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师》2016年9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专题|Topic

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作者 刘奇

在技术方面,我自己热衷于Open Source,写了很多Open Source的东西,擅长的是Infrastructure领域。Infrastructure领域现在范围很广,比如说很典型的分布式Scheduler、Mesos、Kubernetes,另外它和Microservices所结合的东西也特别多。Infrastructure领域还有比如Database有分AP(分析型)和TP(事务型),比如说很典型的大家知道的Spark、Greenplum、Apache Phoenix等等,这些都属于在AP的,它们也会去尝试支持有限的TP。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Kudu——Cloudera Open Source的那个项目,它的目标很有意思:我不做最强的AP系统,也不做最强的TP系统,我选择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从文化哲学上看,它比较符合中国的中庸思想。

另外,我先后创建了Codis、TiDB。去年12月份创建了TiKV这个project, TiKV在所有的rust项目里目前排名前三。

首先我们聊聊Database的历史,在已经有这么多种数据库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创建另外一个数据库;以及说一下现在方案遇到的困境,说一下Google Spanner和F1、TiKV和TiDB,说一下架构的事情,在这里我们会重点聊一下TiKV。因为我们产品的很多特性是TiKV提供的,比如说跨数据中心的复制、Transaction、auto-scale。

接下来聊一下为什么TiKV用Raft能实现所有这些重要的特性,以及scale、MVCC和事务模型。东西非常多,我今天不太可能把里面的技术细节都描述得特别细,因为几乎每一个话题都可以找到一篇或者是多篇论文,所以详细的技术问题大家可以单独来找我聊。

后面再说一下我们现在遇到的窘境,就是大家常规遇到的分布式方案有哪些问题,比如MySQL Sharding。我们创建了无数MySQL Proxy,比如官方的MySQL proxy、Youtube的Vitess、淘宝的Cobar、TDDL以及基于Cobar的MyCAT、金山的Kingshard、360的Atlas、京东的JProxy,我在豌豆荚也写了一个。可以说,随便一个大公司都会造一个MySQL Sharding的方案。

为什么我们要创建另外一个数据库

昨天晚上我还跟一个同学聊到,基于MySQL的方案它的天花板在哪里,它的天花板特别明显。有一个思路是能不能通过MySQL的server把InnoDB变成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听起来这个方案很完美,但是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因为MySQL生成的执行计划是个单机的,它认为整个计划的cost也是单机的,我读取一行和读取下一行之间的开销是很小的,比如迭代next row可以立刻拿到下一行。实际上在一个分布式系统里面,这是不一定的。

另外,你把数据都拿回来计算这个太慢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我们的expression或者计算过程等等运算推下去,向上返回一个最终的计算结果,这个一定要用分布式的plan,前面控制执行计划的节点,它必须要理解下面是分布式的东西,才能生成最好的plan,这样才能实现最高的执行效率。

比如说你做一个sum,你是一条条拿回来加,还是让一堆机器一起算,最后给我一个结果。例如我有100亿条数据分布在10台机器上,并行在这10台机器我可能只拿到10个结果,如果把所有的数据每一条都拿回来,这就太慢了,完全丧失了分布式的价值。聊到MySQL想实现分布式,另外一个实现分布式的方案就是Proxy。但是Proxy本身的天花板在那里,就是它不支持分布式的transaction,它不支持跨节点的join,它无法理解复杂的plan,一个复杂的plan打到Proxy上面,Proxy就傻了,我到底应该往哪一个节点上转发呢,如果我涉及到subquery sql怎么办?所以这个天花板是瞬间会到,在传统模型下面的修改,很快会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MySQL支持的复制方式是半同步或者是异步,但是半同步可以降级成异步,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数据出了问题你不敢切换,因为有可能是异步复制,有一部分数据还没有同步过来,这时候切换数据就不一致了。前一阵子出现过某公司突然不能支付了这种事件,今年有很多这种类似的case,所以微博上大家都在说“说好的异地多活呢?”……

为什么传统的方案在这上面解决起来特别的困难,天花板马上到了,基本上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是多数据中心的复制和数据中心的容灾,MySQL在这上面是做不好的(见图1)。

在前面三十年基本上是关系数据库的时代,那个时代创建了很多伟大的公司,比如说IBM、Oracle、微软也有自己的数据库,早期还有一个公司叫Sybase,有一部分特别老的程序员同学在当年的教程里面还可以找到这些东西,但是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图1

