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现代化进展与经济的主要特点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美先进国家晚得多。如果与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的英国相比大约要晚200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如果把俄国前资本主义时代同资本主义时代作比较(而这种比较正是正确解决问题所必要的),那就必须承认,在资本主义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如果把这一发展速度与现代整个技术文化水平之下所能有的发展速度作比较,那就确实必须承认,俄国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缓慢的。它不能不是缓慢的,因为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残存着这样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与资本主义不相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使生产者状况无限制地恶化,而生产者‘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并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7]1861年俄国进行农民改革,宣布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经过一段高速增长期后,俄国才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优势的国家。在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要比欧美国家在短得多的时间里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总的来说,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比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并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特点。本章从转型视角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现代化所取得的进展,以利于对十月革命后特别是起始阶段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经济现代化政策的认识。
一 经济现代化取得的进展
如果说俄国在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政治领域的进展是十分有限的,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总的来说仍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那么在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经济向现代化工业经济的转变。
从1861年农民改革开始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这一历史时期,从转型角度考察现代化的进展,如果做一简要的归纳,在农业方面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地主贵族阶级逐步走向衰落,普查结果表明,如果1877年地主贵族拥有7310万俄亩土地的话,那么到1911年则减少到4320万俄亩,加快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演进。二是加速了农民的分化进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劳动力。改革前,俄国的农民主要由贵族地主农奴、国家农奴和宫廷农奴三部分构成。到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农民分化为富农、中农与贫农三类,分别占总农户数的20%、30%和50%,各占有份地总面积的32%、31%和37%。购买土地的富裕农户占74%,而贫农只有9%。[8]但是,很多贫农由于无力耕种手中的土地,不得不将土地出租给富农,而自己到城市去做雇工。富农除了自己的份地外,还购入和租入大量土地。这样,占农户20%的富农实际使用的农田占全部农田的35%—50%,而占农户总数50%的贫农实际使用的农田只有20%—30%。耕畜与农具分配不均的情况更为严重。38%—62%的耕畜和70%—86%的改良农具属于富农,而贫农只有10%—31%的耕畜和1%—4%的改良农具。[9]在1896—1900年,无马农户和有一匹马的农户就从560万户增加到660万户(农户总数为1100万户)。这意味着,2400万—3000万的农民生活极为困难。[10]农民分化,使得富裕农民对雇佣劳动的需要增加,在19世纪80年代全俄农业工人已超过350万人,占农村中成年劳动力的20%。再加上农民改革时已使2000多万农民摆脱了农奴地位,获得了人身自由。所有这些,都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提供自由劳动力方面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随着农民分化趋势的发展,开始形成农村资产阶级,他们是从事商业性农业的农场主,他们除了经营农业外,还经营工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约有150万户。与此同时,开始形成农村无产阶级,即有份地的雇农、短工和其他工人。他们占农户总数的一半以上,约650万户。[11]三是农民改革后,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生产的发展。1876—1894年,农业机器增加2.5倍以上。1864—1905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近50%,粮食产量增加1.6倍。马铃薯的产量增加4.5倍。劳动生产率也有了提高,在改革后的40年间,每个劳动者的粮食平均产量增加27%左右,马铃薯产量增加2倍以上。[12]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商品流转量与国内贸易市场扩大。农民改革初期,国内商品的流转主要依赖国内大多数农民从事生产的农产品。后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与交通的发展,农业商品率的提高,使更大部分的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同时,由于农民的税捐负担重与必须偿还土地赎金等因素,增加了农民对货币的需要,从而使他们更多地出售自己的农产品。
俄国农业生产发展后,还形成了专业化的农牧区,在各地出现了一些商业性谷物地区和畜牧业地区。这对增加农畜产品的商品交换起了很大作用。这从谷物的铁路运输的增长就可以证明。1876—1880年至1891—1895年间,6种主要谷物运输量平均增加了1倍多,谷物运输量在1861—1895年间增加了4.5倍。[13]
俄国国内市场的扩大,还与农民改革后俄国把土地变成商品有关。1863—1867年的5年内出售的土地为860万俄亩,1893—1897年的5年内出售的土地几乎增加了1倍,而且90年代的地价比60年代增加了2倍。[14]
还应看到,农民改革后,俄国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市场上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商品交换增加,市场扩大,从而大大冲击了自然经济,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断发展。
