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倪岗老师的上一本著作《语文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我就一口答应写序的。那一本著作的三个关键词——“选文类型”“任务分析”“学案教学”,其中的“选文类型”跟我的研究有直接关系,而且记得最初拟的书名似乎也是凸显“选文类型”的。自己的研究对一线教学有点用,这是最大的褒奖;当时一兴奋,准备好好读书稿,好好写一通,好好研究研究一线创造的经验,好好说一说学习书稿的体会和启发。但后来……后来……一拖……再拖……拖到……拖到……不用写了!倪岗老师给我寄来了语文出版社的那本大作!
可能是为避免我再陷难堪,这次,倪岗老师早早把电子稿发给我。而我,确实也时时提醒自己:一定好好拜读,一定好好写一通,一定好好研究一线创造的经验,一定好好说一说学习书稿的体会和启发。但后来……后来……一拖……再拖……拖到……拖到……再不写就又不用写了!
真不甘心。与上一本著作的感觉一样,一看目录就知道大有名堂:阅读课程内容、写作课程内容、课外阅读课程内容——都是我关注的、十分想在一线教学中看到突破性进展的课题。所以……所以……郑重其事,好好拜读、好好写一通——与书稿形成实质性的对话,并希望在对话中发展对问题的认识。郑重其事,便不敢随意动笔,便要待好好读后再写,偏偏时间不知去哪儿了,于是便又后来……后来……拖到……拖到……
其实,倪岗老师的这部著作,与上一部著作一样,本来都不需要我或其他人置喙的。倪岗老师自谦“跟着讲”“顺着讲”,也自信地“自己讲”,而书中的一篇篇、一页页,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阅读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实施、写作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实施、课外阅读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实施,倪岗老师都讲出了名堂——不,是做出了名堂;而且是带领宝安区众多的初中语文教师,积十年之功扎扎实实做出了名堂。
我很看好倪岗老师的所作所为。依我的判断,至少在“语文课程理解”这一项,倪岗老师是专家教师的水准。
今年9月,我主持的课题《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教学》历经三年终于完成初稿,初稿的内部审稿会,特邀两名课题组之外的专家教师担任审稿专家,一名是上海市松江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谢江峰老师,一名便是初中的倪岗老师,并请倪岗老师为“国培计划”综合改革项目“上海市中学语文项目式研修”的学员(教研组长)讲学,介绍深圳市宝安区的课程建设实践,可惜倪岗老师因单位原因未能与会和讲学。此后,凑巧宝安区初中语文教师到杭州师范大学异地研修,邀我讲的课,就是介绍《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教学》,在这次课上,我解释了为什么邀请倪岗老师任审稿专家并讲学:
《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培训课程目标,相当于教学能力标准,共20个核心能力项,第1项是“语文课程理解”,有7条能力指标:
1.树立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在语文课程内达成的观念,正确处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2.理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进行“语文学习”的课程意识。
3.理解语文课程各学习领域及其相互关联,全方位地实施国家语文课程。
4.理解课程目标的不同类型,正确把握语文课程以“能力目标”为主的学科特点。
5.理解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6.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防止把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套用为一篇课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7.理解文选型阅读教材的特性;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活动型教材的作用;能专业地使用语文教材。
对照上述7条能力指标和我们研发的可自我诊断该项能力水平的《自我反思参照表》,可以判定:倪岗老师在“语文课程理解”这一项达到了四级水平,即在这一项上胜任培训者的专家教师水平。我的解释及对倪岗老师所作所为的评价,获得来自深圳宝安近50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高度认同和热烈掌声。大家的掌声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7条能力指标及《自我反思参照表》能力水平描述的信度和效度;也就是说,说倪岗老师在“语文课程理解”这一项是专家教师水准,并非我个人的一己私念,而是同行依据《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能力指标所达成的共识。
如果假以时日,倪岗老师的这部著作,包括上一本著作《语文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我能在好好读的基础上好好说一说学习书稿的体会和启发——与书稿形成实质性的对话,并希望在对话中发展对问题的认识——我想我多半会从“语文课程理解”这一话题加以阐发和论述的。我也建议阅读这部书稿的语文教师,从“语文课程理解”的角度来研读书稿中的系列论文,从中获取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