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陈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陈姓作为我国的一个大姓,规模宏大,支派繁多,遍布全国各地。而本书研究的陈氏作为陈姓的一个分支辗转到广东蕉岭福岭村开基,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自陈氏在福岭开基以来,陈氏聚族而居,一族独大,使福岭村同塘福岭。福岭在传统社会时期,被称为塘福岭。从一个杂姓村变为一个宗族村。本章重点从陈氏的由来与迁徙、福岭陈氏的繁衍变迁以及福岭村的建制变化来初步探索福岭陈氏的形态及其发展变化。

第一节 陈氏的由来与迁徙

说到福岭,必提陈氏。偌大的一个福岭村为何独留陈氏,这就要从陈氏的起源说起。据陈氏族谱(2010年)记载,福岭陈氏福岭陈氏有两支,一支为笔者调查的陈赒公一系,另一支为陈金公一系,福岭村建制后陈金公一系被划到隔壁村,所以本书所指的福岭陈氏皆为陈赒公一系。开基祖陈赒公于1507年开基,至今已经有510年左右的历史。

一 陈姓渊源考

陈姓作为我国的大姓之一,本为虞舜之后代,陈氏始祖虞满公(谥号胡公)乃大舜后裔,其父姓虞名遂,仕周武王,官拜陶正。当时周武王攻克殷商,大封诸侯,虞满公以舜之后裔受封于陈(今河南),得陈姓。后有陈敬仲、陈文子,春秋有陈元,战国有陈臻,都是孔子孟子所举之贤良。在秦二世的时候,陈涉揭竿而起,汉朝陈平为丞相,受封户牗侯。四十三世陈实公,隐居颍水称颍川,故陈氏所有的堂号均为颍川堂。据记载,楚汉相争时,钟离昧是楚国重将,高祖记恨,出诏捕昧,昧遂自刎。为避难,昧之子逃到颍川,生下四子,为避株连,分四姓:陈、赖、邬、钟。故此四姓堂号都为颍川堂。又传,先日陈氏犯法,马氏祖婆夫妇,带五子避居汀州,传钟、赖、邬、田、陈五姓,分居各处。晋朝的陈郡任吏部尚书,其后南朝的陈霸先开拓事业,初任梁朝宰相,后招兵买马平定内乱,位列朝臣百官之首,后梁敬帝禅让而登皇帝位。隋唐时期,陈后主失国,陈姓为避难四处远走。唐宋之后,陈姓子孙多为贤达,在朝拜官。整体而言,作为大姓,陈姓支派繁多,就福岭陈姓直系所属支派而言,分别是陈国派、阳武户牗派、西安阳山派、颍川派、长城派、南朝派、西川东门派、宁化石壁派以及金沙福岭派。

二 避难始迁

陈姓源远流长,由于战乱被迫南迁,基本经历了几个过程。公元前478年到公元589年,遭受亡国、七雄兼并以及黄河决堤,天灾人祸不断,从河南淮阳迁往江苏丹阳,再迁浙江吴兴。589年到960年,黄巢起义,陈朝败亡后,被迫南迁,从浙江分别迁往湖南岳阳和江西德安(见表1-1)。总体来说,陈氏迁徙原因有以下四个:一是逃避战乱;二是逃避迫害;三是拜官封地;四是人口扩张,向外迁徙。其中避难和封地拜官是主要原因。

表1-1 陈姓先祖迁徙路线

陈姓人丁多,支派繁。在入闽以前,先祖迁徙路线基本是河南—江苏—浙江—江西。

三 拜官入闽,入粤奠基

在八十一世前,江西的陈姓子孙繁衍迅速。到八十一世时,陈肇基公到汀州宁化县做官,见宁化石壁村幽邃环秀,民风淳朴,便居于石壁。到九十一世,陈明公生九子,由于石壁地窄人稠,九个兄弟纷纷外迁。广东省蕉岭县,过去称嘉应州程乡。宋末文天祥抗元,遭元军洗劫败北,留下这一块空虚土地,念九兄弟从宁化石壁迁来,路过程乡,见此地山环水绕,土地平坦,因此以梅州为中心向外扩散定居。根据颍川郡陈氏族谱记载:

 

“念”字一派隶萼互荣,念一郎子孙,原住宁化石壁村后迁梅县松口下寨及镇平金安寨等处有之。其念二郎子孙迁往惠州府和平县等处。其念三郎子孙迁往兴宁县等处。其念五郎子孙迁往嘉应南福村以及大埔。其念六郎迁往江西信丰县。其念七郎子孙迁往上杭来苏里。其念八郎迁往武平。念九郎子孙迁往信丰会稽及镇平塘福岭等地……

 

整体而言,从陈明公开始,其子孙从福建转迁入粤,所以陈明公被奉为福岭陈姓的一世祖。同在塘福岭的陈姓的另一支后裔将念九郎定为一世祖,据其后世子孙手迹记载,族内祖上出了一土霸,十三世在首修族谱时为了避免被牵连,便奉明公为一世祖,陈赒公便从七世变为八世。而陈金公一支族谱则奉念九郎为一世祖,至于谁真谁假已无可考。但是从多处留下手迹对于开基时间以及上代祖先世代记载不一,可知所言或有些许可能。福岭陈氏是二世祖念九郎传下,第三世俊拔公,第四世伯三公,均为单丁,到第五世的时候,生有三子,其中仲深和仲渊迁到广西,留下仲海一支,仲海有两子,分为两房在塘福岭居住。本书研究的福岭陈氏主要是克义一房传下,直到八世祖陈赒公二十七郎娶祖婆(原配程氏幼殁)黄氏满娘生三男二女乃安定下来(见图1-1)。

图1-1 福岭陈氏宗族二世至八世世系谱图

整个陈氏发展可以用以下顺口歌展现:

 

陈氏源流历史长,黄帝虞舜传下来,胡公虞满扶周室,功封河南得姓陈。经时六百四五载,相传二十四贤君,最后二十五湣公越,国被楚主惠王吞。秦朝统治无人道,陈涉起义大泽乡,开封陈平善谋略,辅佐汉祖是元勋。刘邦得胜项羽败,汉赐封陈户牗侯。四十三世陈实公,徙居颍水称颍川。生纪政洽谌光信,尤其纪谌德行齐,父子三人名望高,时称当地好“三君”。太丘品道人尊重,万人吊丧史流芳。四十九世陈达公,浙江任官称贤臣。寻山涉水定家业,又称长城一脉延。六十世孙立武功,霸先梁禅建陈朝。三代五君三三载,隋主杨坚军攻城,叔宝无能江山失,子深避难走他乡。西川东门隐名姓,经唐历宋裔名彰。庐山风景扬天下,承创祖训代代传。宁化石壁地方好,举家徙居那地方,善政风流民情好,闽西汀州为故乡。中兴先祖九十世,传下好孙九双郎,迁来粤东程乡邑,各地开基称念郎。明从为始念九二,三俊拔而四伯先,五世仲海生双子,克仁克义系同胞。父母虽同志有异,分道扬镳各显长,克仁奔向同福片,克义辗转油坑乡。六世克义生一子,七世贵仁好坚强,独苗长出三粒子,长为财公早夭亡,三子贻公有见识,为了后代迁他乡,广西梧州陆川县,山川秀丽好地方。繁衍子孙烟火旺,文武双全远近扬;二子陈赒是明师,眼光看准塘福岭。种苗落在双方第,地灵人杰好园庄,八世开基生三子,瑀璞玮公三大房。十世计有五个积,十一世辈二十丁,丁旺财兴两有就,成为蕉阳望族庄。赒公裔孙至四方,睦邻友好世颂扬,宗功祖德可前鉴,世代相传切莫忘。祖根历史源流远,同宗各系原共家,世人切莫斤计较,读罢顺歌心安然。

