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诗学解诂(“经典与解释”第15期)
刘小枫 陈少明主编更新时间:2021-09-18 16:11:53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诗学》,我们可以看到,伟大诗人的理解力是多么接近哲人的理解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说,哲学始于惊异,首先从普遍意见出发并去认识这些意见的不足。伟大诗人通过让事件发生得出乎普遍意见与料想,引发我们的惊异。悲剧不仅作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还作为政治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悲剧的完美还取决于它在以下方面起了多大的功效:将人的生活与更大的整全即自然联结。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6-10-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诗学解诂(“经典与解释”第15期)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疏论顾彬对于中国“解释学”的质疑
- 尼采的哀悼词——关于《敌基督者》这片刻在墙上的巨大墓碑
- 悲剧性过错:重启《诗学》
- 评 论
- 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
- 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
- 诗心论发凡
- 旧文新刊
- 经典诠释中的两种定向之接转初探——以《老子》之自然的新诠释为例
刘小枫 陈少明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冰心日记》研究
本书是目前国内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冰心日记》的著作。作者梳理了日记中关于国际交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史料,通过日记勾勒出冰心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分析总结了冰心日记的文体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学观念。作为研究《冰心日记》的创新性成果,本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日记体文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新时期晋东南作家的创作维度与精神向度(“浊漳流馨”丛书)
值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黄金时机,我们渴望为晋东南文学研究增添新气象。晋东南地区的文学创作如同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样迅猛,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涌现出了报告文学家赵瑜先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水平女士等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书写着晋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自己童年青年的记忆和对当下生活的体验,而且在当地始终有一批在本地享有盛名的作家,诸如郭俊民、刘潞生、索鹏祥、聂尔、宋文学11.4万字 - 会员
重组的文学场:新媒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
文学创作与接受并非个人心灵独语,总是“制度”中介后的创作与接受。新媒介对传统文学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建构了网络文学制度。本书对新媒介文学场域的组织机构、行动者及其关系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探讨文学网站对作家制度、读者制度的建构,先锋派对文学制度的重构,以及文学批评制度的裂变、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与新媒介语境中的经典化制度问题,认为经典总是场域行动者合力的结果。文学22.5万字 - 会员
抉择的高度:张平小说研究
本书通过对著名作家张平的一系列代表性小说作品,诸如《姐姐》《祭妻》《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孤儿泪》《国家干部》《重新生活》等的深度文本细读,一方面结合相关的生平传记资料,另一方面也把作家纳入总体的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演进过程之中,展开具有综合性的全面研究,并最终提炼概括出张平文学写作的基本特质。张平的小说创作先后经历了“家庭苦情”系列、“社会问题文学作品”和“政治小说”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的阶段文学35.8万字 - 会员
唐传奇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唐传奇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历时一百多年,涌现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书为国内第一次系统梳理和深度分析英语世界唐传奇研究的著作。本书勾勒与梳理了英语世界唐传奇学术史,探讨了中西唐传奇研究的交流与互渗,从唐传奇的主题、人物等角度,系统地分析、阐释和评述了唐传奇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和变异状况。本书总结了唐传奇在向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的优劣得失,并由此阐释了异质文化间的差异与互补,扩大了唐代小说在英文学14.6万字 - 会员
诗人气质研究
这是一部关于“诗人气质”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认为诗人气质由诗性和诗意构成,诗性养育了诗人“童心—艺术”、“纯真-唯美”的审美趣味,诗意建构了诗人“原初-浑朴”、“神圣-超越”的独特生存。诗人气质,既由其心理基础和人格特质所生成,又因艺术审美活动而呈现为纯、苦、醉、淡、远等五种精神质素,分别指向诗人的人性基质、生命体验、精神释放、审美观照和心境超越,从而构成诗人的赤子之心、存在之忧、自由意志、优雅气文学19.8万字 - 会员
《尚书》文学论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文学34.4万字 - 会员
俄罗斯文学(1760—2010)感悟录
本书收录了作者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俄罗斯文艺》《中国俄语教学》《俄罗斯研究》《国外社会科学》《BёшенскийBестник》等刊物的论文。其研究对象,有18世纪到21世纪俄罗斯文学重镇(从罗蒙诺索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到20世纪红色文学、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以及作为文学形象和文化文本生产者的普京),中俄文学、文化交往。以对话性来关照文学是作者力图坚持的基文学24.1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文学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