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转型与国家现代化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苏联工业化的进程

俄国从彼得一世起,在认识到与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便提出要搞工业化,其工业化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十月革命前。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1925年农业基本上达到了战前水平,但并没有改变经济严重落后的状况,仍然是俄国遗留下来的技术经济结构。第一,表现在苏联还是一个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192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82.1%,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6%,农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第二,192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要看到,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航空、电力和建筑材料等部门很不发达。实际上,到1925年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工业这些最重要的部门。第三,工业的设备基本上是旧式的,而且多半是磨损很大的机器与机床。现代化的设备国内又不能生产,因此,很多机器设备要靠进口解决。1927年机器设备进口额比1924年增加1.3倍,其中金属加工设备增加3.9倍,动力设备增加5倍。这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独立性。第四,由于运输业的严重破坏,它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业化问题上来。1926年4月13日斯大林所作的《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的报告,集中反映了其思想的变化。他在报告中把新经济政策分成两个时期:1921年至1925年底为第一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商品流转的条件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而1926年开始为第二个时期,“最重要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经转移到工业方面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张了”。[1]后来,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斯大林认为,必须结束新经济政策,否则就难以实行工业化政策,到了1929年他就宣布:当它(新经济政策)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就把它抛弃。

在上述背景下,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工业化方针。斯大林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说:“我在报告中谈到我们的总路线,我们的前途,意思是说要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2]他在报告的结论中明确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的基础。”[3]1925年提出工业化方针,但并不是说,工业化时期就此开始了。因为工业化并不是十四大讨论的重点问题,也没有提出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政策、纲领并规定明确的任务。从实际情况看,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

至于工业化时期何时结束的问题,斯大林本人就有各种说法。[4]看来,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或时期来讲,斯大林1946年的说法可能更贴近实际,即苏联工业化是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完成的。但要指出的是,随着斯大林在1926年的经济建设思想由农业转向工业,因此1926年与1927年,已经对发展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前,苏联有近千个新建企业投产,其固定资产为8500亿卢布。大量发电站交付使用,还开始兴建包括第聂伯列宁水电站在内的11座巨型电站。冶金工业是重点发展的部门,为此扩建与改建了刻赤冶金厂等企业。此外,还开始着手建设一些大型的拖拉机厂、重型机器厂、车辆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在扩大煤炭、石油与泥炭开采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为了具体了解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下面我们对苏联二战前实行工业化的三个五年计划作一概述。

一 “一五”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28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到1932年结束。按苏联的说法,实际上是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五”计划的任务。

“一五”计划要实现广泛的经济与政治任务,但如果作一简单的归纳,其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具有头等意义的重工业,在此基础上着手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以便巩固苏联的国防与经济的独立性。

第二,着手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型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主要途径是发展集体农庄与国营农场。

第三,在经济中不断排挤资本主义成分,最后达到消灭资产阶级。

但要指出的是,“一五”计划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建设。这是由当时苏联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指的是:国家需要高速度地发展工业,必须从速彻底改变旧的经济结构,建立起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任务的结构;需要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提高工业的比重,改变轻重工业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对比关系;改变生产力的布局;广泛开展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首先实现国家电气化计划规定的任务。

关于“一五”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1929年4月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作了具体的规定。

“一五”计划经济增长方面应达到的水平:

(1)5年期间,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为646亿卢布。

(2)由于进行了这些投资,国家固定基金总额在5年期间要增加82%。

(3)工业总产值到“一五”计划结束时要比战前增加2倍多,农业产值增加50%以上。

(4)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因此,这些工业部门的产值增长快得多:在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长1.8倍的情况下,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增加2.3倍。

“一五”计划还规定了一系列重大的建设项目:

(1)在电站建设方面,计划规定建设42个区中心发电站,从而使五年计划末发电量由50亿度增加到220亿度。

(2)在黑色冶金业方面,计划规定建设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大型冶金工厂,这样,到1932—1933年度生铁的产量应当由35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5]

(3)在煤炭工业方面,计划在顿巴斯、乌拉库兹巴斯和莫斯科煤矿区建设大矿井,使煤产量从1927—1928年度的3500万吨增加到1932—1933年度的7500万吨。

(4)在机器制造业方面,由于改建原有的工厂和建设新工厂,可使机器制造业的总产值增加2.5倍,农业机器制造业的产值增加3倍。

(5)在化学工业方面,计划建设化学联合工厂,使化肥产量在1932—1933年度达到800多万吨,而1927—1928年度是17.5万吨。

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一五”计划执行结果的基本特点是:首先,从总体上来讲,发展速度是很高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3.5%。但就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未达到计划规定的目标。如工业总产值原计划规定1932年要比1928年增加1.8倍,而实际只增长1.33倍;重工业计划规定要增加2.3倍,而实际为1.93倍。其次,特别强调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的增长。“一五”计划期间在整个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3.5%的情况下,第一部类为31%。

