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林占熺与菌草技术扶贫
1993年,当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将河北省阜平县作为帮扶重点县时,项南会长就想到了他在福建任省委第一书记时曾大力支持的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并将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推荐给了阜平。从那时起,林占熺教授把这项技术无偿地捐献给中国扶贫基金会;基金会则把菌草技术列为我会科技扶贫的首选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建立了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的菌草技术扶贫推广体系。从此,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1 林占熺(左二)指导农户栽培食用菌
一 林占熺和他的菌草技术
林占熺的菌草技术,使贫困农民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盖房子,四年讨媳妇。
所谓菌草技术,就是改变用木材生产食用菌的传统方式,采用各种野草、海草、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综合性生物新技术。菌草技术由福建农林大学的高级农艺师林占熺首创,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菌草技术利用各地资源极为丰富的象草、芒萁、类芦等26种野草、牧草、海草,可以取代林木和麸皮、米糠,用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竹荪等38种食用菌、药用菌;废弃的培养料还可以用作饲养畜、禽的菌体蛋白饲料。它解决了长期困扰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为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菌草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在治理水土、保护环境、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福建省的罗源、尤溪、松溪等县是多少年来摆脱不掉贫困的山区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靠栽培香菇富裕了起来,甚至还出现了集栽培、加工、销售(包括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拥有数百万资产的民营企业家。闽清县的省璜乡和三溪乡就很有代表性。只见香菇收获时节,场上晾晒的是香菇,加工厂里加工的是香菇,市场上交易的还是香菇,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两个乡的财政收入近一半靠香菇。香菇已成为乡里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两个乡地处山区,1987年以前还十分贫穷。自从栽种香菇,三四年光景就富裕起来。农户栽种香菇的当年,就开回了轻骑,抬回了彩电、冰箱;镇上、村里一座座楼房都是栽培香菇后盖起来的,被老百姓称为“香菇楼”。靠着香菇,乡亲们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盖房子,四年讨媳妇。
更引人关注的是,他们栽种香菇所用的培养料不是传统的木段或木屑,而是用野草。福建从1991年起推广用野草栽培食用菌,当年就新增产值5744万元,节约木料2万立方米。两三年间草栽食用菌已累计创产值超过9亿元。
传统的栽培方式虽然给人们带来财富,却是以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有识之士惊呼:自然界已经在报复我们了!
食用菌被誉为“植物食品的顶峰”“蛋白之王”。我国素有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传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之一。而福建省的食用菌产量又为全国之最。食用菌的传统培养料是一段一段的杂木或被粉碎的木屑。而大量生产食用菌的代价,是毁掉一片片的山林,还要消耗一定的粮食。据介绍,福建省闽清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把食用菌生产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来抓,1993年的产值已经是1972年的3000多倍,占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1994年的产量又比上年增加24%,为山区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木栽食用菌的迅速发展,阔叶林面积锐减,年耗阔叶林达5万立方米;1994年的林木蓄积量只剩下25万立方米,比1972年的121万立方米缩减了79.3%!有的地方连拇指粗细的树都被砍掉了!
森林锐减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气候恶化、灾害频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9万亩。为了眼前种菇致富,不仅连祖宗的饭、子孙的饭都吃下去了,而且以毁掉自己及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
人们在大力发展食用菌的同时,被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菌粮矛盾所困扰。有些地方食用菌的发展已难以为继。更何况,我国是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没有多少资本供我们去挥霍!
