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中国(宁夏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经验

宁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0年的沧桑岁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地处西部内陆的宁夏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和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鼎力帮助下,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意气风发,艰苦创业,将一个区位条件较差、社会事业十分落后、经济上“一穷二白”的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显著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新宁夏,谱写出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华彩篇章。

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自治区成立及其发展的特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是起步创业阶段,第二是快速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创业阶段(1949-1978年)

这一阶段,全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历经坎坷,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经过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宁夏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恢复发展的时期(1949-1958年)。旧中国时期的宁夏,在反动军阀统治下,社会动乱,阶级剥削压迫残酷,民不聊生,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农业经济。1949年,宁夏生产总值只有1.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08亿元,工业产值仅为1214万元,主要是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且基本是手工作坊。即使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也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农业生产全部靠人力和畜力,工具是原始的犁耜耧耙,全区粮食总产量仅为3.2亿公斤,平均亩产不到50公斤,人均年有粮食267公斤,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人均消费水平仅有60元左右,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不到20元,大部分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全区共有639所小学,在校学生4.5万人;中学仅有9所,在校学生1006人;中专学校仅7所,在校学生702人。当时人口素质低下,文化科技知识贫乏。卫生条件极差,县级医院非常简陋,宁夏几乎没有乡镇医院,人民健康没有任何保障。运输邮电业极为落后,装备简陋破旧。宁夏没有一寸铁路,极少的公路也是大车道补修而成。虽然有1934年建设的航空业,也仅有银川—兰州和银川—包头两条航线,由于战乱,运输极不正常。全区客货运输全靠人畜力。宁夏邮电事业起始于1905年,电信事业从1937年开始建立,但发展极为缓慢,到1949年全境仅有邮电所47个,邮路总长1950公里,且邮件传递大都为步班和马班。长途电信线路干线长度714公里,电话电路和长途电话电路只有8条,市内电话装机总容量仅为100门。

1949年后,在党的领导下,没收了官僚资本,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三年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57年,宁夏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5.9%,比1949年增长了1.1倍。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03元增加到1957年的142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0.46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16.8%;农业总产值为2.09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01倍,年均增长9.1%;粮食总产量达到5.6亿公斤,是1949年的1.43倍。宁夏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社会面貌发生了初步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为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迅速发展时期(1958-1965年)。同全国一样,宁夏经历了“大跃进”的挫折后,地区经济开始走向调整、恢复和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集中投资,加速建厂,投资总额达到5.3亿元,是1950-1957年总和的6.9倍,先后建成了石嘴山煤炭基地、石嘴山发电厂、青铜峡水电厂等一批重要工业项目,建成了一批煤炭、电力、机械、轻纺和建材等工业企业,又从上海、南京、青岛等地迁入了一批小型企业,工业企业由少到多,行业不断增加,初步奠定了宁夏工业发展的基础。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9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同时,加大了交通运输业建设力度,将公路运输作为发展重点,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从1958-1965年共投资0.12亿元,新建公路960公里,196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01公里,比1957年增加了1000公里。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同时,国家从人力上也加强了对宁夏的支持,1958-1960年,外省市来宁支援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数达到23万多人。但是,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影响,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建设急于求成,这一时期经济波动较大,尤其是农业生产受到较大的冲击,粮食严重短缺,广大人民群众咬紧牙关渡过了三年最困难时期。

