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野钓实用妙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野钓先要辨别水质

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的优劣决定着鱼的生死存亡。

水质就是水的质量。对鱼来讲,水质应包括水中的溶氧量,水的酸碱度,盐分的含量,清浑度。对鱼生长有利的物质,如水生植物、藻类植物、软体动物、蚌壳类、植物的碎屑……对鱼生长的有害物质,如死水、污水、工厂中产生的废水……

野钓时必须要仔细观察辨别水质,然后考虑可否在此水域施钓。

(一)影响水质的因素

1.该水域所处的自然环境

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包括是否开阔、阳光照射的时间,四周是否有高山遮挡,水域是处在峡谷之中或是处在平原之上。

水域四周是否有进水口、出水口。因为有进水口、出水口的水是活水,否则就是死水一潭。死水是不利于鱼的生长的。

2.水生植物的影响

水生植物包括多种,如浮萍、水草、青草、苇草等。水生植物的稀疏、浓密会影响到水质。水草、浮萍若过于浓密,水面几乎被这些水草覆盖,水见不到阳光,也是死水一潭,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向水中渗透,水中自然缺氧,会严重影响鱼的生长。

3.人为的污染

若水域的周围有工厂,工厂排出的含有化学成分的污水流入水中,会严重污染水质。若四周有居民的生活区,有餐馆、酒店,人们生活中的污水、泔水流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

据有关资料介绍,近些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泊的水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700多条主要河流中,有50%的河段受到污染,尤其是在各个城市附近及下游的水域受污染最严重。

(二)适合垂钓的水域

1.自然环境好的水域

水面无论大小,四周没有高山,或者没有三面环山使水面处于峡谷之中,而是四周较为开阔,阳光照射水中的时间长,早上可以迎日出,傍晚可以落晚霞,由于环境开阔,风可以吹到水面,使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阳光充足,使水中的植物生长迅速,植物的生长不但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还有利于小昆虫类动物生长,而这些小昆虫就是鱼的食料。

水域的周围最好有树木、竹林、菜园、打谷场、住户。因为树上有小昆虫、花类、种子类落入水中;树上可以落鸟,树上的鸟有鸟粪落入水中,这些都是鱼的食物来源。周边的打谷场、菜园,风常常可以将种子、花朵、草叶刮进水中,这些也是鱼的食料。

周围若有住户,人们在水中洗涮,为水中的鱼增加了食物来源。有住户,自然有家禽家畜,尤其是鸭鹅离不开水,会将粪便留在水中。鸭鹅在水中游动、嬉戏,会使水产生波浪,动态的水会增加溶氧量。鸭鹅游动扑翅,钻入水底寻觅食物,会使水底的小昆虫、小虾浮到水的中下层,便于鱼儿觅食。猪、牛常下水卧水,也会留下大量的粪便,这些都是鱼的食物来源。鲤鱼喜肥沃的水,更贪食牛猪的粪便,这些地方是钓鲤鱼的最佳钓点。

有人或许担心鸭鹅的游动打破了水面的安静,会惊吓鱼儿。实际上,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已经习惯了,或许已与鸭鹅“结交了朋友”,因为有鸭鹅就有它们的食物。但是,往往也有这样的情况,有鸭鹅的水塘里有时并不易钓上鱼,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鸭鹅的粪便太多,使水成了“肥水塘”,鱼习惯吃鸭鹅的粪便,会对人们投下的饵料感到“陌生”而拒食,这时最好不要用蚯蚓类的“荤饵”垂钓,用各种面团类饵料垂钓,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2.有进水、出水的水域

有进水、可出水的塘,可促进塘水“新陈代谢”,新鲜水的加入使水也充满“活力”,氧气充足,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鱼有逆水洄游的习惯,鱼嘴张口对着迎面而来的水流,可以不费力地让水流进口中,以吸取水中的食料。因为是流水,水中溶氧量丰富,这也是鱼儿喜欢流动水的原因,水流通过鱼鳃再流出,增加了鳃小片吸收氧气的机会。因此,若是水中有活水流进,将饵料投到流水处,钓鱼效果会十分好。

3.水色正常的水域

水的颜色反映出水的质量,好的水色适宜鱼的生活栖息。水的颜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有经验的垂钓者可以分辨出哪些水色适宜垂钓,哪些水色不适宜垂钓。适合垂钓的水域的颜色应该是淡绿色、淡黄色的水。呈淡绿、淡黄两种颜色的水域,水质较好,若塘水较深,空气也可以吹入塘中。这里环境开阔,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中的能见度在20厘米以上,无腐臭气味。淡绿的水体,说明水中草鱼较多,也可能有较多的水生植物。因为草鱼吃了绿色的水生植物后排泄的粪便也是绿色的,草鱼多,排泄的粪便自然多,因此使水色变绿。在水面可以见到呈长条状、块状的草鱼粪便。

