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再见事实求是
五三四厂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尽职履责,照章办事。物我两异,结构僵化。洛远以自己在五三四厂的五年工作经历为基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以这让他每次进厂当看到厂门口那明晃晃的“诚信敬业创新超越“八个大字时都忍不住想要笑。
洛远除了顶雷事件成为了一个不好的开局外,后期的工作基本就能够做到循规蹈矩,风平浪静了。宋主任对他的意见一直没有消除。一是因为洛远那个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岗位职责第十二条外“,二也是因为和谢部长的宿命之战还没有分出一个结果。
洛远话里话外地也听谢部长谈起过有关宋主任的事情。不得不说谢部长谈话的手段就要比宋主任高超多了,所以在洛远看来有关宋主任和谢部长的战斗,如果说宋主任还在吹响战斗号角的话,谢部长却已经得胜班师了。
神州储运骨子里其实是个小公司,规模小,组织层级扁平。综合管理办公室除了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外,很多公司的事务也是由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出面的。
不管过的顺心与否,洛远对能来到管理组是心存感激的。之前说他通过学习规章制度来建立储运公司的理论模型完全可以在做管库员时期实现,但是如果想要将储运公司的模型再次剥离,成为对单纯公司这个概念的运作模型,就只能是在综合管理办公室这样的部门了。
洛远在办公室目睹了员工从招聘录用到解约离职的全部过程。无论是合同的签续还是日常表现的奖惩,无论是薪资福利的发放和还是病事丧假的办理,无论是工伤事故的处理还是各种税费的缴存,那些原本在洛远大学时代只存在于理论文字中的活动,一个个都成为了洛远眼前鲜活的事例,让原本存在于洛远知识体系中的管理脉络从二维平面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
这里面洛远尤其要重点提一下,由神州储运发起施行而他也参与其中的安全标准生产体系审核及综合管理体系审核。更像是为他一下子打开了一扇提高知识能力层次的大门。
也许会有很多人对着两个名字并不熟悉,那么将后面的综合管理体系换一个更为通俗的说法相信就没有人会不知道了,综合管理体系就是之前频频见诸于电视和报端的ISO认证,全称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至于安全标准化生产体系,顾名思义吧,我只告诉你一点,即它是由国家安监局主导的。
这两个认证神州储运自然是都通过了。按照我大天朝的文化土壤,过是正常,不过才是稀奇吧。
提到这两个审核,倒也不是说要吐槽神州储运有多菜,距离合乎人家的标准有多远,而是因为这两场体系审核让洛远走出了之前拘束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桎梏,让洛远眼中的的企业运营,或者说运营的企业,这个概念更加丰满起来,是一种大踏步的提高。
2016年,洛远调整了宿舍,新舍友赵塞雷是五三四厂转向架车间的年轻调度员,年纪要比洛远还要小上好几岁。初次的交谈赵塞雷问了洛远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说洛远怎么来的五三四厂。
单身宿舍里住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五三四厂走校园招聘来的,洛远其实很疑惑他为什么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过毕竟又不是什么不能谈的秘密嘛,所以洛远笑称自己是走后门来的。赵赛雷听到洛远的回答之后有过一丝明显的如释重负。洛远虽然注意到了他的神色变化但是也没有特别在意。当然了,这让后来他弄明白赵塞雷为什么问那个问题时报以了一笑。
难怪鲁迅先生会成为文学大师呢,他一个阿q精神可是把国人性格刻画到了骨子里。
赵赛雷属于那种穿着非常时髦的人,洛远对他的第一印象里最强烈的就是他那一身的名牌,后来经过初步交谈也看出人家是一个家境殷实,自小生活无忧,父母虽然不是土豪但也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人。
成长环境差这么大,看待人生和世界的基准都不一样,想要成为朋友的难度委实是大了点。洛远不想去攀这个近乎,而赵赛雷自小就是上怼天,下怼地,一不高兴怼空气的脾气,更不会特意却接近洛远了。所以在洛远和赵赛雷的相处上呈现了一种诡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态势,虽说是彼此之间都持一个君子之交的态度,但因为毕竟一起住嘛,就算再不热烈也难免会有一些谈论。虽然赵赛雷没有说但洛远还是从他的话里话外发现他竟然是走五三四厂副总的关系到这里来的。这个后台有点硬啊。
赵赛雷显露出来的后台一下解答了洛远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就是两个人第一次相见时赵赛雷对他的提问,第二个则是赵赛雷经常提到的,他明明经常一不高兴就甩转向架车间主任脸色,为什么他们车间主任却仍然对他非常客气。
这种后台洛远比不了就是比不了。五三四厂并不是什么高工资高福利的企业,对于校招来的大学生有留下的,但更多的都是借着五三四厂的户口代理权将神都的户口落实后就拍拍屁股走人。
赵赛雷的大学生涯估计也没学到什么正经知识,洛远在和他的交谈中发现对于自己而言很多常识性的知识,赵赛雷都一知半解或者说闻所未闻。但即使是这样,架不住人家有一个有实力的亲属,敏锐的为他选择了五三四厂这个跳板,并且安排赵赛雷利用五三四厂工作的不饱和报考了在职研究生。
以洛远的眼光看虽然年纪相差的不多但是作为一个自小顺风顺水长大的人赵赛雷很多考虑问题的立场都有问题,但是架不住人家是站在自己的实事求是基础上发言的,人家就是有后台,人家就是不用顾虑,你如果非要让人家用你的方式思考,完全就是不客观了嘛!
以客观的实事求是而言,赵赛雷是在等着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到他舅舅的公司工作,所以当他问洛远将来怎样打算的,准备什么时候离开五三四厂的时候,洛远茫然了。
那么他要离开五三四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