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沿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路径不断转型和升级。当前,河南省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的中期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仍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任务。在“十三五”期间,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要强化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导向,突出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应用、新领域拓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重点产业带动、载体平台建设、跨界融合发展、服务品牌培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服务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积极探索品质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强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不断推动服务业的比重的提高、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步伐。
一 “十二五”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服务业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在拉动增长、扩大投资、增加财力、吸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是规模占比双双攀升,拉动经济效果明显。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611.33亿元(初步统计),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地区第一位,占生产总值的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特别是2008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15年更是超出2.2个百分点。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异常活跃。2015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78.3亿元,同比增长21.8%,高于工业投资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7.2%,比2011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市场活跃度稳步提升。截至2014年底,服务业市场主体达到282.48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86.6%,资本总额占61.5%;2014年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个数655882户,占当年全部新增个数的85.2%。对全省市场主体数量和资本总额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86.2%和65.9%。
三是税收贡献不断提高,惠民生成效显著。服务业税收实现较快增长,税收总量由2010年的803.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38.9亿元,增长了1.54倍,年均增长26.2%,高于税收总量年均增长率8.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2010年的42.7%,提高到2014年的56%,成为河南省税收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
四是吸纳就业能力凸显,扩就业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为187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8.7%,比2008年增长了31.5%,提高了4.5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也达到每年70796元/人,是2008年的1.85倍,已成为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承接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阵地。
(二)重点行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一是现代物流业持续领先。2014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和9.6%,比全国水平高出2.7和0.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不断下降。其中嘉里物流、招商局物流、安得物流、丰树物流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成投用;UPS、俄罗斯空桥、顺丰等知名企业入驻航空港区,连通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澳洲的货运航线网络初步形成;双汇、众品等龙头企业建立辐射华东、华北、西南、东北等地的冷链配送网络;2015年货邮吞吐量实现40.3万吨,居中部地区首位,郑州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30条,冷库规模超过300万立方米,共培育78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河南煤化国龙物流、郑州交运集团等6家企业被国家评为5A级物流企业。
二是信息服务迅速增长。2014年底,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3.88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0.12%。“宽带中原”进展顺利,郑州、洛阳、济源等3市被列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10个县(市)被确定为“宽带中原”示范试点,“河南省电子制造云计算服务平台”被确定为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突破,郑州现已建成互联带宽能力800G,开通网间互联带宽200G,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实现全省乡镇以上4G网络全覆盖。电子商务异军突起。郑州、洛阳成功申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现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示范企业7家,省级示范基地26个、示范企业136家,省级电子商务园区12家,阿里巴巴、谷歌、百度等全国著名电商入驻河南。2015年1~9月份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5780亿元,增长36.1%。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970亿元,增长49.5%。
三是金融服务持续增强。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509.20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10.1%,年均增长13.4%,始终保持在中部六省第一的位置。相继引进中原银行、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家金融机构,成立了全国第一只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PPP中原航空港产业基金,设立了洛银金融租赁公司,组建农商行34家,郑东新区集聚了243家金融机构,“金融豫军”初步成形。到2015年9月份,开展了20多次专题银企对接,共有超过1000亿元签约。先后有1600家小微企业、约10万户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近200亿元贷款支持,972个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合计金额4938亿元支持。各类金融创新持续推进,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种达到16个,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积极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玉米天气指数保险、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创新全面启动,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也在郑州启动。
四是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方面,2014年,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216.6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双十”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落户洛阳高新区,开封宋都古城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跻身全国十佳创意产业园区,荣昌钧瓷等企业入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全面开工,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成功组建,报业集团经济效益位居全国第四,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旅游产业方面,“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连续多年保持中部第一,年均增速达到15.2%和17.0%。“丝绸之路”、大运河成功申遗,重渡沟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样板,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水度假旅游集群发展势头迅猛,洛阳、郑州入选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云台山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4家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截至2014年底,全省拥有5A级景区13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0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4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3个。河南省成功举办3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成功入围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框架和整体宣传范围,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等区域旅游协作日益紧密,入境市场保持逆势上扬。
五是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增长。健康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完善社会资本办医、医师多点执业管理、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吸引了华润、中信、人寿等企业集团纷纷投资健康产业,举办医疗机构或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郑州大健康、郑州仁人健康体检中心、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中挪肿瘤微转移联合治疗中心等民营企业和项目入驻中原,全省在建二级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累计达58所。养老产业,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4757个,提供养老床位36.3万张,全省共54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市、区),256个养老服务机构示范单位,11个县(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市、区),洛阳、漯河两市被列入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六是商贸流通平稳发展。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批发零售总额分别为1.4万亿元和1.21万亿元,是2008年的1.4倍和1.56倍,年均增长17.0%和17.03%,规模持续居全国第5位。批发零售业,郑州市成功被列入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全省累计投资8亿多元,集中连片推进119个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餐饮业方面,河南省成功认定22家品牌消费集聚区,累计命名21个“河南老字号”,在全省全面广泛开展了“文明餐桌”活动和酒店钻级评定工作。