由于“一五”计划期间第一部类发展速度大大快于第二部类,这使第一部类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1932年的53.4%,而第二部类的比重则由60.5%下降为46.6%。第一部类的快速增长,也使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展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对许多陈旧设备加以更新,又要新建大量的大型工业企业(“一五”计划期间新建了1500个工厂),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新技术设备,但国内又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这一期间,又恰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即西方国家为了摆脱自身的经济危机,纷纷竞相向苏联出售工业设备与钢铁、机械等重要产品。这样,在“一五”计划期间,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其中机器设备占一半以上。到“一五”计划结束时,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6]苏联在购入技术设备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技术的引进。1929年5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建设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外国咨询局,以领导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与利用业务。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为1910人与10655人,比1928年分别增加了4倍多和20多倍。与此同时,还选派了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进修和进行合作研究。在1929—1931年期间,仅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就派出了2000多人。

大量购进设备与引进技术,对“一五”计划期间建立大型工厂与技术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和扎波罗钢铁厂,均是在美国与德国的技术援助下建成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列宁水电站等,也都是在利用西方技术与设备的条件下建成的。

1933年斯大林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一月联席会议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绩时指出:“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因为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生产中的比重已增长到百分之七十。”[7]

二 “二五”计划

在“一五”计划结束前夕,苏联已着手制订“二五”计划。1934年1月26日至2月10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的决议。决议规定“二五”计划期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6.5%。

“二五”计划与“一五”计划相比,主要特点有:一是降低增长速度。二是在经济结构方面力图进行调整,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为了增加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食品工业的发展,“二五”计划规定,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97.2%,而消费品的生产则要求增加1.34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也有明显的增加,投资额规定为161亿卢布,这比“一五”计划期间的35亿卢布增加了3.6倍。而对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投资增长幅度为1.5倍。三是把完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放在中心地位。

根据苏联官方宣布,“二五”计划于1937年4月1日完成,与“一五”计划一样,只用了4年3个月完成了5年的任务。

“二五”计划最后一年即1937年,工业产值比1932年增加1.2倍,年均增长率为17.1%,计划为16.5%,生产资料的产值增加1.39倍,消费资料的产值增加99%,农业产值增加50%,国民收入增加1倍。“一五”计划时期甲类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乙类工业75%,而“二五”计划时期仅超过20%,甲、乙两类的增长速度出现接近的趋向。“二五”计划执行结果表明,机器制造业的增长大大超过原计划规定的速度。1937年机器制造与金属加工工业产值比1932年增加1.9倍,而计划规定为1.1倍。在整个工业产值增加1.2倍的情况下,钢与钢材产量增加2倍,化学工业产值增加2倍,发电量增加1.7倍,但发电量只完成计划规定的96%。“二五”计划的后几年,苏联把一部分原计划用于发展轻工业的资金调拨给了国防工业部门,使国防工业产值增长1.8倍。由于机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更新生产设备创造了条件,“二五”计划期间更新了50%—60%的生产设备,如考虑到“一五”计划期间进行的设备更新,那么在1928—1937年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生产部门的设备已全部得到更新。“二五”计划期间,对运输业的投资为170亿卢布,比上个5年多1.5倍。铺设了3000公里长的新铁路线和5700公里长的复线,对改变交通运输业的落后状况起了不小的作用。

“二五”计划期间,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提高。职工实际工资增加了1倍。由于农业发展情况远不如工业,如粮食产量“一五”计划期间年均产量为7360万吨,而“二五”计划期间下降为7290万吨[8],但集体农庄庄员的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与“一五”计划时期相比还是增长了。

根据“二五”计划期间在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斯大林在1936年11月宣布:“我们苏联社会已经做到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又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9]

三 “三五”计划

1939年3月20日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三五”计划的决议。

“三五”计划的主要特点:一是考虑到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计划的出发点是要迅速提高苏联的军事经济潜力,加强国家的防御能力。规定加速发展国防工业,建立雄厚的国家储备,一是燃料、电力及某些其他具有国防意义的产品储备;二是新的工业主要拟建在苏联的东部地区,特别是像钢铁、石油、化工、机器制造业更着重建在东部地区;三是改变“一五”与“二五”计划期间建设大型工业企业的方针,而改为重点发展中型企业的方针,目的是缩短工厂的施工与投产期;四是新建企业不要集中在某些地区,而要分散到各个不同地区;五是强调应确立国民经济的一些主要的新的比例关系,如积累与消费、工业中的甲类与乙类、工业与农业等关系。1938年2月由人民委员会批准的苏联国家计委的条例中指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最主要任务是,保证苏联国民经济计划各部门发展的正确对比关系,以必要的措施防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由于希特勒德国发动战争,“三五”计划不得不中断。从1938年至1940年的三年情况看,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3%(计划规定为14%),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5.3%(计划规定为15.7%)。但机器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0.6%,大大超过计划规定的指标。

“三五”计划的头三年,整个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3%,而国防工业为39%。国防工业在3年中增加了1.8倍。与此相关,到1940年,生产资料生产在全部产值中的比重达到61.2%,消费品生产的比重为38.8%。

1940年是苏联“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工业化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了解苏联工业化的水平,下面以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1940年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列表展示(详见表5-1)。

表5-1 苏联194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农村与城市人口结构有了大的变化。农村人口由1917年占总人口数的82%下降到1940年的67%,而城市人口相应由18%上升到33%,城市人口增加了31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