林占熺的综合性生物新技术“点草成金”。
事情还要从1985年说起。
一天,福建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林占熺出差来到闽西的一个山村,一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扯住他的衣襟:“叔叔,给我点番薯干吃吧,我饿。”林占熺爱怜地看着男孩,心都揪紧了。林占熺小时候也受过穷,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他望着漫山遍野的野草心想,如果能够把野草变成食物该有多好!从此,他用几把野草,几根试管,开始了草栽食用菌的艰难探索。
数百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谁也说不清他付出了多少艰辛。缺少科研经费,他搭进了自己的生活费,还欠下了7000多元。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40多元的他,这是一笔多么沉重的债务啊。连他正在念小学的女儿也一脸严肃地对他说:“爸爸,你欠这么多钱,不是为我们家,我长大了不替你还。”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林占熺终于成功了。可以取代林木和麸皮、米糠,用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竹荪等38种食用菌、药用菌的野草、牧草、海草、秸秆,在各地的资源极为丰富,这项技术甚至把传统畜牧业都无法利用的草(比如芒萁),转化成为人类可以食用的蛋白,使自然界的食物链一下子缩短了两三个环节!在传统的农牧业中,用草转化为食品,效益最高的是牛奶,而菌草的效益是牛奶的20倍。一亩地可以产鲜草3万~4万斤,至少可收干草1万斤;而1万斤干草又可以转化成1万斤香菇或1.5万斤木耳,其收益远远超过种粮食。
不少人注意到了林占熺的成功。1988年4月,当时的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从《经济动态》上看到草栽法种食用菌的消息,欣然批示:“以草代木发展香菇生产的科学方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大力发展草种香菇,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美国人、日本人也看到了菌草技术的发展前景,出高价购买他的技术,又高薪聘请他出国去办菌草研究所。但是,他忘不掉那个向他讨番薯干吃的男孩儿瘦弱的身影,他要用他的技术,为千千万万尚未走出贫困的人谋福。林占熺说:“几十万美元,只能富了我一人,教会农民草栽食用菌,富的便是千千万万人。我选择的是后一条路。”
他经常是白天在农大授课,晚上赶夜车去乡下,走家串户,打着手电筒查看菇棚,手把手地教会农民种菇。他的足迹,踏遍了100多个自然村。短短几年,菌草技术已在福建省28个县市推广,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9亿元。海拔830米的尤溪县合溪乡后隔村,原来也是个穷山村。全村共103户,489口人。1990年,他们第一次用野草栽培香菇31.7万筒,原材料成本投入16万元,平均每筒成本0.52元,每筒平均收入2.10元,最高达3.21元。投入产出比为1∶ 4,当年实现全村人均收入1022元。当世世受穷的农民数着手中一沓沓用香菇换回的钞票时,他们是多么感激林老师啊。
林占熺发明的这项世界首创的综合性生物新技术,掀起了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融合的高潮,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周期短、效益好的路子。这项技术备受世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在国内国际的科技大赛和展览中获得包括第20届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国家星火展银奖、全国第八届发明展金牌奖等多项殊荣。
当林占熺站在日内瓦的领奖台上捧回世界大奖时,他曾自豪地说:“我高兴来领奖,高兴菌草技术的发明人是我们中国人,更高兴菌草技术能够造福全人类。”
他算过一笔账:福建1994年栽种的冬菇和1995年的春菇,共计2.5亿袋。若全部用草栽,可节省木材15万立方米。地球上的草地面积是458亿亩,占总面积的1/5,人均十几亩草地。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是农田面积的3倍。只要有1/10利用起来,不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就可产生几百亿元、几千亿元的效益。
二 菌草技术扶贫基地及技术培训
菌草技术的应用范围广,生产规模可塑性强,不仅千家万户可以参与,而且也可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实行规模化生产。从扶贫开发的潜力来看,据专家测算,我国只要利用现有草地面积的1%和农作物秸秆的5%来发展菌草业,就可增产4000万吨菇类食品,可增加上千万农民的就业机会。
