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名字。这种魔力从“施米特幽灵”、“施米特神话”、“施米特谜团”、“施米特的挑战”等语汇中即可看出。施米特曾徜徉于学界与政界之间,名气颇大。他是著名的公法学教授、政治理论家,但因一度与希特勒政权有染而备受指责。他拥有来自各个政治派别的倾慕者,也受到无数学者的批评与攻击。在20世纪政治理论家中,施米特堪称遭到误解最严重的一位。人们给施米特赠以各种名号,贴上各种标签,以多种方式讲述“施米特的故事”,推测施米特著述的意图,各执己见,莫衷一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颇多,较为重要的原因首先在于施米特独特的著述风格。
施米特的作品往往既包含对现实问题的评论,又包含丰富的历史叙述,既有法律、制度及实践层面的讨论,又有思想、观念及哲学层面的分析。在错综复杂的叙述中,他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主旨,而是让社会政治现象充分展示,让问题自行暴露,他每每打开一扇窗,却又随即因担心风雨打进而将之关上。施米特的作品文风活泼,读来令人激动,绝无沉闷乏味之虞,却不是浮泛之论,其间奥秘并非一眼就能看透。施米特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散文诗式的学术作品,这也是施米特文学天资的体现。而施米特独特的写作风格部分也可以用列奥·施特劳斯所说的“迫害与写作的技艺”来解释,毕竟,在某种缺乏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写作需要一些“技艺”,真实的观点必须隐藏起来,某些与时俱进的套话是为了掩人耳目以逃避当局的迫害。我们在阅读施米特于纳粹统治时期写的作品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然而,施米特写作风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施米特基本的学术观点相联系。施米特曾明确表示构造体系化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不想构建某种宏伟体系,也不想采用名言警句的方式,而是以一种现象学的方式去讨论问题,找到通往现实之路。他曾经如此说过:“除了保持概念和指称事物之名,理论家别无可为。”他的作品并不致力于导向某一明确无误的结论,更不致力于构想某种国是纲要、施政蓝图,而是力图展示问题之所在,因为“任何回答都取决于问题的提法”。实际上,施米特是一个维护学术自由的人,他对问题实际上持一种相当开放的心态。他说:“我欢迎一切真正的对手,不避开任何在科学真理之途上与我对立的人。”我们在阅读施米特的著作时,首先要考虑到施米特著述的风格。
施米特著作遭到误解,还在于人们往往将施米特的著作不恰当地与其行动联系起来。对于历史事件中人物行为动机的揣度,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施米特与纳粹政权的一度合作,给他的人品抹了黑,由此他被不少人想象为邪恶、狡猾的投机者,一些学者认定施米特缺乏必要的严肃与诚实,他的论著、自述甚至日记都不必太当回事。如此,施米特的意图便无法由其所著所言得到确证,这便为诠释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解释施米特大开方便之门。然而在笔者看来,施米特著作是严肃的学术作品,是值得仔细研读的经典文本,作为公法学教授,他写了很多作品,有的发表有的未发表。他表面上与现实政治事件的瓜葛并未冲淡他在学术上的克制。随着时间的流逝,施米特的著作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它们没有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而是不断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拿起来阅读。
在这本书中,笔者致力于描绘施米特政治思想的原貌。本书将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恰当语境,探讨施米特著述的主旨。笔者在此不想讲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施米特的故事,也无意揭露施米特鲜为人知的一面,只是试图理解施米特的基本关怀,把握施米特作品的内在精神。对于施米特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这种做法可能较为合适。一当我们弄清施米特的本意,还施米特以“庐山真面目”,围绕施米特而产生的争议也就自见分晓。当然,这一“理解”的过程无疑是十分艰难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对施米特的主要著作进行解读,要对施米特思想演变的历程进行整理,要留意史学界研究施米特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纷争及漫无边际的形而上学发挥,避免各种“虚构”或“推测”。笔者将努力不带偏见地去接近施米特的心灵深处,试着去体会施米特字里行间所反映的精神体验。这也意味着,笔者以一种相当程度的“同情”去理解施米特,力求像施米特那样去展开思路,宁愿冒丧失自己立场、失去批判意识乃至被其俘虏的危险。因为在试图批评指摘施米特之前,任何人都必须首先问自己:“我对施米特的了解有多少?我读懂施米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