另外是NoSQL。NoSQL也是一度非常火,像Cassandra、MongoDB等等,这些都属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创建这些能够scale的方案,但Redis scale出来比较晚,所以很多时候大家把Redis当成一个Cache,现在慢慢大家把它当成存储不那么重要的数据的数据库。因为它有了scale支持以后,大家会把更多的数据放在里面。

然后到了2015,严格来讲是到2014年到2015年之间,Raft论文发表以后,真正的NewSQL的理论基础终于完成了。我觉得NewSQL这个理论基础,最重要的划时代的几篇论文,一个是谷歌的Spanner,是在2013年初发布的;再就是Raft是在2014年上半年发布的。这几篇相当于打下了分布式数据库NewSQL的理论基础,这个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模型在上面是堆不起来东西的。说到现在,大家可能对于模型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它的实现难度很难想象。

前面我大概提到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另外一个数据库,说到Scalability数据的伸缩,然后我们讲到需要SQL,比如你给我一个纯粹的key-velue系统的API,比如我要查找年龄在10岁到20岁之间的email要满足一个什么要求的。如果只有KV的API这是会写死人的,要写很多代码,但是实际上用SQL写一句话就可以了,而且SQL的优化器对整个数据的分布是知道的,它可以很快理解你这个SQL,然后会得到一个最优的plan,他得到这个最优的plan基本上等价于一个真正理解KV每一步操作的人写出来的程序。通常情况下,SQL的优化器是为了更加了解或者做出更好的选择。

另外一个就是ACID的事务,这是传统数据库必须要提供的基础。以前你不提供ACID就不能叫数据库,但是近些年大家写一个内存的map也可以叫自己是数据库。大家写一个append-only文件,我们也可以叫只读数据库,数据库的概念比以前极大的泛化了。

另外就是高可用和自动恢复,他们的概念是什么呢?有些人会有一些误解,因为今天还有朋友在现场问到,出了故障,比如说一个机房挂掉以后我应该怎么做切换,怎么操作。这个实际上相当于还是上一代的概念,还需要人去干预,这种不算是高可用。

未来的高可用一定是系统出了问题马上可以自动恢复,马上可以变成可用。比如说一个机房挂掉了,十秒钟不能支付,十秒钟之后系统自动恢复了变得可以支付,即使这个数据中心再也不起来我整个系统仍然是可以支付的。Auto-Failover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大家不希望在睡觉的时候被一个报警给拉起来,我相信大家以后具备这样一个能力,5分钟以内的报警不用理会,挂掉一个机房,又挂掉一个机房,这种连续报警才会理。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希望大家都能睡个好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

说完应用层的事情,现在很有很多业务,在应用层自己去分片,比如说我按照user ID在代码里面分片,还有一部分是更高级一点我会用到一致性哈希。问题在于它的复杂度,到一定程度之后我自动的分库,自动的分表,我觉得下一代数据库是不需要理解这些东西的,不需要了解什么叫做分库,不需要了解什么叫做分表,因为系统是全部自动搞定的。同时复杂度,如果一个应用不支持事务,那么在应用层去做,通常的做法是引入一个外部队列,引入大量的程序机制和状态转换,A状态的时候允许转换到B状态,B状态允许转换到C状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京东上买东西,先下订单,支付状态之后这个商品才能出库,如果不是支付状态一定不能出库,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流程。

Google Spanner/F1

说一下Google的Spanner和F1,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论文,也是我最近几年看过很多遍的论文。Google Spanner已经强大到什么程度呢?Google Spanner是全球分布的数据库,在国内目前普遍做法叫做同城两地三中心,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呢?以Google的数据来讲,谷歌比较高的级别是他们有7个副本,通常是美国保存3个副本,再在另外2个国家可以保存2个副本,这样的好处是万一美国两个数据中心出了问题,那整个系统还能继续可用,这个概念就是比如美国3个副本全挂了,整个数据都还在,这个数据安全级别比很多国家的安全级别还要高,这是Google目前做到的,这是全球分布的好处。

现在国内主流的做法是两地三中心,但现在基本上都不能自动切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号称实现了两地三中心或者异地多活,但是一出现问题都说不好意思这段时间我不能提供服务了。大家无数次的见到这种case,我就不列举了。