这里,还应指出的是,1906—1910年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从对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全俄播种面积,在前帝俄71个省和区,从1901—1905年5年的平均8830万俄亩增加到1911—1913年的9760万俄亩,谷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0.8%。同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更快,棉田扩大了111.6%,向日葵扩大了61%,甜菜扩大了39.5%,烟草扩大了18.5%。农业中使用机器的数量也增加了,从1900年到1913年使用机器的价值增加约3倍,但只是在资本主义化的地主和大的富农经济中使用。农业中使用的化肥也有较大增加,1900年进口600万普特(1普特等于16.38公斤),1912年进口了3500万普特,国内还生产了324万普特。谷物产量也有较大增长,1900—1904年谷物年均产量为39亿普特,1909—1913年增加到46亿普特,1913年为丰收年,谷物产量达到50亿普特,按人均计算为574.9公斤。由于农业的发展,其商品率也有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地主与富农经济的发展,以谷物为例,1913年地主与富农生产了全部粮食的一半(地主为6000万普特,富农为1.9亿普特),提供了全部商品粮的71.6%。与此同时,俄国农产品出口也随之增加,1911—1913年比1901—1905年年均增加60%。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成为俄国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要指出的是,俄国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其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商品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沙皇政府实行“饥饿输出”改革的结果,当时沙皇的口号是“吃不饱,也得出口”。[15]
从工业方面来看,现代化的进展突出表现在:一是逐步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向工厂的过渡。农民改革前,俄国工业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农民家庭手工业与城市小手工业。自17世纪后半期起,在俄国的手工业中已产生了类似工场手工业的作坊。18世纪初期,彼得大帝对工场手工业实行扶植与鼓励的政策。俄国工业在18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的过渡。与市场相联系的工场手工业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原始形态。到了19世纪上半叶,由于受到对外军事扩张与西欧产业革命的影响,俄国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趋势,这标志着在俄国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1845年已有工厂9994家,这个时期不少行业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1860年雇佣工人已达53万人,占工人总数的61.4%(其中加工工业的雇佣工人占87%)。棉纺织业在工业中发展最快,雇佣工人已占95%,并在19世纪初已开始使用蒸汽机。由于产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1860年的圣彼得堡成为机器制造业中心,已有15家机器制造厂。[16]俄国自19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二是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有了大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交通道路。为此,沙俄在农民改革的头10年里,把2/3的资本投入到了铁路建筑。铁路建筑的发展,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开始生产铁轨。在农民改革后的40年中(即1861—1900年),生铁的产量与石油产量迅速增长,几乎增加了10倍。三是出现了工业高速发展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俄国工业进入了一个巨大高潮时期。这一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工业的高潮,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俄国国内市场的发展,并且俄国已卷入世界市场。
第二,1861年农民改革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工业仍受到农村半农奴制与自然经济残余的严重影响,但进入90年代农民的分化进程加速了,城市人口与工业、商业的人口大大增加,对形成资本主义市场起了促进作用,亦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19世纪60—80年代俄国工业与整个经济的发展,为90年代后期工业高涨打下了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在70—80年代大规模修建铁路,对于今后的工业高涨具有重大的意义。1885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为26024公里,1890年为30596公里,1900年为53234公里,1885年至1900年的15年中,俄国铁路网扩大了1倍。这一时期,铁路平均每年增长2000公里以上。到1901年,长达7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已大体完工。[17]这条铁路对俄国欧洲部分与西伯利亚的经济联系,统一市场,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四,引进外资对工业的推动作用。在工业高涨时期,投入到俄国工业的外资增加了4倍,到1900年已达到了10亿卢布(1890年为2亿卢布)。从1896年到1900年,成立了19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1/4是外国企业。外资在全俄股份资本中的比重,在1890—1900年期间由1/3强增长到约占1/2。外国资本在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的比重则高达74%。南方的冶金工厂除一两家外,几乎全部属于外国股份公司。俄国从外国进口了大量技术设备。在工业和铁路的投资中,有25%以上是用于进口设备的。[18]列宁针对这一情况指出:“外国的资本、工程师与工人大批地移入并且继续移入南俄,而在目前的狂热时期(1898年),许多工厂也从美国搬到这里来。”[19]
第五,沙俄政府实行保护关税、发展国有经济与增加国家订货等政策,对19世纪90年代工业高涨也起了促进作用。沙俄政府利用国家拥有的大量土地与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掌握的全部军事工业92%的铁路投资,使国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也弥补了私人资本积累的不足。
由于上述原因,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就其速度而言,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俄国工业发展情况还可从以下材料中得到体现(详见表2-1)。
表2-1 19世纪90年代俄国发展概况