淡黄色的水体中鲤鱼可能较多。因为鲤鱼有拱泥游走觅食的习惯,水底的泥土被拱动后会翻起黄色的浑浊泥浆。泥浆一多,水色自然成淡黄色浑浊状了。有句谚语叫“绿汤钓草,黄汤钓鲤”,形成这两种水色的原因是不同的鱼改变了水的颜色。若是藻类植物多,水色也偏绿。手伸进水中,应在20~30厘米的深度可以看到手掌,若在10厘米以内就看不清手掌,说明水过于浑浊,能见度差。水色也与周边环境、植被情况有关系。若堤岸边是黄土,少草丛,水色自然偏黄;若周边绿草成茵,也会使水色偏绿。

4.鱼腥味浓郁的水域

有钓鱼经验的人每到一口池塘边时,总爱做深呼吸状,若有风,常常站到下风口迎风而立,通过呼吸,可以更准确地闻到水面和空气中散发的鱼腥味。鱼腥味越浓,说明水中的鱼越多。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判断方法,也不是十分准确的判断方法。因为若水面很大(如湖泊、水库),或者由于风力、气温的原因,鱼常常沉在水底,水面的鱼腥味就不会浓郁。但是,通过鱼腥味的多少来了解水中的鱼情,也是垂钓者常用的观察鱼情的一种方法。

5.水面有波动的水域

水中鱼的活动会使水面有动与静的各种变化,据此可以判断鱼情。鱼多时,有的会到水的表层甩尾,使水中发生“哗哗”的响声,水面出现浪花飞溅的现象。尤其是春季,是鱼类繁殖产卵的季节,鱼会游到有树枝、水草的地方,用鱼尾朝树枝、水草上碰撞,以便让生殖孔里的鱼卵附着到树枝、草茎上,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鱼甩子”,如鲫鱼、鲤鱼“甩子”的现象最为常见。在夏季,人们常常可以听到水中的草丛中发出“啧啧”的响声,这是草鱼吃草的声音,由此可以判断水中草鱼多。钓鱼人也常常会看到水面漂浮有碎草尖草屑,而且是绿色,很新鲜,这些草尖草屑就是鱼咬碎没吃完的,由此也可以判断水中草鱼多。

了解了水中的鱼情,然后就可以根据鱼的多少决定是否下钩垂钓。

6.夏季以后的堰坝

小的堰坝冬季由于没水源,常常干涸,而在春季、夏季经过多次雨水流进之后,尤其是经过大雨之后,上游的塘里的鱼可能随水游进堰坝而停留下来。所以,钓鱼人夏季都喜欢在堰坝中钓鱼,这些堰坝多无人承包,不收费。

(三)不适合垂钓的水域

并非所有的水域都适合垂钓。因为有些水域所处的环境不好,水中少鱼或无鱼;有些水域受污染严重,在这样的水域中生长的鱼的体内也多含有毒物质,甚至长成畸形。这样的鱼是不能食用的,所以也不能在此钓鱼。

以下几种水域不适合垂钓。

1.处在高岗上无活水的水域

有些丘陵地带的高岗处有一些水面,这些土坑、高塘的水多是靠雨天流进,与小溪、小沟无联系,在夏天常常干涸,只是在春季坑中有水。有的水面不大,也无人放养鱼苗,即使大一些的水面水中有些鱼,也早被人用网捞光了,水中很少有鱼。在淮河流域的一些丘陵区常常见到这样的坑塘,水质较瘦,水也不深,存不住鱼,不宜下钩垂钓。

2.水太浅、水色不正常的水域

有些池塘的水很浅(仅数十厘米,不足1米),水中又无植物生长,周边也是光秃秃的,水色很浑浊,有的呈铁锈色。由于水少,溶氧量自然少,也无鱼,不适宜垂钓。

3.三面环山或高山遮挡的水域

水域的周边环境对水质也有重要影响,如处在高山区和丘陵区的有些塘口,因三面环山,或四面环山,阳光照射到水面的时间不长,风又难以刮进,因此水的温度低,偏冷,溶氧量也不足,鱼的生长速度缓慢。这样的水域,水中植物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植物也生长不好,相应的水中藻类、小昆虫,水底小软体动物都生长不好,因此水中营养物质缺乏,水显得清澈,很“瘦”,这样的塘口在江淮流域的大别山区、桐柏山区很多,尤其是远离村庄的塘口更是如此。鱼儿生长不好,钓鱼效果很差。

