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
薛松更新时间:2021-10-11 18:35:0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是: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民主改革后族群动员的方式为什么存在差异?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是影响族群动员方式的两个原因。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影响了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族群凝聚力取决于集体历史、文化、人种特征等先赋因素和国家机构的认定、行业分工等建构因素。当族群动员目标不冲击执政目标时,动员政治空间较大,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更有可能通过制度内方式动员,而若族群凝聚力较低,族群中多数人虽然更倾向使用制度内方式,但由于内部分歧,可能无法形成动员或产生低程度的暴力。当族群动员目标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则政治空间压缩,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可能采用高暴力动员方式,而若凝聚力较低,族群更可能采用低暴力的制度外动员方式。研究使用案例比较方法,案例类型囊括了在印尼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族群动员议题,包括巴布亚和亚齐的族群独立运动、新建自治区(族群自治)和民俗地运动(族群平等权利)。新建自治区和民俗地案例数据源自笔者在北苏门答腊省的田野调查。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印尼文专有名词翻译对照
- 附录A 多巴湖地区民俗地争议中相关方的行动(1987—2003)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节 对未来印尼族群关系的判断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第四节 小结
薛松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Governance in Anglophone West Africa: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西非英语区国家公共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英文版)
本书详述了西非地区公共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剖析了当前西非地区公共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政治腐败、政局动荡、行政官僚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等;选取加纳为研究对象,针对行政部门官僚化问题,详细论证了加纳政府解决这一公共治理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分析以中国和加纳为例的西非地区政府间合作,为西非地区公共治理的发展提供中国的经验与借鉴,以期为非洲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政治4.4万字 - 会员
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研究
本书梳理了阿拉伯国家社会分层的动态标准,阐述了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演进的历史轨迹、推动力和基本特征,并以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与共和制国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为例,从精英、中产阶级、下层民众、妇女、民族和教派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阿拉伯国家社会上层、中层和下层的谱系内涵。同时积极探讨了社会结构对阿拉伯国家社会稳定的影响,认为精英阶层是阿拉伯国家政治稳定的塑造者,中产阶级具有稳定器和颠覆器的双重角色,而政治17.3万字 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领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政治45万字- 会员
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政治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俄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主要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派别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提出了有关俄国发展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改革方案。本书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俄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政治现代化目标和实施方式,以及对国家生活的适用性和实践应用,系统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100多年间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以及这些思想理论与国家制度发展的互动和政治44.2万字 - 会员
亚非研究(2017年第2辑/总第12辑)
《亚非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洲、非洲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安全、军事、环境保护等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专业性、权威性已广获认可与好评,也为国家亚非问题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政治20.2万字 - 会员
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浪潮的兴起,近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获得了强劲且良好的发展动力。不过,中亚研究的学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本书的主要目标在于讨论有助于提高中亚研究学理化水平的若干理论路径和攸关中亚地区稳定的部分核心议题。其中,第一部分考察了三十年来中亚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基于此分析了可针对中亚地区开展学理研究的两条路径:比较区域研究的运用和中层概念的创新;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三政治35.6万字 - 会员
国际政治原著选读
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介绍国际政治研究的成果,以唯物史观分析国际政治名著篇目并阐释其中资政育人的思想资源,力求做到学用统一、知行合一。政治23.8万字 - 会员
非洲研究(2019年第1卷/总第14卷)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栏目设置以非洲为中心,以中非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中国特色和视角;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与发展”“非洲历史、教育与文化”“中非关系”等专栏),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把握非洲问题的同时,突出展现非洲国别和区域的差异性;还设有“大使访谈”“非洲研究书评”“调研报告政治15.1万字 - 会员
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研究
本书对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其发展进程中的规律;阐释北非阿拉伯特色的宪法制度与政治体制;剖析欧美国家宪法、伊斯兰教、社会主义思潮及军人政权等因素对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影响;预测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趋势,探讨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政治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