1961-1965年,自治区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经济比例关系,压缩了工业企业在建规模和职工队伍,初步克服了“共产风”和“平均主义”,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经济建设迎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1966年与196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8.9%,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9.6%,粮食总产量增长了73.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3.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年)。这一时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宁夏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和破坏。虽然国家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一些农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但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干扰,农业经济停滞不前。自1970年,宁夏由过去的粮食调出地区,变为粮食调入地区,粮、油、肉、蛋、奶等产品全面紧张,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城市居民生活改善缓慢。同时,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实施“三线”战略方针,宁夏作为国家“三线”建设地区,得到了国家的有力支持,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均在两亿元以上。东部地区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内迁,在宁夏新建、扩建了青铜峡铝厂、西北轴承厂、银川橡胶厂等大型企业,并陆续投产达到成效,初步形成了宁夏的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等主要工业产业,强有力地推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到1976年,全区工业企业比1965年增加了1.02倍,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到29个,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0.38亿元,增长了4.65倍,超过了同期全国平均工业增长速度。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65年的43.21%上升到1976年的73.55%,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二)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是宁夏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全区人民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社会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根据这一阶段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这一阶段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改革启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1978-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号角首先响彻在宁夏农村山川广袤的土地上。1978年10月,南部山区的海原县率先打破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开始了生产小组试点。到1981年上半年,全区18100个生产队,99%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99.9%的农户承包经营了81.4%的集体耕地,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确定把农村经济转向商品经济轨道,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农村工商、运输、建筑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这一时期,中宁、中卫、吴忠等县个体工商业和乡镇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允许农产品自由上市、自由交易,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加大,尤其是集贸市场迅速发展,同心的羊绒、吴忠的牛羊肉市场逐步成为区域性集散中心,商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宁夏山川大地上成长起来。农村经济结构也进入快速调整时期,农民收入出现了多元化增长的趋势。到1990年,全区粮食、油料、肉类和奶产量分别为193.3万吨、6.2万吨、6.2万吨和4.1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65%、143%、4倍和10倍。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市场,市场短缺的局面基本得到改观。

同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破冰起航。1978年4月以后,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明确指出“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要强化生产指挥过程的责任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责任制)。1979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扩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开始,改革了国家对企业统收统支的制度,实行利润分成。之后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在工业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和经营承包制的试验。1981年5月,国务院10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在计划、利润留成、产品销售、扩大出口、外汇分成、价格、银行贷款、机构、人事劳动、民主管理等多个方面扩大企业自主权。根据中央精神,自治区选择了银川橡胶厂、西北轴承厂等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先行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981年,学习首钢“包、保、核”的经验,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推行经济责任制。同年10月,批准大河机床厂、银川毛纺厂等企业进行独立核算、国家征收、自负盈亏的试点。到1984年底,全区80%以上的企业都分别建立了“承包、扭亏增盈、全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随之,宁夏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政策措施,将企业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988年开始对大中型企业进行第一轮承包,参加承包的国有企业有50户,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69%。这一时期企业承包形式主要有“双包一挂”“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上缴利润包干”“超收分成”“微利企业上缴利润定额包干”“亏损企业减亏(补贴)包干”等。1990年,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第二轮承包,坚持“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额多留、前后自补”的原则,规范和完善了承包形式,调整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企业自主决策范围扩大,责任增加和创新动力的加强,激励着企业改进管理、创新产品、开拓市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服务业需求日益增大。服务业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到1990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2.6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19.33亿元,年均增长1.6亿元。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25.6%提高到34.9%。

这十年是改革开放探索阶段,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十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帕累托最优的时期。

2.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时期(1990-2000年)。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宏观层面来看,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改革以来各种矛盾累积叠加,“三农综合症”问题凸现,加之前期改革能量释放殆尽,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在起伏中缓慢发展。宁夏与全国一样,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负担加重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收益下降,农村经济处于低迷徘徊时期。1994-2000年,年均增长分别6.2%、-2.1%、36.5%、2.2%、13.7%、6.9%和-3.7%。农民人均纯收入起伏不稳,总体收入水平较低,还出现了两年负增长。

工业经济成为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1992年,宁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推行企业内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确定90户工商企业(其中工业企业49户)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工作,开始使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方向转变。企业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全面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绝大多数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将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与企业效益及个人贡献大小结合起来,实行了计件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档案工资与评分记奖、联产联销、联利记奖等分配形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劳动分配上存在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现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工业经济管理体制逐步摆脱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性管理。

1995年,开始了政府机构的撤并,自治区经济委员会更名为经济贸易委员会,撤销了轻纺工业厅,合并了煤炭厅和煤炭工业管理局,政府行政管理逐渐从具体的企业经济管理中淡出,工业经济组织体系彻底从“部门管理”的计划系统,转变为自主经营的产业组织集合体。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我国第一部《公司法》颁布,国务院确定了百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宁夏的西北轴承厂被列为百家试点企业之一。自治区也确立了40户国有企业为自治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但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性非常差,经济效益低下,大多一度陷入严重经营困难的境地。因此,1998-2000年,按照中央的要求,自治区提出了集中精力,利用3年时间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彻底放开对小型企业的政策措施。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国企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显著变化:到2000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6.6%,其中上市公司10家,向社会募集资金37.16亿元;全区505户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0.5%,其中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占到了8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后,宁夏积极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国有企业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进行了战略重组,使其改制、改组及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非国有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区工业所有制结构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到2000年底,在自治区40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的比重为59.4%,集体企业产值占4.8%,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占35.8%,这种所有制结构为自治区工业注入了活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推进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央也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宁夏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00年,服务业生产总值达到127.5亿元,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1980年的27.72%提高到2000年的43.24%,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这十年是宁夏经济社会改革的艰难推进时期,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明显增多,迫切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制度设计上加以解决。

