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自信”作为战略的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仅仅一个多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这反映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发展路径。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了解当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状况,分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制约因素,才能找到实现任务目标的有效对策。
一、 “文化自信”战略的形成脉络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并将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三个自信”。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首次将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作为一个整体集中提出来,指出在坚定“三个自信”的同时,“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2014年1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澳门师生座谈时又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文化自信”,并且首次用“三个更”形容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充分说明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足见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决心,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二、 “文化自信”战略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提出稳固“根基”的大思路,主要包括“一条道路”“一项改革”“四个自信”“四种形象”“树立四观”。“一条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项改革”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个自信”,就是“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四种形象”,就是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树立四观”,就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由此,形成了当代我国文化强国的宏观战略构想。
如果说文化自信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文化,文化自觉是以怎样的视角认识文化,文化自强则是以怎样的思路发展文化,三者紧密相连但又有各自的独特性。
学界对文化自信的概念厘定和内涵阐释无统一认识。云杉是最早关注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人,他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哲学层面上看,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从文化客体的心理出发,刘林涛将文化自信界定为: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刘芳认为,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王泽应也认为,文化自信源于并依赖于人的主体精神自信和本质力量的自信,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因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的精神追求及其创造的产物。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文化自觉不是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搞文化对垒或文化冲突,更不是奉行文化独尊,而是在于促进文化交流、文化共处、文化促进等。费孝通用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高度概括“文化自觉”历程。不同于费孝通文化社会学的角度,云杉从唯物史观出发,指出文化自觉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的提升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因此,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既有助于克服文化独尊和盲目文化自傲,也有助于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正如启瑄所认为的,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有正确的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有全面协调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