第二节 福岭陈氏的繁衍

如上所言,自陈明公入粤开基后,生有九子。福岭陈姓是念九郎一脉,念九郎一脉人丁单薄,四世祖伯三公最先到塘福岭定居,但是伯三公人势单薄,并没有能力开基。伯三公生下三子,但是随着塘福岭人地矛盾加大,二子和三子都迁出。到六世的时候,留在塘福岭的子孙分两房,长房传下福岭松树下一脉,二房传下福岭陈赒公一脉。据松树下子孙所言,两房本来一家,但是后来因祭祀失钱而产生冲突,两房分家各自开基。一房在塘福岭松树下开基,另一房(陈赒公一房)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陈赒八世开基以后,人丁兴旺,至今已有二十七世到二十八世。

一 开基创业,三子定基

福岭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以前为嘉应州镇平县塘福岭。元末明初,各个姓氏开始迁徙到镇平。1507年,25岁的陈赒公到福岭开基。关于陈赒公开基有三个传说。一是避难说。据传作为明师(地理先生)的赒公选出了会出帝王的风水宝地,当朝皇帝得知后下令斩杀全家。为了避难赒公挑着祖上遗骨和一只公鸡远走他乡。走到塘福岭之地时,公鸡鸣叫,赒公一看此地山环水绕、风水极望,便定居于此。二是三迁之说。据传赒公三迁才选择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赒公先后到了油坑、白渡等地,虽然油坑、白渡等地地广人稀,但是位置相对偏僻,离圩镇较远。当陈赒公来到塘福岭时,看到地势平坦,与圩镇仅一河之隔,并且位于交通要道,便于子孙发展和谋生,遂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三是祖上迁居之说。福岭陈氏后人手抄家谱记载:“我陈氏其姓先盖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乡人也。程乡古梅州原隶潮州府属邑。宋末遭元兵大洗,而此地旷为伯三公三代祖(陈赒公后裔在最早编修族谱时因将明公奉为一世祖,伯三公便为四世祖,但是金公族谱将念九郎定为一世祖,伯三公便为三世祖),自石壁卜迁见塘福岭水抱山环,田饶地广,遂世其家焉……”由此可以推测,当初陈赒公祖上已经来到塘福岭定居,到陈赒公时,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作为地理先生的陈赒公也曾到外地寻找好的地方开基,但是最初选择之地都不如意,恰逢看到与塘福岭一河之隔的圩镇,作为交通要道商贸繁华,最终决定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

经过几番迁徙,赒公到塘福岭双方第开基时已经是明中后期,当时塘福岭已经有20多个姓氏聚居在那里,其中唐姓、卜姓和练姓为主要的三大姓,所以福岭村最早名为唐卜练,后来经过多次演变成为福岭村。当赒公再回到塘福岭时,土地已不丰裕,相比于周边其他姓氏宗族福岭陈氏土地较少(对比周边钟姓以及曾姓,其宗族人少但是所占土地较多,皆以耕读为生),因此福岭陈氏不以农耕为生。

除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之外,作为地理先生的陈赒公因为有一技之长,也奠定了整个宗族不以农耕为传统的基调。据说当时当地还没有特别著名的地理先生,赒公在塘福岭开基后不久,便因风水看得好而闻名于当地,以风水为业,买田买山置产。待到其三个儿子——瑀公、璞公、玮公——出生后,福岭陈氏才基本有家业,从陈赒公的个人传略可见一斑:

 

乡饮大宾陈公谥赒,别字耆德。……粤东镇邑耆德先生读书力行,不求闻达,然里中推为长者,以故达于上,饮于乡,口碑手泽,绵延至今弗替。……镇平福岭陈氏自伯三公而所以椒实瓞繁多,云蒸霞蔚,则非先生之德不及此。盖祸生有胎,福生有基,皆渐积使然。而非一朝一夕之故。先生当鼎革之际,孑然一身,挺持自立,不肯寄人篱下,三子者亦绰有父风。行年又九十不余,得以阅历多而更事久,故所以树表型方。贻其子孙者不少。予闻其粤俗,岁届清明,会行春祭。凡名家大族,莫不牵牲奉币以往。取血启毛后,即宰割分胙,食惠于墓前,公子姓众多,除散处外居,原籍者尚二千余烟。是日食指之繁,费用之多未有如公族者,而要皆公尝所留遗,浸淫积累使然也。夫人生天地间,如天仓一粟耳。先生以百年之身保数百年之坟……

 

