年,从而使泉州市从福建省经济总量倒数第二,人均收入倒数第一的落后地区(1978年)一跃而成为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的经济发达地区。截至2016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民营企业17.34万家,个体工商户40.25万户。2016年,泉州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326.29亿元,占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0.14%。2015年,泉州市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42.5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1%。民营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泉州市经济活动的主角。表3-1和表3-2中的非公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成分,但除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股份不属于民营经济外,其他都可以划归民营经济的范畴。从泉州市的实际情况看,前者占比并不高,所以非公经济中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从表3-1我们可以推断出,泉州市民营经济在工业中不仅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其地位还在逐年加强。表3-2的数据表明,在工业部门,泉州市民营经济贡献了绝大部分利税收入,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泉州市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民营经济还是泉州市就业的主渠道。从表3-3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4年,泉州市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始终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80%左右。

表3-2泉州市工业部门非公企业利税收入及占比(2002—2014)

*非公经济利税计算方法与表3-1相同。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信息网

第二,泉州市民营经济形成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目前,泉州市已经形成纺织服装、鞋业、建筑建材、机械装备、石化产业、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光电产业等产业集群。除了石化产业外,其他产业中民营企业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机械装备、石化产业5个产业集群每个年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建材家居和纺织服装年产值更是超过2000亿元。这些产业集群不仅规模大,而且产业链完整,因而具有极强的整体竞争优势。如晋江、石狮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已经覆盖从化纤、纺纱、织造、漂染、成衣加工生产到辅料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所有领域,共有相关生产企业近万家,纺织服装产量占到全省的六成以上,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再如晋江市的制鞋业集群,大到制鞋的机器设备,小到鞋钉鞋扣,制鞋需要的各种设备及原材料应有尽有,花样品种齐全。完整的产业链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晋江市运动鞋和旅游鞋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被誉为“中国鞋都”。

表3 泉州市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及占比(2003—2014)

*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是根据《泉州统计年鉴(2016)》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计算方法是: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全社会从业人员-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港澳台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数据不完全准确,但大体近似。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年鉴(2016)》

第三,淘炼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乃至国际影响的行业龙头企业。泉州市的每个产业集群都拥有1家乃至几家经营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纸业的恒安集团,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在全国拥有40余家独立法人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亿元,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它的主导产品七度空间、安尔乐、安乐卫生巾、安儿乐婴儿纸尿裤、心相印纸品都是行业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连年居全国同行前茅。再如鞋业的安踏集团,它是全国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和销售企业,在中国内地拥有8600家专卖店,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营业收入破百亿的运动品牌。与安踏类似的知名运动品牌龙头企业还有特步、361°、匹克、贵人鸟、乔丹、鸿星尔克等。此外,像纺织行业的百宏、海天等,服装行业的七匹狼、劲霸、利郎、九牧王、柒牌等,都是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领军企业。

第四,培养和锻炼出一支优秀的企业家人才队伍。经过30多年的市场磨炼,泉州市民营企业当中一批目光远大、意志坚定、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企业家脱颖而出。他们不仅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而且还带动了整个行业在当地的集群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现代法人治理模式引入企业,实现了家族企业向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的转型,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恒安集团的许连捷、安踏集团的丁世忠、七匹狼集团的周少雄、劲霸男装股份有限公司的洪忠信、达利园集团的许世辉,等等。可以说,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支撑泉州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

二 从草根起步到转型升级和开放发展

泉州市民营经济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经营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发展阶段。[2]

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侨乡“三闲”起步,乡镇企业铺路。改革开放初期,福建晋江地区(当时还没有撤地建市)的农民根据侨乡“闲房多、闲钱多、闲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将闲散的资源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晋江县(今天的晋江市)的陈埭镇在1984年产值就突破1亿元,是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在榜样的带动和激励下,晋江各地纷纷兴办乡镇企业,承接外商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建装配,进行补偿贸易。到1985年,泉州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3万家,从业人员4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超过了农业。

第二阶段(1986年—1991年):三资企业上路,外向经济迈大步。1986年晋江地区撤销,改名为泉州市。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侨乡海外亲朋多,关系广的优势,积极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到1991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418家,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这一阶段服装、制鞋等支柱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些企业开始组建企业集团,逐步发展成为行业骨干。