Spanner现在也提供一部分SQL特性。在以前,大部分SQL特性是在F1里面提供的,现在Spanner也在逐步丰富它的功能,Google是全球第一个做到这个规模或者是做到这个级别的数据库。事务支持里面Google有点黑科技(其实也没有那么黑),就是它有GPS时钟和原子钟。大家知道在分布式系统里面,比如说数千台机器,两个事务启动先后顺序,这个顺序怎么界定(事务外部一致性)。这个时候Google内部使用了GPS时钟和原子钟,正常情况下它会使用一个GPS时钟的一个集群,就是说我拿的一个时间戳,并不是从一个GPS上来拿的时间戳,因为大家知道所有的硬件都会有误差。如果这时候我从一个上拿到的GPS本身有点问题,那么你拿到的这个时钟是不精确的。而Google它实际上是在一批GPS时钟上去拿了能够满足majority的精度,再用时间的算法,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时间。大家知道GPS也不太安全,因为它是美国军方的,对于Google来讲要实现比国家安全级别更高的数据库,而GPS是可能受到干扰的,因为GPS信号是可以调整的,这在军事用途上面很典型的,大家知道导弹的制导需要依赖GPS,如果调整了GPS精度,那么导弹精度就废了。所以他们还用原子钟去校正GPS,如果GPS突然跳跃了,原子钟上是可以检测到GPS跳跃的,这部分相对有一点黑科技,但是从原理上来讲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好理解的。

最开始它Spanner最大的用户就是Google的Adwords,这是Google最赚钱的业务,Google就是靠广告生存的,我们一直觉得Google是科技公司,但是他的钱是从广告那来的,所以一定程度来讲Google是一个广告公司。Google内部的方向先有了Big table,然后有了MegaStore, MegaStore的下一代是Spanner, F1是在Spanner上面构建的。

TiDB and TiKV

TiKV和TiDB基本上对应Google Spanner和Google F1,用Open Source方式重建。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开放在GitHub上面,两个项目都比较火爆,TiDB是更早一点开源的,目前TiDB在GitHub上有4300多个Star,每天都在增长。

另外,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我们觉得Infrastructure领域闭源的东西是没有任何生存机会的。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一个闭源的项目上。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美国有一个数据库叫FoundationDB,去年被苹果收购了。FoundationDB之前和用户签的合约都是一年的合约。比如说,我给你服务周期是一年,现在我被另外一个公司收购了,我今年服务到期之后,我是满足合约的。但是其他公司再也不能找它服务了,因为它现在不叫FoundationDB了,它叫Apple了,你不能找Apple给你提供一个Enterprise service(见图2)。

图2

TiDB和TiKV为什么是两个项目,因为它和Google的内部架构对比差不多是这样的:TiKV对应的是Spanner, TiDB对应的是F1。F1里面更强调上层的分布式的SQL层到底怎么做,分布式的Plan应该怎么做,分布式的Plan应该怎么去做优化。同时TiDB有一点做的比较好的是,它兼容了MySQL协议,当你出现了一个新型的数据库的时候,用户使用它是有成本的。大家都知道作为开发很讨厌的一个事情就是,我要每个语言都写一个Driver,比如说你要支持C++、你要支持Java、你要支持Go等等,这个太累了,而且用户还得改他的程序,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更加好的东西兼容MySQL协议,让用户可以不用改。一会我会用一个视频来演示一下,为什么一行代码不改就可以用,用户就能体会到TiDB带来的所有的好处。

图3实际上是整个协议栈或者是整个软件栈的实现。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系统是高度分层的,从最底下开始是RocksDB,然后再上面用Raft构建一层可以被复制的RocksDB,在这一层的时候它还没有Transaction,但是整个系统现在的状态是所有写入的数据一定要保证它复制到了足够多的副本。也就是说只要我写进来的数据一定有足够多的副本去cover它,这样才比较安全,在一个比较安全的Key-value store上面,再去构建它的多版本,再去构建它的分布式事务,然后在分布式事务构建完成之后,就可以轻松的加上SQL层,再轻松的加上MySQL协议的支持。然后,这两天我比较好奇,自己写了MongoDB协议的支持,然后我们可以用MongoDB的客户端来玩,就是说协议这一层是高度可插拔的。TiDB上可以在上面构建一个MongoDB的协议,相当于这个是构建一个SQL的协议,可以构建一个NoSQL的协议。这一点主要是用来验证TiKV在模型上面的支持能力。