然而事不遂人愿,九世的瑀公、璞公、玮公分别在37岁、47岁、27岁的时候去世,直到十一世有20个曾孙,陈氏才开始在当地众多宗族中取得一席之位。如图1-2所示,可以说从赒公开基,三代之后有男丁20多人,福岭陈氏才始有发展,其发展不光包括人丁,还有财富(下文详述)。

图1-2 福岭陈氏宗族八世至十一世世系谱图

二 人丁始增,分家分房

由于福岭人多地少,后到的陈赒公又没有多少可供开荒的土地,再加上赒公祖上并无雄厚的家业,所以不兴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而是鼓励子孙各自发展。陈赒公自开基以来,生有3个儿子,形成三大房。到十一世时,福岭陈姓已经有三子、五孙、二十曾孙(见图1-2),其中长房有14个男丁,二房有4个男丁,三房有2个男丁。上面也提到福岭陈氏到三代“一”也就是十一世的时候始有发展。福岭陈氏在各房的发展中,由于人丁多寡不一,3个房支便开始分家分房,主要动因是财富和人丁的增长,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各房各自发展,主要标志就是择地建屋。

经过三代的繁衍,长房人丁最多,在第十世的时候,赒公的长孙积贵公生有6个儿子,开始积累起财富,最先从祖屋双方第迁出,到上阳开基(至于是买还是开荒已经无从得知,不过根据族人所言,当时当地有很多姓氏,并且上阳那片地方生产生活条件较好,所以购买的可能性更大)。相比于开基祖屋的地方(双方第),积贵公开基的地方地势较低,土地平坦,土壤(多为水田)肥沃,更便于耕作。同时,积贵公的二弟——积珠公,看到地势较好的地方已经被自己的哥哥占去,原来的祖屋以及周边地方发展空间有限,便举家迁到条件更适合的招福乡,三弟积还公的子孙除了最小的文让公以外,皆外迁。而二房的子孙看到长房已经把地段好的地方占去,便向高地发展,通过与周边的村民联姻获得土地,在岭下开基。三房则由于人丁少,留在老屋双方第。

重新开基意味着从头再来,子孙多的房支鼓励子孙自谋出路,向外发展。长房和二房的子孙相对较多,利用塘福岭毗邻新铺镇和石窟河的区位优势,有的做盐米等大生意,有的经营商铺,有的做些小生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长房和二房都有了自己的祖堂、祖屋和公产。与此相比,三房人丁少,留在祖屋,福岭陈氏三大房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创业初期,十世积贵公的几个儿子有些积蓄,按照长子不移居的习俗,积贵公的长子——文翰公——留在积贵公的祖屋——上阳,长房的文峰(二子)、文猷(三子)、文侃(四子)合建梅子树厦祖堂。据传,当时梅子树厦祖堂所在地是赒公指给文猷公的地方,因为赒公是出名的地理先生,所以子孙非常信奉他。众子孙都想沾点好风水,于是几兄弟提议,文猷公出地,其他兄弟出钱,合建梅子树厦祖堂,最终产权归三兄弟所有,三兄弟后世子孙都可以获得梅子树厦祖堂房屋的分配权和收益权,并且也都可以供牌位。所以,在福岭陈氏除了纵向的立足血缘的族系关系之外,还有横向的立足于利益合作的族系关系。

在二房,九世璞公娶当地村民杨氏之女,只生有一子——积珍公。父子二人较贫穷,就连开基祖堂的土地也是通过姻亲关系所得(今为老岭下)。到十一世的时候,积珍公生有四子,文明公和文魁公在石窟河以及炭山附近做盐米生意赚了钱,所以由文魁、文明出钱,文章组织修建了璞公的祖堂,属于璞公后裔所有。之后,文魁公、文明公又分别修建了自己的围龙屋,给子孙留下祖业。

这一阶段,为了在与周边其他姓氏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福岭陈氏以血缘为纽带,以利益为基础,相互合作,抱团发展,有外出创业,也有在家守业,为福岭陈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财丁兴旺,陈氏中兴