林占熺把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的题词“发展菌草,造福人类”作为对自己的激励,一边无偿地向农民传授菌草技术,一边在菌草技术上进行更深的探索,始终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从1993年到2000年的七八年间,林占熺教授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培训基地的名义举办了菌草技术骨干培训班77期,接受培训的技术骨干有4721名。这些学员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的303个县市,从南方的福建、广西,到北方的辽宁、内蒙古,从东部的山东,到西部的陕西、宁夏,有数以万计的农民通过掌握菌草技术脱贫致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菌草技术不仅在水草丰美的南方地区可以实施,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部地区也具有推广意义。它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对保持生态、改善环境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西北地区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宁夏闽宁村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
闽宁村是从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迁移到银川黄河滩区新建的一个移民村。由于是福建与宁夏对口帮扶建立的,故定名为闽宁村。这里地处宁夏贺兰山南麓的黄河滩区,距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仅70多公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不毛之地。其因极度荒凉,被闽宁村当地人形容为“兔子不拉屎,雁过不落毛”。该村有3000多户,2万多人,1998年被确定为福建与宁夏两省对口帮扶的村后,福建农大林占熺教授的菌草技术被作为对口帮扶发展经济的主要项目。这个项目得到宁夏、福建两地政府以及林占熺教授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服务。菌草技术扶贫项目从1999年夏季开始启动,由政府贷款4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有200个农户参加,两个月后开始见效,无一例失败。祖祖辈辈靠种地却吃不上饱饭的农民第一次兜里有了现钱。菌草技术被农民称作“摇钱树”“聚宝盆”。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宁夏扶贫基金会曾通过问卷和座谈共同做过一次调查,发给闽宁村200户菇农调查问卷,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143份,并邀请部分重点示范户进行了座谈。根据统计,这143户菇农种菇前的1998年人均收入255元。1999年开始推广菌草技术,建菇棚占地15500平方米,栽培面积41006平方米,户均286平方米,平均每户收入3591元,人均收入901元,比1998年增长2.5倍,而且每户还留下一个可以使用5年的菇棚。闽宁村那些从未接触过菌草技术的农户,不仅学会了种菇,还做到了当年收回投资,略有盈余。一个菇棚每年可生产两季,从种菇当年起,仅靠种菇一项,即可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闽宁村的变化使人们看到菌草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可以在短时间里使贫困农户由穷逐步变富,同时又可以推动种草业的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治理。
个案一:菇棚成了“摇钱树”
马文炳,男,40岁,回族,一家5口人,2个劳动力,3个未成年男孩。1998年9月从西吉县马建乡迁移到闽宁村。
马文炳自1980年起到新疆打工18年,靠其打杂工,其妻卖酿皮,一年约收入4000元。他在老家有地40亩,1998年种了10亩小麦,亩产70~80斤;种20亩土豆,亩产2000斤。1999年,庄稼绝收。
1999年5月,他参加了闽宁村菌草技术培训班,6月份开始动手搭建菇棚。其中,贷款4800元,用于购置木料、竹竿等建棚的原材料;自筹资金1280元用于购置草料、牛粪等菌床的培养料;购买由闽宁村统一提供的菌种,支出1150元。三项合计,马文炳共投入资金7230元。
菇棚占地210平方米,栽培面积460平方米,于7月中旬开始接菌种,9月13日开始出菇,到11月中旬,共收获鲜菇5264斤,大部分按最低保护价每斤1.4元卖给银川市清真罐头厂,60天时间共收入7400元。在产菇的高峰期,马文炳卖菇一天就收入过500多元。次年5月,头年接种的菇种又开始了第二个生产周期,到6月中旬,又产菇1500多斤,收入2100元。前后两个生产期,共产菇6764斤,收入9500元。每平方米栽种面积产菇14.7斤,创收20.60元。按占地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创收入45元。马文炳家扣除投资,净收入2270元,人均收入454元。
