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犯从属性研究
秦雪娜更新时间:2022-08-02 15:32:1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共犯从属性问题并非孤立的具体问题,而是牵涉整个共同犯罪的基础理论。毫不夸张地说,从理论研究层面,借由共犯从属性问题这一视角,可以揭开共同犯罪本质的面纱;在司法实务层面,共犯从属性问题更是直接决定着共同犯罪参与人的处罚范围以及处罚形态。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研究尚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问题之一,对共犯从属性的内涵理解不一,理论立场之间的对立往往缺乏统一的语境。除了对于共犯从属性体系结构上的争议之外,对于公认的共犯从属性内容,特别是共犯的实行从属性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定位。区分制阵营和单一制阵营的学者,经常是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构建共犯从属性论的基本立场,再以此为对象提供支持或展开批驳。这也导致共犯从属性问题的学术印象逐渐褪色,甚至出现了立足于单一制的从属性问题。因而,作为对共犯从属性研究的前提,应首先就共犯从属性的理论内涵建立沟通机制。问题之二,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视野局限,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的体系性构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共犯的从属性,均是以采纳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为前提。此外,共犯从属性的有无以及从属程度并不是能够自证的问题,而是作为共犯处罚根据这一基础理论的具体归结而存在。而共犯的处罚根据与共同正犯的本质问题,又存在能否对整个共同犯罪的实质进行统一解释的内在关联。因此,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是串联共犯的基础理论并实现理论自洽的系统性工程。然而,面对近年来单一制阵营直击理论根基的批评,区分制体系岌岌可危。而区分制阵营直接跳过区分制体系自身面临的难题,自顾自地探讨共犯从属性问题,或者在共犯从属性特别是要素从属性问题上,直接得出缺乏共犯处罚根据或违背已采纳的共犯处罚根据的结论,均是欠缺体系性构建的表现。问题之三,在共犯从属性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上的观点因循守旧。作为经常被独立探讨的问题,无论是区分制阵营对区分制体系基本立场的传达,还是共犯处罚根据论上几种有限立场的争议,抑或对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的通说定性,或多或少都是传统而守旧的。这些碎片式的研究在制式思维、通说立场的裹挟下,使得共犯论缺少了新意和活力,气氛古板而沉闷。与理论界存在的问题不同,司法实务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把握,则呈现出共犯的实行从属性尚未建立、在要素从属性的处理上又过于严格的“两极化矛盾”。综上,共犯从属性的研究大有作为。本书希望通过对共犯从属性问题及相关共犯基础理论的体系性研究,为共同犯罪的理论发展注入活力,为司法实务中共犯的定罪处罚,以及社会发展变化下共犯呈现出的新特点,提供刑法教义上的指引和支持。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共犯从属性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秦雪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体育法治发展报告(2021)
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5个领域的分报告。总报告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1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分报告第一篇主要从中央体育立法和地方体育立法两个角度介绍我国体育立法发展状况。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改革发展状况。第三篇的主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状况。第四篇介绍了重大体育赛事法律事务发展状况。第五篇介绍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法律17.2万字 - 会员
环境刑事司法效能论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数据形成与数据库建设。第一模块对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我国环境刑事司法的历史考察,对司法效能、环境司法效能、环境司法目的、环境刑事司法效能的定位等。第二模块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适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环保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在环境司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法与法律7.7万字 - 会员
大数据侦查法治化研究(山东大学数据法学丛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以大数据侦查法治化为题展开研究,审视我国大数据侦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大数据侦查法治化的现实困境,探寻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数据侦查法治化路径,并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法律22.8万字 - 会员
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条款适用研究
“绿色”《民法典》彰显了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条款,是《民法典》第1235条新增的一项规定,是《民法典》绿色条款中最为亮丽的一颗绿宝石。该条款是近年来理论探讨、试点探索的结晶,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信心,为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提供了新选项。本书导论部分论述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条款的制度背景,梳理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法律17.6万字 - 会员
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1—2022)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针对当下互联网领域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报告,延续上一年度《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0—2021)》的行文逻辑和体例,围绕“数字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平台经济反垄断新发展”“互联网平台开源法律问题”四大热点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内容横穿理论与实践,兼顾国内与国际之情,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权利合理配置为基本价值法律18.2万字 - 会员
法学方法论(第4版)
本书不仅要介绍经典的解释方法,还要在跨学科与法教义学的背景下超越之。具体的主题有:法源、古典与现代的解释方法以及宪法和欧盟法作为更高位阶法律的影响。此外,还有要求更高的法律之具体化(如处理一般条款、法官法和法律原则)、确定法续造的正当界限、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检验顺序,以及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案件事实诠释学。法律62.4万字 - 会员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门法研究四大板块。法律17.8万字 - 会员
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指南
本书分为进路、方法和技艺三编,通过11讲来指导学生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第一编主要讲授如何做法律人类学、法律认知科学、法律与人文研究;第二编介绍了法律经验研究和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讲授了如何运用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列入研究方法;第三编涉及如何观察、如何叙事、如何对话与如何写作。这样的编排呈现出法社科研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处理的全过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法律24.2万字 - 会员
系统理论下刑法与社会关系研究
刑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运作、发展与社会演进密切相连。本书创新性地引入系统理论,考察刑法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刑法与社会关系的性质、呈现方式与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工具,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深刻阐明了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个体意识对刑法学的影响。法律4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