4.水生植物太多的水域

有些池塘,水面长满了浮萍类的水生植物,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很小,空气中的氧气溶不到水中,致使水中缺氧,缺阳光,水温低。这样的水域鱼儿生长不好,不适宜垂钓。

5.过分清澈的水域

有些池塘的水过分清澈,一眼可以看到水底,平常人们叫它为“瘦塘”,水中鱼不多,不适宜垂钓。

6.过于浑浊的水域

水色过于浑浊,使水的各个层面都有大量的泥沙,不洁净,鱼难以生活。即使有鱼,鱼也不易发现钓饵或诱饵。

另外要辨别是新塘还是老塘。所谓新塘,就是刚挖的或断水后加深的塘。这种塘很容易判断,看塘埂是不是新筑的,若四周是黄土,没有青草,就说明是新开挖的。这样的塘往往得等到第3年时水中才会有可钓的鱼。头一年即使有鱼也很小,第2年也不会大,到了第3年,鲫鱼可以长到200克以上或更大一些。老塘周边的树木高大,植物杂草类茂盛,水中植物也多,多年未干涸,适宜垂钓。

7.水面太小的水域

某些居家户门前的池塘很小,甚至只有一二百平方米。由于水面太小,不适宜鱼的生长,水中自然少鱼或无鱼。这样的水塘不适合垂钓。

8.泡有红麻的池塘

在淮河流域,很多农民都种有红麻。到了秋天,农民砍下红麻,放到池塘浸泡。泡有红麻的水呈棕红色,由于从红麻中渗出的物质是对鱼有害的,所以鱼难以生存,水中几乎无鱼。

9.蓝黑色的水

某些水域中的水是蓝黑色、绿黑色的。呈蓝黑、绿黑色的水有腐臭味,透明度极差,手伸入水中10厘米以下就看不到手指,取出时手上沾满黏液和颜色很暗的水。这样的水域往往很浅,水下有大量的污泥、腐烂物质。造成这种水色有多种原因:一是周边有废水、污水长期大量流入,如工厂排出的污水、有毒废水及人们的生活用水、牲畜排泄的粪便;二是塘口处于低洼处,无出水口,脏水无法排出,只是在雨天塘里涨了水才从堤埂漫出,若雨量过小,仍添不了新水。

10.塘埂上有新鲜的淤泥、杂草等

若看到塘埂上或堤埂上有成堆的新鲜的淤泥、杂草、螺蛳、蚌壳,甚至有烂树枝、枯竹枝等杂物,证明该水域近日被人捕过鱼,导致水中鱼少,残存的鱼也被惊吓得藏到深水、淤泥之中。所以这样的池塘或堰坝并不适宜垂钓。

(四)水势不同,钓法也不同

水势,指的就是水位。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水位会有变化。在雨水少的季节,池塘里无水流入,加之蒸发,水位会下降。农忙季节,因庄稼需要水,或犁地育苗需要水,塘里的水也会被抽出,导致水位下降。下雨天,池塘会涨水。水位的变化影响到鱼的生活,就会改变原来生活的水层。民间的谚语“涨水钓鱼,落水钓虾”,就是说涨水时易钓获鱼,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涨水时,外面的水流进池塘,流水也将周边的草屑、嫩叶、小昆虫带入水中,自然丰富了鱼的食料,所以鱼就浮到上水层或游到近岸处寻找食料。又因为涨了水,水中注入了新鲜的氧气,鱼就显得更为活跃,食欲也越发旺盛。

不过,若雨水过大,下得过猛,流入水中的水必然浑浊,流水中夹带大量的泥土,使池塘中的水色变得灰暗,变得浑黄,鱼自然不喜欢这种水质,此时钓鱼效果并不好。若是下了大雨,人多是在雨后的第二天、第三天出外钓鱼。这时水中的泥土灰尘已渐渐沉入水底,水色由浑浊变得清澈。

涨水、水位上升时,钓点宜近不宜远。可选择水面较平静、水色不太浑浊的水域作钓点。涨水时,水可能淹没四周的菜园、庄稼地,这些地方是最好的钓点,尽管水不深,也可以下钩。还可以用戳茬钓、游钓的方法不定点地钓。

当水位下降明显时,鱼就会聚集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此时钓点就应当在深水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