如果说十一世奠定了福岭陈族的基本格局,那么十三世到十五世就是其发展的中兴期。这时候福岭人丁呈几何级数增加,已超过200丁,光十五世这一世就有男丁183个,人地矛盾逐渐增大,不管是对外竞争还是对内竞争都开始加剧。为了避免内部竞争,福岭陈氏鼓励子孙向外发展,累积财富,主要呈现两种对外扩展:一是在新铺圩发展;二是到他乡甚至南洋发展。

首先说在新铺圩的发展。上面也提到当初开基祖陈赒公之所以选择土地较少、相对干旱的塘福岭,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毗邻交通要道和货物中转站。在明万历年间,大约是福岭陈氏十三世的时候,长潭航道开通后,货运增加,新铺圩初建,规模不大。而陈赒公独具慧眼看准其发展前景。据说开基祖陈赒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时有子孙跑去问他:“公太,虽然您风水找得好,保佑了我们儿子这么多,但是这么人口怎么谋生啊?”陈赒公遥指新铺圩:“河对岸就是你们的谋生场……”传说是传说,但是在新铺刚刚建圩之时,福岭陈氏最先到新铺圩发展,子孙利用新铺圩和石窟河这一块宝地,通过做生意积累资本,通过购买、经营店铺实现资本再积累,以此维持宗族的兴旺。

福岭陈氏最强的一支也是人丁最兴旺的一支就是通过在新铺圩做生意发家,使本宗族和本房支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长房二子文峰公。其十三世孙玉寰公通过做盐米生意,赚了大钱,为文峰公单独修建了新屋厦的祖堂,让文峰公从梅子树厦祖堂迁出,还购买了百亩尝田和十几间尝店,为整个房支的发展奠定了财富基础。此外,玉寰公还修建了长房的学堂,设学田,供子孙后代读书。手抄的家谱有如下记载:“明两举乡饮大宾,……公与妣张氏同心协力,治家勤俭,遇事不苟,家资巨万。设立学田数十,子孙世代占荣。”而其弟井寰公是福岭最先入学之人,他组织子孙给十世的开基祖积贵公置祖尝。

 

不拘房分抽出分资一百一十四人,每年将此数肉之,领其银,供其利。置尝田八石四斗,官民米一石一斗九升七合……

 

然而,随着新铺圩的繁荣,其他姓氏先后入住,福岭陈氏在新铺圩的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为了避免宗族的内部竞争,陈氏利用自己的族产鼓励子孙外迁,凡是到外发展的子孙,尝会会供其路费和一定的生活费用。正是在这种激励下,有很多子孙到中国台湾、印尼(沿着石窟河汇汀江、梅潭河进入韩江出海)等地耕佃或者创业。长房的文翰公自分家后,子孙多贫困,既没有自己的祖堂也没有自己的公田,长房的十五世世荐公便决定到台湾发展,成为福岭最早“过番”之人。之后,世荐公在台湾经商赚了钱,给十一世祖文翰公建起祖堂,并在外地购置了70石谷尝田和两间尝店,才奠定了长房的发展基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子孙在分家分房后,都能获得均衡发展。长房虽强,但也有弱支。决定强弱的关键因素是财富,长房三子文猷公鲜有富裕的子孙,在十三世文峰公子孙大有发展的时候,文猷公的子孙——奇思公——只建了一个面积很小的伯公厅。而十四世的日佑公则依托文礼公子孙的地方,与其共用祖堂,以此维系自己支系的发展。

长房的五子文礼公最穷,由于男丁很多,因此只能迁到石鼓潭。其利用姻亲关系在石鼓潭获得土地开基,而其祖堂也是从十三世才开始修建,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修建而成。

相比长房,二房人少,为了与长房以及周边姓氏竞争,二房子孙多团结。1949年以前,二房所有分出去的祖堂都没有立牌位,分家不分祭。据传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二房的内部团结,保证子孙定期到二房的开基祖堂集体祭祖,所以祖上立下分家但不能分立牌位的规定。在大家齐心创业的努力下,二房虽然人少,也有发展。长子和四子的十三世子孙均购置了尝田和尝店。