3.综合改革催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时期(2000-2008年)。新世纪以来,农村进入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面对农民增收低迷徘徊、“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相继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连续制定了6个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从2002年起改革并逐步取消了“三提五统”,2005年取消了农业税,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标志着“以农养政”时代的终结。并对农业实行了“五补”政策,即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和机修旱作高标准基本农田补贴等,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同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塞上新居建设、整村扶贫推进和劳务输出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农业和农村形势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石嘴山隆湖一站

工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提高全区企业的竞争实力,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工业改革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促进企业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2002年12月初,自治区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2003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自治区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构想,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到2008年底,短短5年时间,宁东基地累计投资达到520亿元,将宁东建设成为煤炭、电力和煤化工基地的产业基础已经奠定,已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针对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较大、“两高一资”特征突出的现象,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狠抓节能减排,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宁夏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50个大型骨干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促工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了工业结构调整。2007年底,自治区确定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高科技等“五优一新”产业成为工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自治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世纪以来的8年,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速度,2000-2008年全区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0.1%、10.2%、12.7%、11.2%、10.9%、12.7%、12.7%和12.2%,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建设成就显著,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开始好转。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时代的发展主流。

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区发展步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实力增强的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在1986年提前4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目标的基础上,到1994年,又提前6年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标。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9亿元,比1957年增长83.2倍,年均增长9.3%,比1978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9.6%。十六大召开以来的5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77.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98.5亿元,增长96.5%,年均增长12%,成为近30年增长最快的时期(见图1)。其中,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300万吨左右的高位水平上,2008年达到329万吨,分别比1958年、1978年增长4.8倍和1.8倍;原煤产量达到4234.7万吨,比1958年、1978年分别增长122.3倍和3.2倍;发电量达到462.56亿千瓦时,分别比1958年、1978年增长9268倍和27倍。随着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人均占有水平大幅提高。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49元,分别比1958年和1978年增长17倍和7.3倍。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97元,居西部12省区第六位;人均粮食达到521公斤,分别比1958年和1978年提高160公斤和188公斤,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居全国第十位上升到前5位;煤炭人均占有量分别比1958年和1978年提高了6212公斤和4016公斤,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发电量由1958年的5.9千瓦小时提高到1978年的470千瓦小时和2008年的7438千瓦小时,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二位(见图2)。

图1 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

图2 主要年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地方财力明显增强(见图3)。200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5亿元,分别比1958年和1978年增长255倍和29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2007年,全区12个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两个县级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域经济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0%以上。

图3 主要年份地方财政收入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见图4),由1978年的4.27亿元增加到2008年858.65亿元,增长了200倍。30年累计完成投资额3282亿元,占自治区成立50年总投资额的80%以上。经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一批分布在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领域的重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形成比较完备的经济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4 主要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生产方面。组织建设了宁夏化工厂、大坝电厂、羊场湾煤矿、清水营煤矿、马莲台电厂、灵武电厂一期、宁夏西部聚氯乙烯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完成石嘴山电厂扩建、青铜峡铝厂技术改造、城乡电网改造等工程。单个矿井生产能力由不足百万吨提升到千万吨,电力装机单机规模由10万千瓦提升到6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电解铝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电、建材、医药、造纸、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农业水利方面。组织实施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沙坡头水利枢纽“1236”工程、“581”工程、农村安全饮水、爱伊河等重点工程,建成万亩以上的灌区24处、中小型水库223座、改良盐碱地217万亩,灌溉面积分别比1957年和1978年增加了553万亩和410万亩,全区耕地面积实现了20年的净增长。2008年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638万千瓦,比1978年的66.3万千瓦增长571万千瓦。在全区初步形成灌排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等农业基础工程体系。