从表2-1中可以看出,10年内,企业数增加了18.3%,工人人数增加了66.5%,工业产值增加了1倍。在这一期间,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的产值增加了1.5倍以上。金属冶炼与能源部门增长速度更快,生铁产量从1890年到1900年增加了2倍(从5660万普特增加到17910万普特),钢产量增加了近5倍,石油产量增加了1倍。19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石油产量与美国相当,而到该世纪末甚至曾一度超过美国。机器制造业在迅猛发展的铁路建筑业带动下,也得到较大的发展。19世纪末,俄国已有569家工厂制造工业劳动工具,181家企业生产农业机器,有14家机车和车厢工厂。纺织工业也是快速发展的部门,从1890年到1900年,纺织生产的产品量增加了97.5%,织布生产的产品量增加了75.4%。这10年间,俄国棉纺织工业的设备,平均每年增加220000只纱锭和6400台织布机。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与当时俄国的下列因素有关:一是沙俄政府采取关税保护政策,二是俄国建立了自己的纺织业原料基地。
工业的发展,使得俄国国内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890年到1900年,俄国国内商品流转额几乎增长了1倍。在对外贸易中,谷物、糖、亚麻、木材、石油等产品的出口量大大增加。在工业高涨的19世纪末,俄国还建立起发达的资本主义银行信贷系统。到1899年底,作为俄国中央发行机关和最大的国内短期信贷银行的国家银行,在全国各地区已有9个办事处和104个分行。另外,贵族土地银行有26家分行,农民土地银行有39个分行。此外,还有42家商业股份银行,10家抵押贷款股份银行,116家信贷互助公司,241家城市银行,众多的储蓄银行网。
第六,在工业领域逐步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势就已出现,而在1914—1917年战争期间,国家垄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对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所撰写的《为了面包与和平》一文中指出:“发展成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在战争的影响下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现在达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已是贴近社会主义的前阶。”[2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现代化取得进展的同时,俄国在教育、科学等领域也有了很大进步。据官方统计,1856年共有45名小学生,占学龄儿童人口的9%,到1911年小学生已达660万人,占学龄儿童人口的50%。到1917年,俄国有大学12所,还有100多所专科学校。在科学领域,从农奴制废除到1917年前,俄国在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动物与生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学与艺术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这些对推进俄国现代化无疑有重大影响。
二 主要特点
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美欧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俄国已进入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但它在经济方面具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有着浓厚的封建特色
长期以来,俄国的资本主义,就是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直受着浓厚的传统的封建关系的束缚。俄国资本主义之所以被封建关系的密网紧紧地缠绕着,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不论是1861年的农民革命还是1906—1910年实行斯托雷平的土地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封建主义的土地关系,实际上都是以“地主方式清洗土地”,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另外,还应看到,俄国的大地主与工业资本家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俄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还有约一半的大地主同时兼管资本主义企业。就是在俄国垄断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封建剥削的方法,不仅继续存在,而且与资本主义剥削结合在一起,在农村经济中还占优势。还有不少垄断组织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半封建性质,例如,糖业辛迪加就是由制糖工业资本家与种植甜菜的大地主共同组成的。就是说,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除了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外,还存在着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者、宗法式的和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列宁指出,俄国经济的特点“一方面是最落后的土地占有制和最野蛮的乡村,另一方面又是最先进的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21]
第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与美欧国家不同。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封建地主反复的斗争和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摧垮封建统治,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俄国,对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关系的改革,一直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不仅不触及贵族地主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他们的利益加以保护,这自然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从而成为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从政治上来讲,沙皇长期实行的专制制度,所依赖的是贵族地主与大资产阶级相互勾结的联合专政。列宁把沙皇专制制度视为俄国封建残余中的“最大残余”,是“所有这一切野蛮行为的最强有力的支柱”。[22]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俄国经济中的农奴制残余及其浓厚的封建性都不可能消除。
(二)垄断与集中程度高