图3

图4是整个TiKV的架构图,从这个看来,整个集群里面有很多Node,比如这里画了四个Node,分别对应了四个机器。每一个Node上可以有多个Store,每个Store里面又会有很多小的Region,就是说一小片数据,就是一个Region。从全局来看所有的数据被划分成很多小片,每个小片默认配置是64M,它已经足够小,可以很轻松的从一个节点移到另外一个节点,Region 1有三个副本,它分别在Node1、Node 2和Node4上面,类似的Region 2, Region 3也是有三个副本。每个Region的所有副本组成一个Raft Group,整个系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Raft groups。

图4

Raft细节我不展开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我私聊或者看一下相应的资料。

因为整个系统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上一张图里面有很多Raft group给我们,不同Raft group之间的通讯都是有开销的。所以我们有一个类似于MySQL的group commit机制,你发消息的时候实际上可以share同一个connection,然后pipeline+batch发送,很大程度上可以省掉大量syscall的开销。

另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后面我们在支持压缩的时候,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就是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可能有数百万的Region,它的大小可以调整,比如说64M、128M、256M,这个实际上依赖于整个系统里面当前的状况。

比如说我们曾经在有一个用户的机房里面做过测试,这个测试有一个香港机房和新加坡的机房。结果我们在做复制的时候,新加坡的机房大于256M就复制不过去,因为机房很不稳定,必须要保证数据切的足够小,这样才能复制过去。

如果一个Region太大以后我们会自动做SPLIT,这是非常好玩的过程,有点像细胞的分裂。

然后TiKV的Raft实现,是从etcd里面port过来的,为什么要从etcd里面port过来呢?首先TiKV的Raft实现是用Rust写的。作为第一个做到生产级别的Raft实现,所以我们从etcd里面把它用Go语言写的port到这边。

图5是Raft官网上面列出来的TiKV在里面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到TiKV把所有Raft的feature都实现了。比如说Leader Election、Membership Changes,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系统的scale过程高度依赖Membership Changes,后面我用一个图来讲这个过程。后面这个是Log Compaction,这个用户不太关心。

图5

图6是很典型的细胞分裂的图,实际上Region的分裂过程和这个是类似的。

我们看一下扩容是怎么做的(见图7)。

图6、图7

比如说以现在的系统假设,我们刚开始说只有三个节点,有Region1分别是在1、2、4,我用虚线连接起来代表它是一个Raft group,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系统里面有三个Raft group,在每一个Node上面数据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在这个假设每一个Region是64M,相当于只有一个Node上面负载比其他的稍微大一点点。

一个在线视频默认我们都是推荐3个副本或者5个副本的配置。Raft本身有一个特点,如果一个leader down掉之后,其它的节点会选一个新的leader,那么这个新的leader会把它还没有commit但已经reply过去的log做一个commit,然后会再做apply,这个有点偏Raft协议,细节我不讲了。

复制数据的小的Region,它实际上是跨多个数据中心做的复制。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丢失数据,无论如何我保证我的复制一定是复制到majority,任何时候我只要对外提供服务,允许外面写入数据一定要复制到majority。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恢复的过程一定要是自动化的,我前面已经强调过,如果不能自动化恢复,那么中间的宕机时间或者对外不可服务的时间,便不是由整个系统决定的,这是相对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状态。

MVCC

MVCC我稍微仔细讲一下这一块。MVCC的好处,它很好支持Lock-free的snapshot read,一会儿我有一个图会展示MVCC是怎么做的。isolation level就不讲了,MySQL里面的级别是可以调的,我们的TiKV有SI,还有SI+lock,默认是支持SI的这种隔离级别,然后你写一个select for update语句,这个会自动的调整到SI加上lock这个隔离级别。这个隔离级别基本上和SSI是一致的。还有一个就是GC的问题,如果你的系统里面的数据产生了很多版本,你需要把这个比较老的数据给GC掉,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不删除数据的,你写入一行,然后再写入一行,不断去update同一行的时候,每一次update会产生新的版本,新的版本就会在系统里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GC的模块把比较老的数据给GC掉,实际上这个GC不是Go里面的GC,不是Java的GC,而是数据的GC。