宁夏固海扬黄工程

交通运输方面。全区形成了以12条国省道为骨架,连接各市县,遍布农村的四通八达、三纵六横的公路网络,实现了全区所有市县1小时上高速,所有乡镇通公路的目标。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008公里,与1958年相比,通车里程增加了1832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盐中、中孟、孟营高速公路建成,第二条欧亚大陆运输走廊即将形成。1958年8月1日,穿越宁夏的包兰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宁夏不通火车的历史。此后,大古铁路和宝中铁路相继建成,并逐步实现电气化,全区铁路运营里程由1958年的361公里增加到783公里。目前,宁夏直达华东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太中银铁路正在抓紧建设。民航事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开通民用航空线28条,彻底改变了航线单一、进出不便的状况。新近建成的银川河东机场,设施齐全,装备先进,客货吞吐量大幅度增加。2008年中卫香山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固原支线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全区以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宁夏银川市环城高速公路

邮电通信方面。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区、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2008年末,固定本地网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24.56万门,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了市县电话交换程控化。电话用户总数由1958年的2300户发展到444.7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9.91部/百人,高于西部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5位、西部第二位;移动电话普及率52.97部/百人,居全国第十位,西部第一位。互联网用户达到36.98万户。目前,已形成以银川为中心、具有一定规模、联结宁夏城乡的邮电通信网络,为宁夏的对外联系开辟了新的窗口。

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银川、固原、中卫、吴忠、青铜峡、灵武市、石嘴山市等10个污水处理厂,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2.5万吨。先后建成了银川、吴忠、固原、石嘴山、中卫5个中心城市以及灵武、青铜峡、盐池、海原、泾源、西吉等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020吨/日。全区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75.5万吨/日,自来水普及率92%以上,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45升。全区共建成城市道路1400公里,全区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4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近5公里。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平方米。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比例日趋协调

1.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比例趋向合理。经过60年建设,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在调整改革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长期落后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关系由1958年的55.9∶19.8∶24.3演变为1978年的23.6∶50.8∶25.6和2008年的10.9∶52.9∶36.2。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区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的分布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见图5),与1958年和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2007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超过100万人,比1958年增长20倍,比1978年增长5.2倍。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强了宁夏的综合经济实力,而且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极大地丰富方便了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图5 主要年份产业结构变化

2.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60年来,自治区始终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农业生产发展新特点和市场需求变化,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促进了农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积极发展蔬菜、瓜果等现代设施农业,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的集中,肉类、水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铃薯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及淡水鱼、蔬菜、牧草及秸秆饲料、玉米、优质稻麦、酿酒葡萄六大区域性特色产品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增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3.着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区情和资源赋存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成长现状,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努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区工业体系日益完备,工业经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08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490亿元,比1957年增长591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7.7%提高到2008年44.6%。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6亿元增加到490亿元,增长18.3倍,年均增长11%(见图6)。

图6 主要年份工业增加值

党的十六大以来,宁夏工业经济保持了年均16.6%。在工业经济整体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特色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核心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日益凸现,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区工业经济正在向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进。

4.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自治区成立前,服务业几乎是空白。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加快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生产生活中的突出作用。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加快宁夏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以来,全区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底,全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45.5%(见图7),居西部第3位。在2001年至2007年的短短7年间,宁夏新增城镇人口79万人,城市化率提高了9.5个百分点。

图7 主要年份城市化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1%;比1957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长10.3%;比1978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1.5%。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大大改善了流通条件,缓解了对生产的瓶颈制约。与此同时,伴随着住房商品化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房地产、电信、教育、旅游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行业。积极发展通信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租赁和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带动国民经济整体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且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便城乡人民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得到扭转,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20世纪后期尤其是近年来,宁夏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基础工程,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平原绿化、黄河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工程,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生态建设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3处,总面积54.71万公顷。2000年以来,全区共完成营造林核实合格面积2013万亩,其中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39万亩,林木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8.4%提高到现在的9.84%。水土流失面积由过去占全区的92%下降到53%,年减少流沙500万吨,沙化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2007年的118.3万公顷,30年来治理的沙化土地,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夏平原。变沙为宝,点沙成金,在全国5A级旅游景区中,两个以沙漠旅游为主的景区就在宁夏。中国环境报告监测显示,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宁夏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2008年5月,宁夏平原与成都平原、苏北平原等10个地区被评为美丽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十大新天府”。