第三阶段(1992年—1998年):市场经济正名,家族企业改制。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为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泉州市抓住被国家列为首批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大好机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通过实施“规模经营、科技兴企、市场拓展、结构调整、争创名牌、制度创新”六大战略,鼓励民营企业走股份化、集团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引导民营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产业发展方面,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中布局,引导以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一时期也是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四阶段(1998年—2003年):抓质量拼市场,树品牌创优势。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不应求、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卖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这对于新时期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这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优胜劣汰将是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从温饱阶段发展到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相应地,主流需求已经从价廉转向物美,市场竞争方式也从拼价格为主转向拼质量为主。面对市场的变化,泉州市政府和企业都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突破口,选择了通过提升质量、创立品牌确立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泉州市委市政府在“九五”期间提出“质量立市”战略,在“十五”期间提出“品牌兴市”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创建品牌和品牌营销,确立自己的质量标识,提高自己产品的美誉度和识别度,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一战略非常成功。在短短几年时间,泉州市一大批品牌企业脱颖而出,闻名全国。从2001年到2005年,泉州市申报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福建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从52家增加到174家。到2006年,全市拥有47项中国名牌产品、139项国家免检产品、291项福建省名牌产品。在市场供求逆转的大环境下,泉州市工业总产值仍然保持着近20%的高增长率。泉州市民营经济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站稳了脚跟,而且快速发展壮大。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改制上市、转型升级、开放发展。2004年,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国家的支持。泉州市抓住这一机遇,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在政府的鼓励下,民营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了节能减排能力,逐步转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有效缓解了资源能源短缺和用工紧缺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民营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企业治理结构改造,从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管理模式转变,使企业治理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政府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上市,从家族企业转型为现代企业,为企业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泉州市启动改制上市“121工程”,提出用3至5年时间,完成企业改制1000家,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上市企业100家。截至2016年底,泉州市民营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有101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民营企业开展“二次创业”。他们在低成本优势不再、外向型优势削弱、侨台优势消退、先行优势被赶超的严峻形势面前,毫不妥协,毫不动摇地发展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地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转变。海天、恒安、百宏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在生产过程引入机器人,推广智能化控制,自动化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泉州市获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市政府出台加快产业升级行动方案,启动了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产业、纸业印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等7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并加强了“数控一代”生产示范线的研发和智能制造示范建设。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与国际知名设计团队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借力国际设计资源提升设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和智力含量。政府也努力打通制造企业与研发机构、创新产品的对接转化通道,政企共同推动企业产品向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特色转型升级。例如安踏的呼吸网3.0科技跑鞋、361°智能童鞋、特步的智能跑鞋、柒牌的智能夹克衫,以及利郎的“敦煌”、“青花瓷”、“不朽的梵高”主题男装,等等。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泉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走在了开放发展的前列。近年来,泉州市民营经济“走出去”,在海外投资设厂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泉州商人的足迹遍布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地区。截至2016年底,泉州市累计备案企业赴境外投资项目289个,投资总额32.6亿美元,而没有通过商务部门备案的海外投资项目数量超过1500个,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

三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泉州市民营经济成功的基石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专程到晋江市调研总结当地经济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2002年8月20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的文章,总结和宣传“晋江经验”。习近平指出:“晋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除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和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的正确领导等重要因素外,就其自身而言,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有关专家称之为‘晋江模式’。”在文章,他总结了晋江经验的5点启示,其中的第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晋江民营经济作为泉州市民营经济的杰出代表,正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审时度势,顽强拼搏,才取得辉煌的成就。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3]上述要求既是过去近40年我国经济改革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也为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化。在市场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市场价格和供求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在市场中经营的企业,只有随着市场节奏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向,才能避免遭受挫折,甚至被淘汰的命运,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所谓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合理应对。泉州市民营经济持续近40年的快速发展,正是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结果。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它们对市场反应是最为灵敏。泉州市的民营企业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泉州市民营经济的起步,就是一群不甘贫穷落后的农民,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并迅速做出反应的结果。晋江、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兴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晋江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初期,当地一些侨属侨眷把海外寄回来的服装偷偷拿到市场上出售。同国内服装相比,这类服装款式新颖、色彩多样,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这些人通过出售洋服装取得了丰厚的收益。晋江当地的一些农民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开办家庭作坊,仿制洋服装。他们利用海外乡亲的信息和渠道,获得生产服装的原材料和技术,走出一条“市场—原料——技术”的发展道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大批服装生产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服装生产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来料、来样加工业务,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服装生产的扩张。到1988年,光石狮市就有13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70%是服装加工企业,全市有1万多家商业店铺,形成了一个“服装城”,其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并且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出口产品。服装产业起步的时候,晋江本地(石狮市于1987年12月从晋江县分立,由原属晋江县的石狮镇等3个镇组成)既不生产原料,也不生产相关的机器设备,晋江人完全是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感觉,利用海外资源,“无中生有”地打造出一个产值上千亿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市场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开放程度大幅提高,大量的国外产品和国外资本涌入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泉州市民营企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泉州市民营企业主动求变,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花大力气创建自主品牌。通过品牌培育和市场分销网络的开发建设,拓展全国市场,在市场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仍然保持高速成长,并一举确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运动品牌龙头企业安踏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安踏鞋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1年。和晋江市众多的运动鞋生产企业一样,最初安踏也主要是为跨国公司生产运动鞋,没有自主品牌意识,业绩也不突出。从1997年开始,安踏实施品牌战略,进行了VI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建设,逐步规范商标使用。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1999年,安踏公司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签订协议,以每年80万元的代言费聘请世界冠军孔令辉出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同一年,以孔令辉为形象代言人的电视广告出现在CCTV-5上,安踏为CCTV-5支付的广告费一年高达300万元。而安踏当时刚刚建起第二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年利润只有100万元左右。可见安踏为品牌营销下了多大的决心,付出多大的代价。强大的广告营销使安踏这个在晋江本地都鲜为人知的小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品牌。高品牌知名度也迅速转化为高市场认知度。安踏电视广告播出2个月后,全国各地的订单蜂拥而来,安踏的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1亿元飞升到2006年的12.5亿元。在巨大的成功面前,安踏“永不止步”(“永不止步”是安踏的品牌口号)。2009年,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为中国国家体育代表团提供服装等装备赞助。安踏牌运动装也伴随着中国体育健儿出现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并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进入全球体育爱好者的视野。高强度的广告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有效地拉升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的业绩。

