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第二版)
(瑞典)皮特·恩格伦更新时间:2024-09-27 17:53:52
最新章节:图片目录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战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最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投身占地医疗工作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死亡是那么寂静……”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的听觉,只是在死神敲门时急切地写着日记或书信,而皮特·恩格伦找回他们被遮蔽、被遗忘的声音,还原第一世界大战中的每一天。这一次,“真实”的战争体验将如雪崩一般轰鸣而来。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陈信宏
上架时间:2024-09-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第二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图片目录
- 参考文献
- 尾声
- 结局
- 1918年11月13日,星期三 帕尔·凯莱门接受复员,返回布达佩斯
- 1918年11月4日,星期一 理查德·施通普夫与威廉港的五个关键时刻
- 1918年11月3日,星期日 帕尔·凯莱门听闻匈牙利废止审查制度
- 1918年11月2日,星期六 罗伯特·穆齐尔目睹维也纳爆发革命
- 1918年10月30日,星期三 哈维·库欣在普里耶听到一名年轻上尉述说自己的经历
- 1918年10月26日,星期六 爱德华·穆斯利目睹君士坦丁堡遭到轰炸
(瑞典)皮特·恩格伦
主页
最新上架
育儿放弃: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日本爱知县发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对年轻父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真奈放进纸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间真奈几乎没有任何进食,最终饿死。此时他们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而母亲雅美还怀有身孕。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杉山春是一名纪实文学写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其家属、儿童保护组织与医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最终详尽客观地还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文学12.2万字- 会员
我在二里头考古
本书是一部访谈录,采访对象是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研究、宣传、保护相关的15位亲历者:亲手剔出器物的特级技师,描摹古物的绘图高手,第一件青铜爵的发现者,掀开层层黄土的工地民工,守望遗址的普通村民,文保一线的文物干部,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满怀理想的实习生……受访者年龄从70多岁到20多岁,话题涉及的时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通过访谈形式,拼接起一幅二里头“生命史”的立体全景图,记录与二里头邂逅的诸多文学17.5万字 - 会员
世界尽头的疯人院:“比利时号”南极之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航海的鼎盛时期,各国对极地探险都跃跃欲试,这样的雄心不限于英国、挪威、美国等发达大国,就连海事传统薄弱的比利时也想通过地理发现提升国民自信。1897年8月,比利时男爵兼探险家德·热尔拉什带着荣耀的梦想登上“比利时号”,从安特卫普港盛大出航,前往未知的地球尽头:冰冷的南极大陆。德·热尔拉什的计划很快就会出错。经历了一次近乎叛变、一次近乎沉船和一场真正的死亡后,“比利时号”在文学23万字 - 会员
追凶:哈佛一桩谋杀案和半个世纪的沉默
2009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贝基·库珀第一次听到有关简·布里顿被谋杀的传言,她立刻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故事的中心是布里顿与一位已婚教授的所谓婚外情,据称这位教授在布里顿威胁要透露他们关系的细节时将她杀害。对这位年轻女性了解得越多,库珀就越觉得“她与自己的关系更像是炼金术而非理性”,但库珀同时也担心,像哈佛这样“无所不能”的机构“会在多大程度上确保这件事不被曝光”。直到2012年回到纽约后,库珀才开始文学35.3万字 - 会员
奖与惩:美国如何以正义之名将穷人定罪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揭露现代债务人监狱悲剧:偷窃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长达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数的“坐牢费”。?《圣路易斯邮报》的专栏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来一直在镇级和市级法院记录美国穷人是如何被判定轻罪,然后背上高昂罚金和费用的故事。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往往会被送进监狱,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费用,如此循环,很快就会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还清的债务高台。这些阴险的惩罚措施被用来填补地方及州预算的不足文学16.3万字 刀锋人生
心外科医生,有着开胸换血、起死回生的神秘力量,但也是活生生的人,也经受着所有人都有的核心情绪——大部分时候。一次诡异的运动事故,冥冥中将韦斯塔比塑造成了全球领军级的心外科医生之一。“我从打蔫的紫罗兰,变成了无拘无束、胆大自负的混蛋。我变得对压力免疫,成了习惯性的冒险者,始终渴求着刺激,像一块磁铁似的,把高风险病例吸到身边,并陶醉在和死神的竞赛之中。”而又一个寒冷冬日,孩子的拯救和降生,“帮我改变了文学16.7万字- 会员
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乡村振兴之路上从不缺少动人动容的瞬间:基层干部带领老乡们摆脱贫困、致富增收,新媒体背景下新农人奋斗昂扬的精神面貌,有理想、有魄力的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并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等,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就蕴藏在这每一个“小故事”中,体现在每一位奋斗者的身上。书中选取3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多文学11万字 - 会员
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
本书为历史类图书,主要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是一本丰富、扎实的私人史及微观史。本书作者亚历山大·沃尔夫曾旅居德国柏林一年,研究自己的家族历史,本书即是这次调查的成果,该段历史涉及纳粹时期的德国出版史,一战、二战战场上的个人经历,纳粹时期的犹太人的逃亡、移民史等。该家族历史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的祖父,20世纪著名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他在1910年23岁时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是最早挖文学24.8万字 - 会员
追逐光的孩子:《光之子》导演手记
本书为纪录电影《光之子》导演卡先加所写的导演手记。影片《光之子》讲述了藏地女孩梅朵独自寻找父亲和归宿的故事,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克服重重挑战,坚强成长的昂扬精神。15篇散文记录了作者拍摄《光之子》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作为一名电影人的成长历程。文学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