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美学(第三卷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德)黑格尔更新时间:2020-11-06 11:27:22
最新章节:关于译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
译者:朱光潜
上架时间:1981-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美学(第三卷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关于译注
- 七、 《美学》的历史背景,它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 六、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别
- 五、 哲学取代艺术说,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 四、 《美学》作为艺术史大纲:三大历史阶段和三种艺术类型
- 三、 在改造自然中实现自我,环境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实践观点的萌芽
- 二、 《美学》的结构,美的定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提到第一位
- 一、 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和历史辩证发展的矛盾
- 译后记
- C. 诗的分类
(德)黑格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哲学26万字 - 会员
摆脱审美贫困:中国乡村美学研究
本专著是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陈冬(哲学美学博士)独著的学术专著。内容是探讨如何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话题。文章以乡村审美贫困问题为切入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诗词中,寻找文化根脉中的美学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关理论指导下,探寻乡村摆脱审美贫困的路径。文章以现代性视野,重新审视宗法乡村审美贫困的命理逻辑,重塑传统文化中“桃花源”等美丽乡村原型,结合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等,寻根问脉,抽茧剥丝,哲学17.2万字