这一时期,陈族人丁加速繁衍,并且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本地和外地购置了大量的土地,纷纷建立自己房支的祖堂和祖屋。陈氏呈现一种向外扩张的态势。而与此相反,福岭村其他姓氏,在人丁和财富上处于劣势,在固有的资源下无法与陈姓竞争,当笔者问道“为什么福岭只有陈姓?”村民普遍的回答是“我们人多,他们比不过我们就逃走了……”于是其他姓氏就纷纷搬走,现在只留下了曾姓及严姓,而这两个姓氏只占全村人口的10%。人口的多寡就决定了在同一片土地上竞争能否胜利。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关爷厅的产生。按照当地习俗,一般祖堂前面是不能有建筑的,以免破坏风水,为了避免惹事,当地多数宗族都秉承着这种规矩。但是福岭陈氏由于人多势众,经常破坏这种宗族间默认的规矩。十三世的玉寰公发财之后,听说园背曾屋祖堂前的那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因此不顾曾姓人的反对,连夜建起了房屋。为了防止被曾姓人拆除,陈姓人在正厅立关爷像,告诉曾姓人这是关爷厅,谁都不能动。当地人虽然敬祖但更畏神,所以曾姓人也不敢擅自动土,最终此地被陈姓人占去,用于陈姓子孙居住。

虽然福岭陈氏起点在于房系支派的强盛,但是这一时期以长房玉寰公、井寰公为主体的宗族绅士崛起,除了给自己房支置公产、建祖屋之外,还置了全族的祖尝,编修了族谱,加强了对全族的整合。福岭陈氏起源于房支的壮大,其中以玉寰公为主体的房支使福岭陈氏正式成为统一的宗族组织,奠定了福岭陈氏在当地的地位,陈氏成为蕉阳望族。正如陈氏宗祠的楹联所写:“淑气积名乡山连泽玉韫珠藏德门端踞金杯地,徽声丛望族春及秋实蕡华灼福岭长成锦洞天。”此楹联乃十三世侄孙中顺大夫陈鹗荐所题。

四 诸子自立,陈氏衍生

如果说十三世到十五世是陈族的发展壮大期,那么十六世到十九世便是宗族的延续期和裂变期。随着子孙的增多,大房支不断裂变为更小的房支,有的房支实力雄厚建祖堂,有的则因财富、地势等各种条件所限,建屋建楼。这一阶段,分家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各个小房支自行发展,虽有强弱差异,但小家的发展带来大家族甚至整个房支的繁荣,陈氏也逐渐占领了福岭村。

在这一时期,薄弱的房支也有所发展。十五世、十六世期间,长房的世荐公和连秀公在台湾赚钱后给文翰公建起了祖堂,并购置了部分公田。之后,十六世的连秀公又用在台湾做生意赚的钱,修建了德星第祖堂,购置了30石谷子孙田,将长房文翰公的这一支系延续下去。

而长房的第五子文礼公后裔——瑞仁公、瑞良公和瑞开公——分别建了友和堂、友恭堂和怀德堂,各自置了公田。石鼓潭内部的支派进一步明确。

在十七世,长房玉寰公的支系有46个男丁,人口和财富的扩张造成了玉寰公内部的进一步分化。玉寰公长孙的后代按照“长子不移居”的习俗,主要留在玉寰公的祖屋——上学堂,还有一部分在儒林第。玉寰公的其他子孙于十七世时大部分从上学堂迁出,分别在下墩子、桃园下、五云楼、尚锦居、老大夫第、大史第居住,形成了一个个小共同体,并以此为单位,各自购置公产、建书院等。这一个个小祖堂或者楼第都是宗族延续的载体(见图1-3)。

图1-3 1949年前陈氏宗族居住裂变图

第三节 福岭村建制的变化

福岭村原名为唐卜练,最早由唐姓、卜姓和练姓聚居,音译为塘福岭,后来改名为福岭村。福岭村所在的县在唐朝时,属于程乡县。明太祖时(1369年),废梅州路,复称程乡县,属潮州府。故陈氏谱系歌中有:“……中兴先祖九十世,传下好孙九双郎,迁来粤东程乡邑……”崇祯六年(1633年),镇平县建置,行政区划为图,实行图里制,福岭村属于龟浆二图第八里。从述古联可以看出:

 

宁化源流一脉延,油坑祖系是开先,二三四世人丁只,五六七传瓜瓞绵,户籍龟图开里井,家居福岭是田园,先人手泽今犹在,万派支分奕叶传。

 

镇平原属于程乡县地,距县治(今梅州市)百里,统治者鞭长莫及。该地又与江西、福建相邻,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历来闽粤地区反抗苛税重赋逃避官兵追捕的人,往往聚集在此。明末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反抗,先把原程乡的石窟一图、二图等设置平远县,1633年,又从平远分出该地,并割出程乡松原二图、龟浆二图,设置镇平县,以便用兵巩固。当年明王朝广督熊文灿《建城疏》曰:“新县拟名镇平。”

清乾隆年间,采用乡、社制,镇平县分为十二乡。兴福乡统社八,白马乡统社八,招福乡统社七,丰田乡统社四,广福乡统社七,徐溪乡统社十七,石礤乡统社二,蓝坊乡统社三,高思乡统社二,蓼坡乡统社十四,金沙乡统社十一,油坑乡无统社,油坑后改名丰乐乡。福岭村属于金沙乡。

民国初年改乡、社制为区、乡、镇建制,设5个区,辖2个镇、12乡。1921年,金沙乡的塘福岭(如今的福岭村)、矮岭等与丰乐县合并,成立金丰乡。民国22年,推行区、乡(镇)、里制。抗日战争时期,乡下设保甲,推行保甲制,十户一甲、十甲一保。当时福岭所在的金丰乡分为9个保,福岭村为第五到第七保,保下设甲,虽然规定十户一甲,但还是以祖堂为单位,一般也是二三十户,小的祖堂两个合为一个甲,当然也有不同姓氏的合为一个甲。比如石鼓潭寨上的州司马第就与严姓合为一个甲,因为严姓人口很少,并且与州司马第毗邻,便为一个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沿用新中国成立前的区、乡、镇制,福岭村变为福岭乡。1958年,乡镇改为人民公社,全县9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下设生产队、小队,福岭村所在的公社为新铺公社;1983年,恢复区、乡、镇建置;1987年撤区改为乡镇制。从镇平建县以来,福岭村沿革的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福岭村的建制变迁

第四节 福岭村当下概况

改革开放后,福岭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30多年的发展中,福岭陈氏依靠国家政策曾一度创造辉煌,也经历过低谷,至今归于平静。

福岭村位于新铺镇东部,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总人口2966人。耕地面积780亩,旱地面积300亩,占耕地面积的38.46%,水田面积480亩,占耕地面积的61.54%,人均耕地为0.26亩。山林面积1762亩。

根据福岭村2015年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表,福岭总人口2966人,总户数293户,其中男性1409人,占比为47.51%;女性1557人,占比为52.49%。17周岁以下的有466人,占比为15.71%;18~34岁的有866人,占比29.20%;35~59岁的有1105人,占比为37.26%;60岁及以上有529人,占比为17.84%。

村庄下辖20个村民小组,原先有34个村民小组,20世纪60年代将14个村民小组划到隔壁矮岭村。在现有的20个村民小组中,长房的子孙分布于一组到十五组,十六组到二十组为二房。其中,曾姓人有近200人,严姓几十人,分布于一组、四组和十组,其他姓氏占全村人口的10%(见表1-3)。

表1-3 福岭村村民小组与房支分布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村委会2015年人口统计表以及访谈整理。

1949年以前,由于宗族保护风水的原因,福岭村本身所蕴含的石灰石、黏土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按当地人的说法就是“守着金山不开金山”。在1980年后,福岭村充分利用石灰石、黏土资源优势,先后办起了水泥厂、建材厂、水泥纸袋厂、红砖厂、黏土厂、采石厂等集体企业,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工农业总产值将近9000万元,成为蕉岭县首富村。福岭村村民多在这些企业工作,企业承担着村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管理不善等,如今这些村办企业多数已经倒闭,其厂房和土地也被拍卖给私人。如今福岭村民主要依靠自家做些小生意以及外出打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