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更新时间:2021-10-20 18:18:1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2位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反叛中重建人类心智的全新形式;12位国内一流的译介者、研究者,在细读中带我们重返文学的黄金时代。余中先、刘雪岚、戴从容、吴晓东、陆建德、毛尖、林斌、陈众议、袁筱一、文铮、范晔、董强,只在这门真正的小说大师课。生动:没读原作,也可听懂的文学课。精讲:一位作家,只交给一位专家深挖。权威:译者角度,直达原著之美。新知:以小说为窗,透析西方文明与哲学。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为什么要读小说?小说死了吗?怎样才能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城堡》中的K是谁?《寒冬夜行人》的悬念是怎样设置的?菲茨杰拉德如何炫富?马尔克斯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卡夫卡,劳伦斯,菲茨杰拉德,福克纳,博尔赫斯,加缪,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昆德拉。这些名字代表着有史以来最璀璨的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与作品至今对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2堂异彩纷呈的小说大师课,12位国内最具权威的学者译者,每人讲解一位20世纪的小说大师与一本代表作,结合时代状况与作家背景,揭开文字织就的面纱,带领我们洞见作品内涵,透析西方社会、思想与文明。以这些最经典的作家作品为点,时代背景为面,搭建文学的常识与基础,体会语言与生命之美。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测试 测测你是哪位作家?
- 4 具有音乐结构的伟大小说
- 3 一滴眼泪的透视
- 2 轻与重,灵与肉,生与死
- 1 从捷克斯洛伐克到法国
- 第十二讲 米兰·昆德拉 举“重”若“轻”的小说大师
- 4 最初和最后的冰块/镜子
- 3 堂吉诃德的魔法,或作为元小说的《百年孤独》
- 2 两百节火车和三千人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云南古近代词史研究
云南一地,僻处天南,民族众多,词史本非辉赫,在煌煌中华词史中地位及价值亦近乎模糊。然而,云南古近代词史是中华词史的有机组成,见证了地方文化与主流文明的博弈与共融。同时,云南古近代词史始于元、渐兴于明而盛于清的基本历程及词坛风貌,与主流词坛差异较大,具有地方文学价值与特殊的文化意义。本书致力于梳理云南古近代词人词作及词坛的基本脉络与情状,希望复现其状貌与生态。文学18.5万字 - 会员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世纪嬗变
本书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师研究论文之汇编。所收时间,上始1982年,下迄2018年。内分“问题与方法”“思潮与现象”“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浙籍)”“影视与文学”“出版与文化”六个部分,共计文章58篇。其主体内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同时还包括影视、编辑与出版等。“前言”对浙江大学(含原先老杭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学术个性和特色,作了全面的归纳和梳理。文学68.7万字 - 会员
《尚书》文学论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文学34.4万字 - 会员
现代性的纷争与沉默:中国文学期刊中的法国文学(1917—1937)
本书以1917-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的法国文学论争为主轴,借助论争中的关键词,重构法国文学在1917-1937年中国的接受语境。文学18.6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莎士比亚研究:新材料与新视域
英语世界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学思潮与理论建构,均绕不开莎士比亚这一世界文学巨擘。莎士比亚不仅成为理论建构的实践场所与检验理论的试金石,其作品更成为各国文化与文学创新的源泉。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英语世界莎学学者借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风,对传统莎士比亚研究进行解构,并有所建构:或借跨学科等新视野,重新阐释莎士比亚研究中的旧问题;或结合新近出现的莎士比亚现象,挖掘莎士比亚研究新问题,拓展研究范式,成果颇丰。文学16.9万字 - 会员
先秦文学史
《先秦文学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先秦文学的基本面貌,包括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秦国文学。各章分节介绍主要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并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全书框架合理,资料详实,相关内容有及时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且不少章节文词秀丽可观。不仅有助于中文专业学生和教学工作者用为参考,还可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不断文学35.6万字 - 会员
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
本期内容共分为6个专栏。“基础理论研究”栏目立足中国文论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的中国旅行进行反思,既从宏观的学科建设或长时段的文学史角度思考问题,又以具体文论家为例,厘清其中国旅行的诸种影响。“西方文论研究”栏目则兼顾了欧陆与英美两股不同的文论传统,既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注,又聚焦媒介-符号等方面的前沿思想。“古代文论研究”栏目则专注于古代文论研究。本期论文既以人为纲,把握个体文论家的思想,例文学30.3万字 - 会员
乾嘉才子李调元研究
作为与袁枚、赵翼、蒋士铨、王文治、姚鼐等乾嘉名家大体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四川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李调元,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基于这点考虑,本书从生平学述、诗歌创作、诗学理论、戏曲美学、民俗学等方面对李调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并将当时和后世研究他的相关资料文献作了分类整理。该书的内容对当代从事清代学术文化和文学艺术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学21.9万字 - 会员
蒙古英雄史诗诗学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汉文译本,由序、汉文译序、正文8章、文献目录及蒙汉术语对照表组成。8章分别为:导论、宇宙结构、黑白英雄形象体系(1,2)、骏马的形象、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文化变迁中的史诗发展和意像韵律风格。本书是蒙古族著名诗人、学者巴·布林贝赫先生最重要的史诗研究著作,是蒙古英雄史诗研究经典理论著作。该书成功地运用文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多视角的方法,展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美学特点,建构了蒙古文学1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