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中长期视角

一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历史回顾

我们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做一简要回顾。

图2-1 1978年以来的GDP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观察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我国经济大致经历了三个完整的回落与上升的周期,并且均呈现大致的“V”字形态,以及半个周期即2007年以来见顶回落后在逐渐探底,至今尚未结束。

1.1978~1984年。这一轮周期的波峰是1978年的11.6%,波谷是1981年的5.1%,其中,下降年份3年,下降幅度6.5个百分点;上升年份3年,上升幅度10.1个百分点。

2.1984~1992年。这一轮周期的波峰是1984年的15.2%,波谷是1990年的3.9%,其中,下降年份6年,下降幅度11.3个百分点;上升年份两年,上升幅度10.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的下行和上升幅度之大均创历史记录,大起大落的特征明显,显示出十分的不稳定性。

3.1992~2007年。这一轮周期的波峰是1992年的14.3%,波谷是1999年的7.6%,其中,下降年份7年,下降幅度6.7个百分点;上升年份8年,上升幅度6.6个百分点。这一轮周期历时最长,达15年,但下降和上升的幅度均较以往大为收敛,稳定性有所增强。

4.2007年至今。这一轮周期迄今已运行了8年,波峰是2007年的14.2%,波谷似乎还未真正探明,2014年实现7.4%, 2015年继续下行至6.9%。此轮下行已整整8年,是四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下降幅度为7.2个百分点,仅次于第二次回落。尽管这次下降幅度并非最大,但持续时间最长,而且这次下行还在进行中,且2015年的年度增速6.9%已创出自1991年以来的新低。这一轮周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向新常态时期的过渡阶段,经济增长正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减速。

二 1978~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前30年,即1978~2007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以接近10%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以下五个方面。张明:《探寻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动力》, 2015年6月演讲。

1.劳动力数量不断增长和结构变化所释放的巨大人口红利

过去30多年中,因我国实行了极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整个社会总人口数量的比率不断上升,降低了被抚养人口的占比,增加了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数量,由此推动了经济增长。另外,大规模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到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又由于中国农村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显著低于城市,这就使得上述劳动力的流动压低了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使中国获得了发展制造业的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廉价劳动力成本与世界市场相结合,外向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使得中国迅速成为全球工厂。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原因。

图2-2 中国劳动人口比例、总抚养比及GDP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家庭教育的较高支出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快速积累

过去30多年内,中国的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而又深刻的大变动之中,被压抑了许久的各种力量都在寻找释放的出口。在这一段时期内,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相对1978年之前变得很强劲,每一个个体都有很多机会且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阶层的跃迁。因此,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愿意将相当多的钱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很可能从草根阶层进入城市的中上阶层,甚至可以带动一家人进城,从而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潜在回报率很高,这就使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变得较快,从而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这一经济逻辑的背后,还有千百年来我们这个社会“尊师重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大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

3.庞大的市场需求和高投资率所带来的快速实物资本积累

过去30多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的经济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快,是因为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带来的高投资收益率和高储蓄率带来的高投资率,这两方面因素使得我国的实物资本积累得以快速完成。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者互为因果,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有利可图。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正赶上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外部市场的强劲需求也助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中国实物资本积累比较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企业的融资成本较低。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长必然使净储蓄者的比重不断增加、净消费者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而使得包括家庭、企业以及政府在内的国民储蓄率不断提高,较高的储蓄率得以支撑较高的投资率,从而抑制了融资成本的上升。

图2-3 储蓄率、投资率与GDP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4.后发优势带来的技术快速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提高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作为一个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极为明显的技术落差,较低的技术水平使我们可以引进、消化、吸收、改良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技术,借机实现技术升级。总之,明显而巨大的后发优势,使我们的技术进步速度较快,加之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使得过去3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较快,从而不断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快速成长。

5.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所释放的巨大制度红利

改革开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创举,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重大调整,是通过经济制度的整体再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新塑造增长动力,充分释放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探索。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城市的放权让利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再到中国加入WTO,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无一不是打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释放了经济制度变革创造的巨大能量。通过改革开放,中国抓住了战后世界范围内这一次难能可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初步形成了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多层次现代市场体系,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立法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农村、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体制和格局,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全方位开放型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从总体上为中国在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三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中的若干亮点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整体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基本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但是从新常态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幅度不断收敛,2012~2015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7%、7.7%、7.4%和6.9%,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的良好态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在孕育着新的突破。一方面,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2014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这是继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来,继续延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实际增长7.5%。

图2-4 2008~2015年季度经济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2-5 2008年以后GDP构成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占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总体仍较为平稳。2015年12月,PMI为49.7%,在2015年1月和2月短暂跌破50%之后,连续五个月缓慢上升,但自同年8月起又连续两个月跌破50%临界点,表明我国制造业运行尚未完全企稳,增长动力仍显不足。2015年12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高于临界点4.4个百分点,也稍有下滑,表明非制造业总体活跃程度也有所放缓。

图2-6 2008年以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2-7 2008年以后PMI与非制造业PMI走势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是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态势比较明显。2015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这些变化都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经济增长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

此外,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同时,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但并未影响就业市场的相对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万人。2014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2013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略高一点,2015年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2015年9月,调查失业率为5.2%,较前几个月略有上升。

图2-8 2008~2014年全国就业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014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吸纳就业人数较多,发挥了就业“吸纳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的作用非常明显。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同比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速,有力地带动了就业。2015年的情况显示,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是物流、快递等劳动力需求较多的行业,未来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二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近两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不只是比重在下降,而且绝对量也在减少。2008~2015年,15~64岁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分别为9.65亿人、9.74亿人、9.99亿人、10.02亿人、10.03亿人、10.06亿人、10.04亿人、9.88亿人。其中,2014年比2013年减少了145万人,2015年比2014年减少了1576万人。这意味着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劳动力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就业的压力不断缓解。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转向趋好,是我国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经济持续下滑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考虑到供求结构、产业结构这些深刻的变化,整个经济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是在加强的,对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是在增加的,就业形势将不断改善。

图2-9 2008~2014年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2-10 2008~2014年劳动人口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