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惊失色
词性:中性

释义 失色:变了脸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
近义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反义 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造句 听到妻子杀了人的消息,他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赶回家了解情况。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昭帝去世。因为汉昭帝没有儿子,大司马霍光奉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昌邑王刘贺继位。谁知刘贺继位后十分昏庸,霍光心急如焚,就去找大司马田延年商议。田延年认为既然刘贺昏庸,霍光可以效法伊尹废太甲,选贤重立。于是,霍光召集群臣开会说:“昌邑王昏庸乱政,恐怕要危害到国家社稷,该怎么办呢?”群臣听到霍光直接斥责皇上的过错,各个大惊失色,话都说不出来了。后来,众人同意废刘贺,另立了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