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虽晚于美欧国家,其经济亦比美欧国家落后,但它的垄断与集中程度要比美欧国家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一些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从20世纪开始,垄断组织成了俄国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到1909年初,俄国45个工业部门中共计有140个垄断联合组织,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有200个全俄或者省规模的卡特尔和辛迪加。银行资本也已高度集中,12家最大的银行集中了俄国所有50家股份银行80%的固定资产和债务,参与了90%以上的筹措资金和工业信贷的业务。俄国在垄断化的程度方面处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指出:“俄国的资本主义也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点可由‘煤炭公司’、‘五金公司’、糖业辛迪加等等充分证明。”[23]“五金公司”辛迪加(俄罗斯冶金工厂产品销售公司)联合了30家工厂,垄断了俄国冶金工业80%以上的产品;“铜业”辛迪加的各个工厂提供了国内90%的铜产量;在石油工业中,3家垄断联合组织控制了俄国石油开采总量的一半以上;独霸顿巴斯采煤工业的“煤炭公司”辛迪加控制了国内主要矿区采煤量的75%;等等。[24]1910年,俄国拥有工人500人以上的企业的总人数占了全部工人数的53.4%,同年美国则只占了将近33%。在俄国,拥有工人1000人以上的企业数目,从1901年到1910年增加了约50%;1910年在这些企业中做工的有70万人。在棉纺织工业中,有1000人以上做工的工厂1913年占了全部工人数的3/4。1900年,俄南部拥有工人3500人以上的工厂还只有3家,1914年这样的工厂已有9家,这9家工厂占了南部冶金工业动力设备总量的4/5、生铁产量的3/4、工人总数的4/5。[25]
俄国经济垄断与集中程度高,除了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外,还与其工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其他国家晚有关,它得到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与资本方面的帮助,从而加快了工场手工业向工厂的发展进程,这使得用外国机器装备起来的大工厂快速发展。另一个因素是俄国国有经济发展快,到了20世纪后,国有经济成了俄国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从控制大量国有土地、森林、矿山、铁路、军事工业和邮电等方面所获得的财政收入,1897年为4.84亿卢布,1913年增加到9.64亿卢布,增长了3倍,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由34%上升到60%。[26]这也表明,俄国的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的依赖性很大。
(三)对外国资本依赖程度高
在经济、财政上对外国资本依赖程度高是俄国经济的又一个特点。1900年外国投资占俄国国内全部股份资本的45%。1916—1917年间外资为22.3亿卢布,大约占俄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3。1917年前,全部外国投资的54.7%(约22亿卢布)用于矿山和冶金工业。在南方的冶金工厂除一两家外,几乎全部属于外国股份公司。在外国资本中,有一半属于法国和比利时。外资的大量引入,一方面促进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俄国沙皇政府与俄国资本依附于西欧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还使得俄国的燃料、冶金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受外国资本的控制。
俄国经济对外依附程度高的另一个表现是,政府的外债不断增加。1900年外债为39.95亿卢布,到1913年增加到54.61亿卢布,增长了36%。[27]
(四)经济落后
尽管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90年代的发展速度是快的,但如果和现代技术与文化水平下所能达到的速度相比则是慢的。这主要是由于俄国国内残存的封建旧制度比任何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得多,时间长得多。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俄国工业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直到十月革命前的1914年,它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14年俄国国民经济固定资产的结构是:农业占53.7%,工业、交通、商业、实业总共占46.3%;国民收入中农业占53.6%,其余占46.4%。[28]1912年城市人口占全俄人口的14%,农村人口占86%。从1914年1月1日俄国国民财富的构成来看,农业、林业和渔业占首位,为34.8%,而工业只占8.8%。[29]还应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十分落后。1910年俄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只及德国的1/9、美国的1/20。[3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农业中完全没有拖拉机、电犁和其他新技术。保留了300万张木犁、790万个木索哈,只有81.1万台收割机和27万台蒸汽机。俄国农业中机器和畜力之比为24:100,当时,英国为152:100,美国为420:100。化肥使用量方面俄国也明显落后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实际上自己不能生产矿物肥料。俄国人均生产粮食为26普特,而当时美国为48普特,加拿大为73普特。[31]1909—1913年俄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每一俄亩为45普特,只及法国的1/2、德国的1/3。农业的商品率也不高,就是在大丰收的1913年也仅为26%。至于俄国农村文化水平的情况更为糟糕,到了革命后的1920年文盲率仍高达70%。
第二,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增长速度虽曾一度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整个工业水平不高,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详见表2-2)。
表2-2 俄、美、英、德、法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份额
从表2-2中可以看到,1913年俄国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份额仅为5.3%,比1896—1900年的5.0%并没有提高多少。至于工业产品的产量水平也很低,只及法国的1/2.5、英国的1/4.6、德国的1/6、美国的1/14。俄国的生铁产量几乎只及美国的1/8,煤产量只及美国的1/10。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更低,1913年俄国按人均计算的电力为11千瓦时,而美国同期为俄国的20倍以上,煤约为美国和英国的1/33,生铁为美国的1/12.5、英国的1/8.3,棉织品(坯布)为英国的1/13,等等。1900—1913年期间,俄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的1/10。[32]
