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历史学堂)
李灵 肖清和更新时间:2020-10-23 18:22:50
最新章节:“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欧美教会在中国创办了大学、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不仅为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学科研究体系,如农学、化学、心理学专业等,还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奠立了基础。此外,西方教育体系和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由意识,酿成了诸如脱离教会学校的“六三离校事件”,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上半叶的校园风云。
品牌:上海译文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历史学堂)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 论教会大学福建协和大学的基督化
- 基督教大学对国民政府党化教育方针的顺应机制研究(1) ——以金陵大学为考察中心
- 近代基督新教在广州的文字事工探略
- 民国时期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与职业教育
- 法国政府和天主教双重背景的上海震旦大学医学教育(1)
- Foreign Puppets Christian Mothers or Revolutionary Martyrs? The Multiple Identities of Missionary School Students in Zhejiang 1923-1949
- 予且早期创作与圣约翰大学20年代的新文学气氛(1)
- 19世纪来华传教士在英汉字典编纂中的“译名之争”(1)
-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兴起
李灵 肖清和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五)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1.6万字 - 会员
1840-1949:中国近代史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历史34.2万字 - 会员
拓元
唐代衰落、灭亡的时候,原来臣服在天可汗周边的诸多民族政权纷纷开始了自我野心的膨胀。汉代中原政权分裂为五代十国,虽经宋实现局部统一,但是也难以恢复盛唐的政治版图。中原之外,草原、西域、辽东地区的政权各争雄长,甚至颠倒过来对中原君主加封。此环境一直延续到蒙古族入住中原,重新收服四方,确立了以汉代为中心的大帝国格局。本书分为八章。从蒙古族的起源讲起,粗略介绍了当时天下的政治环境、蒙古族的发展、壮大。重点历史16.3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六)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5.8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十一)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5.9万字 - 会员
中国不会亡:抗日特工绝杀行动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几年,深知这是一个细致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民族。当这种细致与法西斯的残忍凶狠结合起来,可以想象将给中国的抗日军民带来怎样的伤害,也注定了我特工人员在敌后的行动何等艰难而危险。本书就是作者从日本史料,从“敌人的眼睛”里,发现和记述的中国抗日特工鲜为人知的史实,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抗战时期历史12.1万字 - 会员
文景·未央(套装共10册)
何为好的历史写作,好的历史写作如何达成文景·未央致力于收录汉语原创历史非虚构作品,打破地区与时段,呈现跨学科、多视角的历史书写,与同好者一起挖掘本土历史写作的更可能,询唤时光,阅读未来。历史268万字 - 会员
东晋:皇权与门阀的百年博弈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历史29.1万字 - 会员
退后一步是家园: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历史事迹。萨苏所使用的日方资料,大多是专业研究者忽视、或者关注不到的尘封在日本资料馆、旧书肆,以及私人手里的老兵回忆、战时报道、未刊稿件等资料。这部分资料大多是日本侵华人员对自己参与的军事活动的回忆,虽然立场不同,但真实性高,细节准历史2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