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融资到企业IPO实施全案:这样做你的企业也可以上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资金短缺并非资本的“瓶颈”,关键看创业者的思维

在走向资本的过程中,很多创业者认为,企业资本的“瓶颈”就是企业资金短缺,以致无法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和进行多元化发展。事实上,企业出现资本瓶颈的根本原因并非资金本身,而是没能对接资本市场。

借力资本市场是创业融资发展的第一要务,而资本市场的最大功能就是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是资本与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知识,忽视了融资技巧,没有金融圈子,要想赢得竞争,是异常艰难的。因此,要想破解企业融资的“瓶颈”,创业者就要拥有资本思维,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那么,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才能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在讲解创业者具备的资本思维之前,我要先向大家说明一下何谓“资本思维”。

什么是资本思维

关于什么是资本思维,我可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大家,那就是“天下财为天下人所取,天下财为天下人所用”。这句话包含以下三层具体的含义(见图1-4)。

图1-4 资本思维的三层含义

有人说,在“剩者为王”时代,要先剩下来,再持续发展,再为天下人做天下事。然而在资本经济时代,正确地对待财富,正当地追求财富,合理地使用财富,才是正确的资本思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知道了什么是资本思维,那么创业者应该如何构建资本思维呢?

创业者构建资本思维的3个维度

通过近几年对创业者的调查及研究,我认为,如果想在竞争中提升企业的盈利率,就要从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和协同思维这3个纬度来构建资本思维(见图1-5)。

图1-5 创业者构建资本思维的3个维度

杠杆思维

什么是杠杆思维?所谓杠杆思维就是:以小的资本撬动大的资本,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简单地说,就是负债经营。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弥补创业企业资金的缺陷,做到先发制人,成功抢占市场。例如,你的企业净利润达到20%,你自己拥有的资本投资1000万元,你能获得200万元的净利润。如果你融得4000万元,举债利益率为10%,你需要支付400万元的利息,但这4000万元却能为你带来800万元收益,减去400万元的利息,你还能获得400万元的净利润。外加4000万元的负债经营,你就获得600万元的收益。

这就是杠杆思维产生的作用。一流企业和二流企业的区别,就在于创业者能不能运用杠杆思维。当然,我要提醒创业者的是,在利用杠杆思维时,一定要权衡企业的负债率。如果企业的经营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时,可以适当加大负债经营的比例;如果负债过重,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则会直接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

市值思维

所谓市值思维,就是依靠企业的资本价值来促进扩张。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对于自己企业的资本价值感到困惑。有的创业者是这样计算自己企业的资本价值的,即企业总资产减掉负债以后的资产净值的价值。很显然,这样的思维是错误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相信你一下就能明白:什么是企业的资本价值?例如,你的企业有1亿元的净资产,但这1亿元并不只值1亿元,因为你的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3000万元。如果按照1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的话,你的企业可以卖到3亿元。市值代表了企业未来的赚钱能力,优秀的企业家都不会认为企业的资本价值是虚的。

关于这一点,坊间流传这样一个关于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故事。有一次,李嘉诚宴请公司的客人。吃完饭结账的时候,李嘉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2万元买单。在场的人都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道:“如果这顿饭由我的公司买单,那么公司就多了2万元的支出费用,相应的,净利润就少了2万元。按照现在股市3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我的企业市值无端少了60万元。”

协同思维

协同思维不是以经营资源的共享、交叉销售为目的,而是以各业务间金融资源调配、内部融资为目的的资本运作。纵观如今处于行业顶端的企业,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总部能够掌控金融资源的内部配置,通过不同业务的组合可以重新分配现金流与投资,并且获得比公开资本市场更高的效率。

例如,马云在阿里巴巴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并不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投资,如果投资失败,只会给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带来影响,却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后者却正好相反。

如今,野蛮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是拼真本事的时代。在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创业者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运用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和协同思维来构建资本思维,才能博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