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并没有建立起发达的机器制造业,大部分机器依赖进口。在进口的工业产品中,机器设备要占进口总额的30%—35%。俄国最为发达的纺织工业中有70%以上的机器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俄国的机器制造在工业生产总额中只占7%。工业的落后,在工业的部门结构中也得到明显的反映(详见表2-3)。
表2-3 俄国工业生产的部门结构
从表2-3中可以看出,1913年,纺织、食品、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其产值占俄国工业总产值的59.5%。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经济特点对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对俄国经济如何改造,如何通过转型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影响,亦必然会引起各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列宁指出,“由于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前进时所处的条件不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条件和形式“必然是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33],“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经济占优势”[34]。列宁谈到俄国时写道:“毫无疑问,在一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的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要采取特殊的形式。”[35]
[1] 王元龙:《现代化的特殊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5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3] 《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5页。
[4] 《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5] [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汪剑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6] 有关俄罗斯领土扩张与军队情况的资料,是左凤荣为笔者提供的,特此说明。
[7]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2页。
[8] 参见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128页。
[9]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
[10] 参见[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郑彪等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11]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12]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13]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14] 参见[苏]波梁斯基等主编《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上册,秦文允等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276页。
[15]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201页。
[16] 转引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78页。
[17] 参见[苏]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二卷,山东大学翻译组译,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524页。
[18] [苏]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二卷,山东大学翻译组译,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529页;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19]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8页。
[20] 《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页。
[21] 《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0页。
[22]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5页。
[2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24] 参见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一卷,复旦大学经济系等部分教员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6页。
[25] 参见[苏]波梁斯基等主编《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上册,秦文允等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397—398页。
[26] 参见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7页。
[27] 参见[俄]A.H.雅科夫列夫主编《20世纪初的俄罗斯》,莫斯科俄文版,新时代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28] 转引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修订本),第112页。
[29] 参见[俄]A.H.雅科夫列夫主编《20世纪初的俄罗斯》,莫斯科俄文版,新时代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30] 参见[苏]波梁斯基等主编《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上册,秦文允等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392页。
[31] 参见[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郑彪等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8—99页。
[32] 参见[苏]波梁斯基等主编《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上册,秦文允等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396—397页。
[33]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页。
[34]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
[35]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