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2000年以来,全区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十五”末国家控制的主要污染物除二氧化硫外,化学需氧量、氨氮、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并全部控制在国家指标以内,分别比“九五”末下降53.8%、55.7%、22.4%、32.4%和84.3%。2008年全区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和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出现了“拐点”。黄河宁夏段水质逐年好转,从2002年的劣五类水质提高到2007年的三类水质,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2006年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16.94%,2007年又比上年下降13.2%。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2007年,银川市一举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3项桂冠,石嘴山市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2006年,宁夏率先在全国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创建了12个自治区级和3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五)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2008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2924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4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比1957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全区以县为单位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并免收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全区小学儿童入学率已达99.7%,比1957年提高59.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46%,比1957年提高47.63个百分点。

2.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总计不到400人。1978年发展到2.8万人,县以上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31家。2006年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13.8万人,科技活动机构达到165家。1983-2007年,宁夏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已登记为准)4000多项,其中有4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8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1985年专利制度建立到2007年底,宁夏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6204件,专利授权总量达到3310件。2007年宁夏百万人口拥有的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18位,亿元GDP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16位,多年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已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人才队伍。

全区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0个,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00余家,东方钽业成为国家首批103个创新型企业试点和18个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之一,初步形成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到2007年已超过40%。

3.文化体育事业成果丰硕。图书报纸出版从无到有,2008年共出版图书1466万册,出版报纸10388万份,出版杂志340万册。文化事业机构大幅增加。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有各类文化机构347个,其中艺术事业机构32个(艺术表演团体15个、影剧院17座)、群文和文博事业机构306个、图书馆21个、乡镇文化(中心)站225个。社区、村级文化室近1000个。基本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村有文化室的多级文化阵地网络。全区文化系统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00人,其中高级职称267人、中级职称850人,初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部分文化艺术创作成果在国内获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体育设施逐步完善。组团参加了第一至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获得录取名次87个,奖牌15.5枚(2金、6银、7.5铜)。广播电视事业绚丽多彩,多方面的满足了人们文化生活需求。2008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97%,中央电视台八频道免费电视节目覆盖率达到86%,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广播电视网。

4.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到2008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1633个,比1957年增加3.95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6万人,比1957年增加10.3倍。每千人拥有病床3.21张,比1957年增长了9.4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25个,卫生工作人员有878人,妇幼保健机构22个,卫生工作人员达到1191人。全区有22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358.46万人,参合率为92%,全区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2002年,全区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10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20多年无白喉和布鲁氏菌病病例报告,40多年未发生人间鼠疫。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见图8)。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2931元,比上年增长19%。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1元,比上年增长22.4%。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突破万元(10116.9元),是1978年的395.2倍,全国排行第18位,西部第三位。

图8 主要年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

吃、穿、用、住、行的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绝大部分居民生活消费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转化,部分居民开始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已低于“全面小康”40%的目标;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1.6%,已接近“全面小康”的目标。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大量增加。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到2008年底全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降低,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和服务方式全面发展,使居民生活更加充实,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六)各项改革日益深化,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1.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区能够公开的政务内容逐步公开,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全区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90%,企业办社会实现主辅分离,区内国企原有的102所中小学,除撤销、合并、改制8所外,其余94所已全部移交至属地管理。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了30多项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事业收费、预算外收入和政府基金实行了预算指标化管理。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大部分项目实行备案制和核准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区免征农业税,取消了生产环节的农业特产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种粮补贴在全国率先全部实行了“一卡通”,使农民及时足额得到国家补贴。在全国率先稳妥解决“老粮、老人、老账”问题,国有粮食企业已连续3年实现整体盈利,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化农业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优化乡镇布局,调整机构设置,减少了乡镇数量和乡镇领导职数,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在全国率先实施水权转换改革,保证了重点工业项目用水,有力支持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

2.对外交往日益拓展。宁夏已与12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近年来,在巩固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对阿联酋、巴基斯坦、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结构日益趋向多元化。2008年末,全区进出口总额由1958年的704万美元增加到18.8亿美元,增长266倍,比改革初期1978年增长62.5倍。其中,出口总额从1958年的447万美元增加到12.58亿美元,增长280倍,比改革初期1978年增长54.6倍。