4月,尝到了种菇甜头的马文炳又动手搭建新的占地315平方米的菇棚,决心扩大双孢菇的生产。加上1999年年建的菇棚,栽培面积达1240平方米。到次年6月,种菇总产值近3万元,扣除成本,净收入达2万元。马文炳家占地525平方米的菇棚(约8分地)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他在原籍种植200亩粮食作物的收益。
为了增加种菇的原料来源,并且改善生态环境,马文炳听从福建农业大学林教授的建议,将准备种植小麦的自家6亩耕地全部改种成优质牧草紫花苜蓿。这将又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个案二:菌草技术是“聚宝盆”
杨生德,男,回族,51岁,小学文化程度,全家6口人,3个劳动力,1998年7月从西吉县火石寨乡搬迁至闽宁村。杨生德在原籍承包土地35亩,1998年种小麦18亩,总产量近4000斤,亩产222斤,每亩产值132元;种大豆收获1万斤,收入840元;还种植胡麻收获400斤,养羊20只,种杨树苗5亩。当年全家人均收入1000元。
1999年3月,闽宁村开发区在福建农大菌草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酝酿实施菌草扶贫项目,杨生德报名要求参加示范户。他于6月开始搭建一个占地100平方米的菇棚,共投资3400元,其中贷款2200元。菇棚共有栽培面积256平方米,于8月初接菌种,9月20日开始出菇,50多天时间共收菇1875斤,平均按市场价1.60元/斤出售,共收入4100多元。他不仅当年收回全部投资,还净落个可使用5年的菇棚。2000年4月25日开始,头年接种的菌种又开始了第二个生产周期,到当年7月收获季节结束,卖菇收入达6100元。扣除菌棚的投资,杨生德家共收入2700元,人均收入450元。他家占地1.5分的菇棚,创造出相当于1998年他家在原籍种植45亩小麦的经济效益。
2000年,杨生德又扩建了一个占地210平方米的菇棚,加上头一年建的,共有栽培面积720平方米。到次年7月,这两个菇棚生产双孢菇10800斤,按市场价每斤1.6元计算,总产值达17280元。
个案三:一个菇等于一个蛋
苏云帮,男,回族,48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4口人(4个劳动力), 1998年3月从西吉县偏城乡迁移至闽宁村。西吉县从1994年起连年大旱,苏云帮全家务农一年到头,除去投入,基本上没有收成。他在老家种地47亩还饿肚子。
1999年6月,苏云帮参加了福建农大菌草研究所在闽宁村举办的菌草技术扶贫培训班。从6月下旬开始,苏云帮父子开始整地、打墙,建菌棚210平方米。8月6日,苏云帮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接菌种,40天后开始出菇。到11月初,共50天,售菇收入7300元(每斤1.4元至2.2元不等,最高时卖到2.8元/斤)。从2000年4月16日起,头年接种的菇种又开始了第二个生产期,产菇3500斤左右,按每斤1.6元计算,收入5600元。种一季蘑菇可收获二次,总计收入12900元。扣除建菇棚、接种的投入6200元,净收入达6700元,人均增收1675元。苏云帮高兴地告诉我们,一个蘑菇就是一个鸡蛋钱。
2000年,他又贷款新建了一个占地105平方米的菇棚,加上头年建的棚,种植面积达72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生产蘑菇15斤、每斤按1.6元的价格出售来计算,一年可创产值17280元。扣除成本5600元,净增收入11680元,全家人均收入达2920元。
三 宁夏的研讨会及扶贫模式推广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扶贫工作中十分重视开发贫困农户的自立能力,并且把贫困农户自立能力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扶贫方式。菌草技术扶贫,从科技入手,从开发入手,结合各地的实际和特点,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不仅使农民走出贫困,而且可以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扶贫的优选项目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以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的杨汝岱同志,以及扶贫基金会其他领导同志,对菌草技术的推广工作更加重视。杨汝岱亲自出席第二届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并在实际工作中对这项技术的推广给予关怀和很大的支持。
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基金会、农建委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第三次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交流全国各地菌草技术扶贫的成功经验,考察参观闽宁村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研究推广菌草技术扶贫开发的有关问题,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进一步改进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和菌草技术国际化、产业化等专题报告。
