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周国平论阅读:做大师的学生
更新时间:2022-11-25 16:57:51
最新章节:阅读与人生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如何让读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针对这些问题,周国平用大半生的读书体会,结合富有哲思的语言,系统而真挚地提出他的理解,并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进行深刻的省思。作者在阅读上的主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做大师的学生。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周国平论阅读:做大师的学生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阅读与人生
- 第十二辑 讲座选辑
- 怎么读
- 读好书
- 好读书
- 第十一辑 读书小语
- 阅读文化的复兴——《阅读的力量》推荐语
-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推荐语
- 千古之问,自成一体——《哲学起步》推荐语
- GDP光芒背后的另一面中国——《工厂女孩》推荐语
最新上架
- 会员
辩证性的文学守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
本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进行历史钩沉与形态剖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传播经历了冷战时期西德知识界于革命狂热中的政治异域化接受,以及东德知识界在政策迭绕下的功利性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种传播路径逐渐汇入统一的德语文学机制,形成以政治化接受为基本框架的多元接受范式。德语世界的接受主体从本土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出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政治化接受始终伴随着对同一种范式的批判与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水浒传》研究史
该书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经,以《水浒传》研究专题为纬,将明代嘉靖迄今四百多年的《水浒》研究情况做了系统梳理。全书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原因和当前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主要对容与堂本和金圣叹评点本及明清时期文人笔记中有关《水浒传》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乃“近现代《水浒传》研究”,主要对近现代学者尤其是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学37.3万字 - 会员
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
本书从民族意识视角切入,以1931年至1945年间沦陷时期文学为研究对象,从作家作品、文学期刊、集体记忆、文学思潮、叙事症候等方面探析沦陷区文学中民族意识的表现形态及其意蕴。本书大量使用第一手史料,较为系统地从民族意识视角对沦陷区文学进行整体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出特殊语境中民族意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塑性,并展现出沦陷区文学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民族意识是沦陷区文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思想资文学20.7万字 - 会员
凌叔华与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现在已成为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东西方著名学者如弗朗哥·莫雷蒂(FrancoMoretti)、戴维·戴姆拉什(DavidDamrosch)、西奥·德汉(TheoD’haen)、王宁和张隆溪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凌叔华是一位不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关注的重要作家。凌叔华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在她从中国到欧洲的流散经历中,凌叔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并以文学20.3万字 - 会员
另一种声音: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分为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综论、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的主体思想研究和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的艺术特色探讨三编,论述了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各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特征,从整体上勾勒出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的发展阶段和演变脉络;阐释了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的思想内涵,归纳、提炼出八大主体;探讨了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的艺术特色,勾勒文学29.1万字 - 会员
当代文本诗学研究
本书立足现代性视野,深入细致地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本诗学存在形态及演变轨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各形态文本诗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及其相互间复杂关联,并进一步剖析了当下中国文本诗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态势。本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规范当下中国文学研究极具启发价值,能够有效避免“脱离文本、直奔主题”的不良批评之风。文学27.7万字 - 会员
阳明后学郭子章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
阳明后学郭子章政绩显著,著述宏富,哲学思想深邃。本书从史料、郭子章著述及其友人的记述中勾勒郭子章的生平行述,清楚地展示郭子章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人际交往状况;结合郭子章著述,深入考察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彰显郭子章在方志文献与文学文献上取得的成就;考察郭子章文学作品,探析其诗歌、经世致用之文、笔记小说等文体创作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抽绎郭子章《豫章诗话》及相关论述中的诗学思想,肯定其首文学15.5万字 - 会员
长安文化视野下的杜甫研究
本书主要考察杜诗与长安文化的关系。第一章概述了长安文化在唐诗发展中的意义,第二章总论长安文化与杜诗的关系,第三至第五章具体论述不同时期长安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杜诗产生的影响,以展现长安文化精神在杜诗发展中的意义。文学20.2万字 - 会员
《楚辞》英译研究:基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视角
《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文学1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