(三)发展载体建设卓有成效
近年来,围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创新,服务业“两区”建设发展取得突破性发展。
一是框架机制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共有175个服务业“两区”,总规划面积332.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组成的“两区”规划体系基本完善。全省近百个“两区”通过委托管理、机构套合、新建机构等方式成立专门运营管理机构,已建立“两区”统计监测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集聚带动效应不断增强。服务业“两区”在扩大招商引资、拉动投资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吸纳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超3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在建项目818个,入驻服务业企业1.37万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截至2014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的产业集群达到7个,培育形成亿元税收楼宇19栋。
三是特色培育成效突出。有效放大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区域特色和集聚效应显现。目前,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吸引了143家金融机构和34家世界500强、43家中国500强企业入驻;鹤壁市商务中心区的金融大厦等8栋商务楼宇投用,签约入驻率超过60%;新郑市特色商业区吸引50家行业主力商会、2.3万余商家入驻;南阳镇平县特色商业区以原石和玉雕为中心的展示交易、创意设计、检验认证、拍卖典当等服务,每年吸引游客和商户1600多万,形成了“买天下、卖天下”的格局;开封鼓楼区特色商业区成功申报中国著名特色商业街,开封龙亭区特色商业区七盛角、新乡红旗区特色商业区关帝庙等,已成为拉动消费和展示城市形象的亮点、名片。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还是我国和河南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动力。
一是服务业发展进入新环境。当前,从国际上看,发达经济体至少70%的GDP和就业源于服务业领域,制造业升级换代需要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的现代服务业,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和国际金融投资,全球服务经济主导态势为服务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转型中的中国产业升级需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现代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突破目前环境、土地、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瓶颈,需要发展以绿色为主要特征的服务循环经济和发展教育、文化等产业来实现,这些也为服务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二是开放型经济打开发展新空间。随着开放经济新体系的推进,服务业开放事业蓬勃发展。开放方面,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多项以对外开放工作行动计划为主的开放专项方案。成功举办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洽谈会,推介2816个重大招商项目,现场签约23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120亿元。成功申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郑州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和城市配送试点工作,郑州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取得突破,6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2015年前9个月,全省服务业领域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6家,实际到位外资15.8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951.1亿元。UPS、俄罗斯空桥、普洛斯等一批物流龙头,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一批金融巨头,港中旅等一批旅游领军企业纷纷入驻发展。
三是全面改革畅通发展新渠道。随着政府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一一被突破。相继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取消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了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全面落实便利化工商注册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服务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82条政策,进一步细化在税收、财政、价格、费用、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享受到优惠政策,实现快速发展。据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初步统计,河南省共计安排省级财政预算内服务业专项资金8.56亿元,扶持项目456个,拉动社会投资917.24亿元;累计减免服务业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各类税收超过80亿元,受惠主体数量达到311.4万户;全省新登记服务业市场主体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户数的88.3%;供应服务业用地面积达到2671.13公顷;取消、降低、减免收费项目144项。
四是新消费新需求强化发展新趋势。随着河南省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压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结合省人口基数大、市场潜力大的独特优势,河南省新消费新需求呈现出总量扩大、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更加突出。据统计,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服务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37.5%、28.0%提高到2014年的40.6%和41.0%,这种居民消费从“物质消费”为主向“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的升级趋势为服务业发展增添了持久有效需求,进一步营造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新态势。
二 “十三五”服务业总体发展思路
(一)基本思路
强化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导向,突出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应用、新领域拓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重点产业带动、载体平台建设、跨界融合发展、服务品牌培育,以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协调推进服务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积极探索品质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强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构建形成生产服务集聚化、生活服务便利化、基础服务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服务体系。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建成高成长性服务大省。即主体体现在“高成长”和“服务业大省”两个方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速度加快。在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农业、工业明显加速,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二是创新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升级与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共进的局面基本形成。三是位次跃升。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和核心增长极,“八轴带”线性集聚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服务业总量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在全国的位次前移,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具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发展保持高速,年均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比重在2020年达到45%左右,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区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生产服务集聚化、生活服务便利化、基础服务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实现较高速度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形成强有力支撑,基本建成高成长服务业大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
全面实现“调结构、促转型”,要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改革,在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载体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1.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发挥河南省现代综合交流体系优势,构建以郑州国际物流中心为核心,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特色行业物流为支撑的多层次大物流体系。以电子商务为龙头,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兴业态,提升配套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壮大“金融豫军”,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业态,推动开放创新,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部分领域和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优化商务发展环境,重点发展成长性好,溢出效应明显的会展、广告、中介咨询、服务外包等商务服务业,培育商务服务品牌。