会上,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的何道峰,从菌草技术的发明、内容和意义,菌草技术的推广与扶贫,菌草技术推广的现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的经验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菌草技术扶贫做了归纳和总结,对于此后的菌草技术扶贫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在此将报告提纲抄录如下,作为对菌草技术扶贫工作的概括和总结。
何道峰秘书长在第三届全国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提纲
2000年6月24日
一、菌草技术的发明、内容和意义
1.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及其领导的菌草技术研究所
2.菌草技术的内容
(1)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
(2)以草代粮代糖栽培食(药)用菌研究。
(3)菌草发酵法。
(4)菌草周年栽培的季节性研究。
(5)水土流失区种植菌草的研究。
(6)荒漠化地区种植菌草。
(7)部分菌草(五节芒)栽培菌后的废料生产饲料方法。
(8)菌草粉碎机研制。
(9)菌草工厂化、集约化栽培食用菌的研究。
(10)菌草资源研究。
(11)适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筛选研究。
(12)菌草栽培的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研究。
(13)菌草栽培的药用菌有效成分研究。
(14)菌草技术应用中的适用性研究。
(15)菌草生物转化综合效益研究。
(三)菌草技术的优点
(1)转化效率提高。太阳能直接转化为菌草,而不是转化为木,以草本代木本,变多年产出为当年产出(1~2次)。
(2)转化效率提高,利用效率提高。菌草转化为菇,并可进一步转化为饲料,部分品种(平菇、木耳)转化率120%。
(3)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保护森林,增加覆盖,固沙固土,可持续发展。
二、菌草技术的推广与扶贫
(一)菌草技术适合贫困地区的特点
1.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条件恶劣(地缘型贫困类型;区别于制度贫困)
(1)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缺土);
(2)黄土高原区(缺水);
(3)青藏高寒山区(缺有效积温);
(4)秦巴山区(陡,缺平地,水土流失,灾害频繁);
2.贫困地区的生态问题
(1)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之间的矛盾;
(2)开发与开荒造成的生态问题;
(3)贫困与生态之间的恶性循环。
菌草技术可以缓解紧张的生态压力,又能增加农户收入。
(二)贫困农户能够运用菌草技术
(1)投资规模不算太大,3000~5000元,可持续使用和收入5年。
(2)周期短,见效快。当年投入,当年回收,年回报率接近100%。
(3)资源丰富,除种植菌草外,已经研究可利用的草有30~40种,分布广,可利用度高。
(4)技术容易掌握。研究不仅深入而且有很强的适用性,易传授,易掌握。
(5)成本较低。
(三)市场具有分层的特点,利于规模启动
(1)食用菌的市场是分层的,随经济发展,周边市场有相当容量。
(2)国内和国际大市场需要公司开发和深加工。
(3)本地和周边市场可以通过自然销售,因此可以在相当规模上启动。
(四)结论
(1)推广菌草技术是贫困社区脱贫的一个重要选择。
(2)推广菌草技术可以缓解贫困社区的生态压力,恢复良性生态。
(3)推广菌草技术有利于培养农户的自立能力(技术、管理、活动、心理)。
三、菌草技术推广的现状
(一)第一阶段:1986~1990年
群众自发参与和应用推广阶段,在福建小面积推广和运用研究。
(二)第二阶段:1990~1995年,省内较大规模推广阶段
(1)列入福建兴农计划。
(2)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和菌草技术扶贫计划。
(3)在福建省内进行大规模推广。
(三)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规模化,大面积全国推广阶段
(1)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把技术捐赠给中国扶贫基金会,确立技术扶贫战略。
(2)建立示范培训基地。
(3)举办77期菌草技术骨干培训班,培养4721名技术骨干,分布全国303县。
(4)召开全国性的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
(5)通过扶贫基金会、国家科委等向各级政府推介。