图8是一个数据版本,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数据分成两块,一个是meta,一个是data。meta相对于描述我的数据当前有多少个版本。大家可以看到绿色的部分,比如说我们的meta key是A, keyA有三个版本,是A1、A2、A3,我们把key自己和version拼到一起。那我们用A1、A2、A3分别描述A的三个版本,那么就是version 1/2/3。meta里面描述,就是我的整个key相对应哪个版本,我想找到那个版本。比如说我现在要读取key A的版本10,但显然现在版本10是没有的,那么小于版本10最大的版本是3,所以这时我就能读取到3,这是它的隔离级别决定的。关于data,我刚才已经讲过了。

图8

分布式事务模型

接下来是分布式事务模型,其实是基于Google Percolator,这是Google在2006发表的一篇论文,是Google在做内部增量处理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方法,本质上还是二阶段提交的。这使用的是一个乐观锁,比如说我提供一个transaction,我去改一个东西,改的时候是发布在本地的,并没有马上commit到数据存储那一端,这个模型就是说,我修改的东西我马上去Lock住,这个基本就是一个悲观锁。但如果到最后一刻我才提交出去,那么锁住的这一小段的时间,这个时候实现的是乐观锁。乐观锁的好处就是当你冲突很小的时候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性能,因为冲突特别小,所以我本地修改通常都是有效的,所以我不需要去Lock,不需要去roll back。本质上分布式事务就是2PC(两阶段提交)或者是2+x PC,基本上没有1PC,除非你在别人的级别上做弱化。比如说我允许你读到当前最新的版本,也允许你读到前面的版本,书里面把这个叫做幻读。如果你调到这个程度是比较容易做1PC的,这个实际上还是依赖用户设定的隔离级别的,如果用户需要更高的隔离级别,这个1PC就不太好做了。

这是一个路由,正常来讲,大家可能会好奇一个SQL语句怎么最后会落到存储层,然后能很好的运行,最后怎么能映射到KV上面,又怎么能路由到正确的节点,因为整个系统可能有上千个节点,你怎么能正确路由到那一个的节点。我们在TiDB有一个TiKV driver,另外TiKV对外使用的是Google Protocol Buffer来作为通讯的编码格式。

Placement Driver

来说一下Placement Driver。Placement Driver是什么呢?整个系统里面有一个节点,它会时刻知道现在整个系统的状态。比如说每个机器的负载,每个机器的容量,是否有新加的机器,新加机器的容量到底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可以把一部分数据挪过去,是不是也是一样下线,如果一个节点在十分钟之内无法被其他节点探测到,我认为它已经挂了,不管它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挂了,但是我也认为它挂了。因为这个时候是有风险的,如果这个机器万一真的挂了,意味着你现在机器的副本数只有两个,有一部分数据的副本数只有两个。那么现在你必须马上要在系统里面重新选一台机器出来,它上面有足够的空间,让我现在只有两个副本的数据重新再做一份新的复制,系统始终维持在三个副本。整个系统里面如果机器挂掉了,副本数少了,这个时候应该会被自动发现,马上补充新的副本,这样会维持整个系统的副本数。这是很重要的,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必须维持足够的副本数,因为副本数每少一个,你的风险就会再增加。这就是Placement Driver做的事情。

同时,Placement Driver还会根据性能负载,不断去move这个data。比如说你这边负载已经很高了,一个磁盘假设有100G,现在已经用了80G,另外一个机器上也是100G,但是他只用了20G,所以这上面还可以有几十G的数据,比如40G的数据,你可以move过去,这样可以保证系统有很好的负载,不会出现一个磁盘巨忙无比,数据已经多的装不下了,另外一个上面还没有东西,这是Placement Driver要做的东西。

Raft协议还提供一个很高级的特性叫leader transfer。leader transfer就是说在我不移动数据的时候,我把我的leadership给你,相当于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把流量分给你,因为我是leader,所以数据会到我这来,但我现在把leader给你,我让你来当leader,原来打给我的请求会被打给你,这样我的负载就降下来。这就可以很好的动态调整整个系统的负载,同时又不搬移数据。不搬移数据的好处就是,不会形成一个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