2.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按照“一心两带四区”的规划,加快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提升旅游服务和营销水平,强化产业融合,实现观光与休闲度假型、产业经济型、要素集群发展转变,提升“老家河南”旅游品牌影响力。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激活传统文化,发展创意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长、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具有河南省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健康服务业集群。加快引入多元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专业化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多种形式、惠及城乡居民的家庭服务体系。顺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河南特色的连锁餐饮、住宿品牌。认真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商品住房供给结构,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发展健康住宅、绿色住宅、节能省地型住宅等概念性地产。
3.完善提升服务业发展载体
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的提速增效发展,因势利导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外包和产品交易等服务业专业园区的建设,推动产业链纵向连接、侧向配套、融合集聚,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三 建成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随着经济形态逐步进入服务经济主导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由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转向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和科技创新驱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型产业将引领未来经济的增长。
一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抢占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引导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加快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培育河南服务品牌。大力发展航空、快递、冷链等优势行业物流,提升物流园区功能,完善城市配送中心、终端配送网点。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培育壮大“金融豫军”,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打造全国期货交易中心、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遵循需求导向,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以及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
二是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充分挖掘市场潜能。紧跟消费需求潮流,以共享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文创、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服务业的发展主体,提升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重点推进品牌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提升、乡村旅游规范发展、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强化电子商务、大数据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作用,积极推进养老、健康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以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以信息技术开创新模式,以个性特色开拓新空间。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原创式创新为主、跟随者式创新和引领式创新并重,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是搭建要素聚变平台助力平台经济发展。明确发展重点,发挥郑州商交所、粮食批发市场等优势,在粮食、棉花、白糖等大宗农产品,动力煤、钢材、有色、化工等大宗工业品领域,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型平台。结合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外迁整合提升,培育特色商业现货交易平台。结合各地智慧城市、数据城市建设,培育一批政务、医疗、养老、教育、旅游等益民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在不同业态的组合中发现新模式、新机遇,通过细化领域寻找空白区域,或引导龙头企业在其优势领域进行“裂变”,通过引入和拓展服务逐步发展成专业服务平台。
二是顺应消费模式变迁培育发展共享经济。优先在闲置资源和服务方面,借鉴先进发达地方在交通出行、房屋等领域成熟共享经验和模式,大力发展各类“专车”“顺风车”“拼车”业务,以及短期租房和联合办公等共享经济新业态。在餐饮和旅游等领域,探索形成河南本土共享经济品牌。在知识技能服务领域,借助“众包”“众筹”“众创”平台,通过主办研讨会、公开课、慕课等形式,共享经验、知识、实践体验、科技研发等资源。在非营利领域,借助物联网,汇集众多自愿者和非营利性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内合理配置技能、资源、人才等要素,释放和孵化新的创新激励机制。
三是弥补薄弱环节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加快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创新和运用,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发展线上业务,网络零售企业拓展线下功能,整合线上线下业务、品牌、渠道、顾客等多方面资源,加快商业业态和模式的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资金链,实施产业“补链”行动,针对制造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融资租赁、检测认证、电子商务等服务,促进制造服务化。探索会商旅文体联动新形式,催生新消费需求,带动综合消费不断增长。
(三)夯实科学发展载体,推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
科学发展载体是河南省发挥自身发展优势、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抢占国际产业分工高地一张“王牌”。
一是以“双创”激活楼宇经济活力。对空置楼宇进行摸底调查、统一整合,引导新建楼宇明确方向、提升功能,通过完善道路、网络、节能、水电气暖等基本设施,对入驻定点创新创业楼宇的“四新”小微企业或创业者在房屋租赁、设施设备使用等费用上给予适当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举办电子商务营销、信用评价、融资等公共创业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的“一站式”商事服务平台,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限时办理、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力争培育一批创新工厂楼宇、众创空间楼宇、科技孵化楼宇。
二是以“腾笼换鸟”推动园区“凤凰涅槃”。优化服务“两区”空间布局,积极推动“退二进三”“退三提三”,引导中心城市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迁或转型等方式,大力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展示营销等高端服务业,盘活现有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鼓励省内优势企业在服务业“两区”兴办自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或组建独立运作、单独核算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离外包非核心业务,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服务业,延长企业价值链条。
三是以特色集聚引领专业园区建设。按照“四集一促”的要求,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制订评价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机制,对各类服务业专业园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化培育、规范管理,培育形成一批支撑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创新转型的高端商务服务平台和区域辐射的特色服务业集群。
(四)突破人才发展瓶颈,夯实服务经济健康发展根基
加强人力资源二次开发,是突破当前服务业发展人才瓶颈、弥补人口红利、实现人力资源强省向人才资源强省转变的根本途径。
一是优先发展高中等教育。通过打好基础教育、夯实职业教育、抓好高等教育,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结构调整,提高教育自身发展能力,增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二是打破人才流动瓶颈。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消除人才流动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用时打通”的原则进行改革,变革专家教授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保留一定比例的编制,支持专家教授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完善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
三是创新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要求,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人力资本报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促政府服务质量水平提升
扩大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分享制度创新带给服务经济的红利。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措施,逐步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全国统一部署下,整合全省消费品领域、反垄断领域、金融领域监管力量,构建综合性、权威性市场监管机构,强化事中事后行政监管。
二是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通过降低服务准入门槛、消除隐形壁垒、加强反垄断调查、放开市场价格等手段,不断打破各行业的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河南省工程承包、矿业勘测、金融服务、文体精品、服务外包等优势技术或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功效。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化团队,创新政府购买方式,优先投向资质好、有潜力的社会组织,以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和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创新服务企业,科学引领服务业发展方向。
执笔:张长星、李守辉、翁珺、弋伟伟、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