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
王胡英更新时间:2021-01-05 12:11:21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为切入点,借鉴角色理论和媒介框架理论,选取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作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样本,从文本、传播源和受众三大视角进行研究框架的设计和策略参照,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现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附录五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行政人员/专业教师版)
- 附录四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三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辅导员版)
- 附录二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一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基本信息及事迹主题(2008—2013年度)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王胡英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走向自我与社会:教育戏剧的育人之道
本书立足于教育学立场,基于身体哲学、具身认知、具身学习以及符号互动等理论,探究教育戏剧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价值和独特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教育戏剧的育人途径、育人原则以及育人取向。社科18.1万字 - 会员
思政课的道理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道理》对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思政课教学中的细节叙事、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贯穿及化“意识”为“方法”、化“自发”为“自觉”等新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全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字洗炼、富有新社科18.4万字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著作,主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书从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介绍入手,针对多元参与的大学生立体化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培养、媒体参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做了探讨;最后对不同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本书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社科19万字- 会员
在线教育全景解析:行业、合规、监管与案例精选
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在线教育概述、发展历程与宏观环境,在线教育的市场现状与行业概览,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与热门赛道,在线教育经营合规监管,在线教育机构精选案例。精选案例部分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线、沪江网、51Talk、学而思网校、网易云课堂等,从公司成立与发展历程、商业模式与主要产品、竞争优势与风险分析等方面展开阐述。社科24.6万字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机制需要大力完善。本书主要内容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优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究、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本书对于高校思想社科20.6万字-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5年版)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5年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了高考志愿的政策动向、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选科要求、就业前景、考研方向、推荐学校等信息。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院校的地理社科56.8万字 - 会员
见证: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高等教育40年
本书是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西安外事学院原院长、西安服装学院原院长李立教授进行的访谈。李力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40年,从教师到学校领导,亲历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发40年,记录了许多珍贵记忆和总结反思,成为大时代的“个性化注脚”。全书从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个体经历中,回顾展示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实现了被采访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意愿。社科16.2万字 - 会员
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研究
本书在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等视角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大学社会服务置于近代中国社会复杂背景下进行深入探讨,解析其产生的思想渊源、学术基础、发展历程与阶段特点。基于近代中国大学校长这一群体考察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思想,再现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的丰富内容与形式。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活动做出客观公允评价,指出其对当今中国大学社会服务的借鉴意义。社科22.5万字 - 会员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旨在回应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生成、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重大问题,有序推动“智能赋能—模式创新—教育重塑”的进阶发展。从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意涵、战略意义、理论依循、历史沿革等方面构筑学理研究根基;从实践层面剖析智能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绩和存在壁垒,理性审视演化进程,着力抓好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发展路向,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参照。社科2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