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应用语言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3 “对外汉语教学”定名问题

一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实质上是一个学科定位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这项事业始自20世纪50年代,它的名称则出现得相对晚一些,明确地提出是在1982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筹备会议上。同时还提出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两个名称。后两个名称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当时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这两个名称句法不符合汉语习惯;第二,难以将它们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区分开来(刘坚,1998)。

但是20世纪末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也开始引起争执。这种争执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跟一些海外华人子弟对“对外”的说法不满有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子弟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20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并留居海外人员的子女也成为外国留学生队伍中的成员。这些人的语言背景很复杂,有的无汉语背景,也就是说,家庭里没有人使用汉语,汉语的确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有的只有汉语方言背景,比如广东话、闽南话等,汉语普通话也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有的有一定汉语普通话背景,但程度相差很大,从会说几句话、认一两个汉字到没有基本的交流问题、可以读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他们中许多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口语中戏称的“老外”。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来自海外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研究者。由于“对外汉语教学”跟“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等词语在“对外”这个语义上有共性,具有以中国为主体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含义。因此,随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趋向“国际化”(朱志平,2006),有时的确难以用它涵盖各种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和研究。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跟“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有关。随着这个学科的日益成熟,一些界内人士也感到,由于这个词语可与“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并称,它就更多地接近于“对外交流”一类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行为,似乎跟“学术研究”有一定距离。当它要作为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并称的时候,这种“距离感”就更明显。

循着历史的轨迹来看,实事求是地说,“对外汉语教学”之所以带上了“对外”这个字眼,是由于这项事业的发生、发展一直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中国对外交往频繁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就迅速发展;在中国对外交往缩减时期(比如“文革”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就停滞不前。在语义上,“对外”是与“对内”相对而言的,它既反映了这个学科产生之初的“对外交流”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内外有别”的观念。所以,随着海内外汉语教学的合流和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个称谓的不合适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1997年,“对外汉语教学”归口“应用语言学”,正名的问题被再一次提到桌面上来。也有学者主张将“对外汉语教学”归口教育学(刘珣,2000)。不过,“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概念,从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考虑,这个名称改变与否还跟语言的社会选择有关,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几次讨论中确定下来。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外语教学”,也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有鉴于此,为了便于与有关各种理论衔接,本书采用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这个简称。理由我们在“致读者”中已经叙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