(四)全国推广现状
(1)培训技术骨干4721名,分布303县。
(2)很多县已超越了农户和部门的行为,变为政府扶贫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次会议对部分(40个)推广县的不完全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推广县的不完全统计情况
四、菌草技术推广扶贫的经验
(一)技术培训启动,播下星星之火,自成燎原之势
4721名技术骨干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参加系统培训菌草技术骨干分布及人数
(二)政府作为扶贫战略的行政性推广模式
1.汉中个案
(1)提高认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书记、县长挂帅,扶贫办牵头,成立县级食用菌开发中心。
(3)乡成立菌草开发公司。
(4)市扶贫办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培训业务骨干170多人,层层培训25万人次。
(5)引进技术人员100多人,政府付费,进行科技承包。
(6)创新针对扶贫户的运行方法。
A.县、乡及个体菌种厂统一生产营养段,赊销给贫困户大田栽培。
B.龙头企业组建(西乡18个),包原料供给、技术指导、产品回收。
C.培植菌草栽培大户,带动贫困户栽培。
D.小额信贷方式帮助贫困户,并与制袋厂签订供货合同,实行合约管理。
(7)适合本地特点的菌草技术适用性研究,创新和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品种。
(8)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对栽培户实行两免一减半的政策。提供扶贫信贷资金支持,每年3000万元。
(9)建立食用菌市场,组织专业营销(92个营销企业)。
∗注:11个县2.5万户参与,9.5万人脱贫,生产9400万袋,收入2.6亿,节木15万立方米。
(三)“公司+农户”模式
1.福建状元高科技公司个案
(1)以公司为核心。
(2)以市场营销为先导。
(3)菇农为基础。
(4)开发菌草产业。
(5)计划投资8400万元,种草51万亩,年销售收入135亿,新增就业51万人。
2.湖北京山县个案
(1)成立和形成荆京菌业有限公司、三阳镇太阳山香栗公司等32家有限公司,8家外资公司,26家私营企业。
(2)推行“公司+农户”模式。
(3)公司向农户提供菌种、提供技术、提供物资并回收产品。
(4)公司在城关镇建立专业市场一个、乡镇专业市场26个,在京、沪、穗等设销售窗口30多个。
(5)各专业市场年销售食用菌3000多万公斤。
(6)政府通过税收予以支持:栽培菌草免3年所得税;龙头企业免3~5年所得税。
(7)政府补贴:每亩菌草补贴100元;制定保护价,政府在市场价格低时按保护价收购。
(8)信贷支持: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菌草发展。
(四)委托技术单位经营模式
1.闽宁村个案
(1)对口帮扶。福建省政府委托福建农大派出扶贫工作队。
(2)技术单位承诺技术把关和包销。
(3)政府和组织提供信贷支持。
(4)农户自筹部分资金。
(5)工作队负责宣传、技术培训和监管。对口支援双方的政府提供支持与协调。
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1.菌草技术产业化推广扶贫的难点和挑战性
(1)如果大面积推广,销路怎么解决?
(2)如果出现销售风险,价格滑到成本之下,如何扶贫?怎么解决?
(3)销售风险如果来自供给太大或营销能力不足,怎么解决?
(4)销售风险如来自质量不高,产品档次低,怎么解决?
(5)销售风险如来自品种选择失当,怎么解决?
(6)贫困农户缺乏启动资金,怎么解决?
2.解决菌草技术产业化销售难题的思路
(1)政府考虑销路?公司考虑销路?农户考虑销路?
(2)政府在一定规模之上就无法继续考虑销路,因为保护价无法持续。
(3)政府可引入公司、建立市场,不能包办。
(4)政府靠什么吸引公司:税收?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公共投资。
(5)政府选择企业的标准:规模、信用、记录、规划。
(6)政府选择和监管企业的程序:筛选、竞争性公开招标、合同管理、监测和处罚。
(7)政府对农户的资金支持:部门组织小额信贷、通过公司小额信贷。
(8)企业负担供给、品种选择、质量等造成的经营风险。
3.公司如何规避经营风险
(1)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品种选择。
(2)标准化的商业模型考虑(品种选择、技术配方、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案、委托监管等)。
(3)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内部员工的责任管理,合作者的合约管理)。
(4)风险管理(创立品牌、关键技术、权益保护、打击违规者)。
4.技术研究的深化
(1)精炼几种菌草配方。
(2)超越菌草的菌种和产品配方。
(3)创立菌草产品的品牌。
(4)关键性技术的控制(肥料、菌种)。
(5)技术合作的合约化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