图9 主要年份进口与出口总额

与此同时,外贸部门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出口商品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目前,宁夏已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煤加工产品,以硅铁、金属镁、碳化硅为主的高耗能产品,以羊毛、羊绒、无毛绒为主的毛纺织产品,以枸杞、大米、清真食品为主的深加工、精加工的农副产品,以钽铌铍、子午线轮胎、活性炭、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机床铸件、机械设备、金属制品、轴承为主的机电产品出口商品体系。

3.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日趋广泛。加拿大铝业、南非萨索尔公司、新加坡佳通集团、新加坡凯发集团、香港洁美、美国康地饲料等国际集团陆续登陆宁夏,神华集团、华电集团、中冶集团、中盐集团、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华源集团先后到宁夏落户,宁夏与上海、福建、江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4.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宁夏利用外资始于1984年,24年来已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达125682万美元。其中,借用国外贷款75597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60.1%。经国家批准的借用国外贷款项目约90个,实施国外贷款项目58个,已建成50个。借用国外贷款以及接受赠款的国别和国际金融组织已扩展到20多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6017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36.6%。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744个,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85家。通过引进外资,有效缓解了宁夏建设资金困难,促进了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引进了一批先进适用的设备、技术及生产工艺,推动了宁夏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和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了宁夏企业体制与科技创新。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和宏观环境的改善,对外旅游业也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共接待国外及港澳台游客731.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1.64亿元,均比自治区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前有了大幅度增长。

(七)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消费品长期匮乏、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已经得到有效改变,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城乡市场的繁荣活跃提供了条件。改革前多达六七十种的凭票限量供应的商品已经彻底放开,市场商品丰富充裕,结构日渐合理,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从城市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和非商品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到2007年底,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33.32亿元,比1957年增长211.1倍,比1978年增长45.3倍;200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85.15亿元,同比增长22%。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购买力也成倍增长。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领域中除个别商品和物资外,90%以上的商品流通实现了市场化调节,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加强。在保持市场流通全面发展的同时,自治区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杠杆和措施,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发生的通货膨胀问题,确保了价格体系改革的成功和物价的平稳。

作为市场经济重要标志之一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证券营业部从无到有,2007年末发展到12家,上市公司增加到11家,股票日成交量迅猛增长。人才、劳动力、房地产、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流动机制加强,形成了经济、社会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等各类市场日益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类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宁夏经济繁荣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祖国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宁夏60年的发展历史昭示了这一铁的真理。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宁夏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也没有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不可能有宁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宁夏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宁夏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要战胜当前经济危机和未来前进道路的各种艰难险阻,必须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推进宁夏小康社会的实现,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二)坚持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宁夏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开创宁夏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基本保证。宁夏经济社会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结合宁夏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的。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既有与全国相同的共性,又在自然、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有自身的区情特点。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党委和政府在坚持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于宁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这个最大的实际,制定符合宁夏实际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能源、农业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原材料等产业,加大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的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增长。

(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各种发展的障碍和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60年发展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陈规陋习,就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凡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就难以有大发展;凡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就难以有所突破。改革开放初期,固原和贺兰两县首先进行了土地承包到组的改革,两县的农业经济就出现了活力和生机,率先在全区实现了粮食增产丰收。新世纪以来,宁夏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在许多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全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率先在全国实行水权转换改革,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推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药品“三统一”改革,理顺了药品供货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医药销售领域的不正之风,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代建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工作,有效杜绝了“三超现象”,提高了投资效率。针对南部山区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的现实,经过探索提出了“以奖代罚”的工作思路,实施了“少生快富”工程,使南部山区人口逐步得到控制,这一经验得到了国家计生委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面对近年来农民土地经营规模小、收益降低问题,平罗、永宁等县农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自发地创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推行土地流转,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这些创新和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行业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坚定改革开放信心,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狠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建设中的“两高一资”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还在拉大,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指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二者不可偏废,尤其社会的和谐,才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才能为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反之,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必然导致经济衰败,社会事业倒退,民不聊生。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大局,是顺利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苦干,共同描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昔日贫穷落后的宁夏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可喜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地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是我们今天乃至未来必须长期坚持的可贵经验。

(六)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60年来,宁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族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而增强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不忘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好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就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力,投身到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改革发展铺平道路、凝聚力量。如果背离人民意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就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也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甚至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因此,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与各族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以权谋私的各种腐败现象,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各族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真正把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执笔:余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