在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的同时,安踏公司还特别注重销售渠道的建设和销售终端的培育。安踏采取独立分销商策略,即安踏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销商,分销商与安踏公司无股权关系,各分销商自行或委聘第三方零售运营商管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授权安踏零售店铺网络。所有安踏零售店均以“安踏”品牌经营,店面格局一致,并只出售安踏产品。从2006年到2016年,安踏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店数量翻了一番多,达到8860家。强大的营销手段和健全的销售渠道使得安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跃居国内运动品牌的榜首。2015年,安踏成为国内首个销售收入过百亿的运动品牌,2016年,安踏集团销售收入达133.5亿元。安踏品牌连续7年获得全国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网络销售发展势头迅猛,在某些领域大有取代实体店的势头。眼光敏锐的泉州市民营企业家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潮流,纷纷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开通网上商店,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发手机APP,等等。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抓住机会做强做大自己。运动时尚品牌特步的电子商务创新就是一个典范。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9年公司开始布局电商,并制定了特步电商5年战略规划(2010年—2014年),详细规定了每一年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持续动态更新。到2014年,公司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是:精益敏捷供应链,产品周周上新、周周翻单,线上线下移动融合,打造专业团队,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公司电商的长远目标是:推动上中下游高效协同,快速反应;线上线下全面融合,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线上线下移动多品牌全面整合与推广;进一步完善多点多仓布局,尝试平台化运营,敏捷SCM(供应链管理)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等等。最终目标是把特步建设成为传统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标杆。为了落实电商战略,公司领导多次亲自组织研讨,并邀请天猫、京东、当当等行业巨头的领导专程来公司交流。2009年12月,公司在淘宝商城开设旗舰店;2010年5月,公司与淘宝网签订了合作协定,通过与淘宝网的合作,增强电子商务分销平台,拓展营销管道。为了强化特步品牌的网络营销,特步电商与天猫、腾讯、京东、当当、人人网、CCTV-5、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很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跨界合作,资源互换,并启动了线上/线下多品牌战略布局战略。在无线平台建设方面,特步电商在2013年下半年组建无线项目运营团队,逐步形成了近10人的核心运营团队,横向项目参与人员达50人。涵盖手机淘宝特步官方旗舰店、特步童装旗舰店、特步户外旗舰店等多个店铺,以及腾讯微店、手机京东、手机官网、特步 APP 等多个移动电商子项目。在O2O(线上到线下)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于2013年启动特步O2O项目,首先实现全国多点多仓就近发货。公司与阿里、腾讯合作,成为两大互联网平台的KA(关键客户)发展客户,借助两大平台,联合线下店铺,实现线上人流到线下,快递包裹送到家等场景,解决线下店铺因为缺码断货等原因错失成交机会,也大幅度提升线上的消费体验,真正实现线上选款线下体验成交。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特步电商于2012年开发了DIY(自己动手做)设计器,客户可以利用DIY设计器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定制,提出自己对产品功能、结构、性质、外形等方面的独特需求,公司依据DIY信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个性化产品。为了减少线上线下冲突,2011年公司与淘鞋网合作,推出“步步庚心”系列限量版网络定制款潮鞋,开创了电商款先河,取得了极大成功。在短短半年时间里,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从2013年起,公司大量提供网络特供商品,打造网络子品牌,抢占互联网市场。经过几年的拼搏创新,公司电商连年高速成长。2013年度,公司成为ECC腾讯电商运动户外年度成交亚军。同年,公司荣获中国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创新奖,是体育行业唯一一家。

注重客户需求,紧跟市场变化,这是泉州民营企业快速崛起的秘诀,也是他们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